首頁 > 曲藝

一代才女李清照,其少女時期是怎樣的,答案全在《如夢令》中

作者:由 稷下史學館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3-02-05

李清照是什麼代的

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詩、詞、曲是文學作品的重要表現形式。在那個創作者多為男性的封建時代,卻有一位女性掙脫束縛,成為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這就是李清照,她的留世作品僅僅70多首,但仍有著與其他名家一樣的成就。那麼李清照的少女時期是如何度過的呢?與後來的成就又有著哪些關係呢?

一代才女李清照,其少女時期是怎樣的,答案全在《如夢令》中

李清照才華橫溢、飽讀詩書,這與她年少時期的家庭背景是分不開的,與其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她父親出身進士,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即使沒有很多錢財,在當時也很受尊重,曾經做過鄆州教授、太學錄、太學正等官職,是一個典型的大學問家。其父在鄆州做官時,非常清貧,不多拿一點薪水,當時知縣都勸他多拿一些補貼家用,但他堅決拒絕。在上饒做官時,對於街上的騙錢道士,他嫉惡如仇,直接把他們抓起來暴打,然後趕出上饒。從李清照父親的言行我們可以看出,他剛正不阿、雷厲風行,這對李清照的影響非常大。

一代才女李清照,其少女時期是怎樣的,答案全在《如夢令》中

不僅李清照的父親是個學問家,她的母親依然也很有才。其母親王氏的爺爺是北宋時期的狀元,先後任翰林學士、吏部尚書等職務。其母王氏在史料中曾記載“亦善文”,可以看出她在文學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所以,李清照自幼就是在這種書香門第里長大的,與其她同時期普通的女子有很大的不同。

一代才女李清照,其少女時期是怎樣的,答案全在《如夢令》中

李清照是在愉快、歡樂、活潑中度過她的豆蔻年華的,這並不是史料的記載,而是來源於她的一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詩形象的描繪了她當時和小夥伴遊玩時的情景:在一個夕陽將要落下的傍晚,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在有些醉意的情況下欣賞著湖邊的美景,因為過多的陶醉於這美景,竟然忘記了時間,划向了深處的荷花群中,此時,他們興致未盡,幾艘船比起賽來,歡快的笑聲在從中盪漾,還嚇跑了一群鳥兒。這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少女天真爛漫的形象,而非一個閨中小姐的形象。

一代才女李清照,其少女時期是怎樣的,答案全在《如夢令》中

李清照還有一首《如夢令》,其中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她借海棠花來比作自己的青春,寫出了她對青春年少的珍惜,作為一個女性作家,她更善於描寫女性的那種少女情思,這與男性的作家有著很大的不同。

一代才女李清照,其少女時期是怎樣的,答案全在《如夢令》中

作為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她對歷史上的很多事件也很感興趣,並且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比如對於安史之亂,她曾這樣寫“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為何安史之亂中唐軍節節敗退,因為好馬而都在運送荔枝的途中死掉了。此話讓我們很難想出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寫出的,甚至朱熹都驚奇“如此等語,豈女子所能”。

一代才女李清照,其少女時期是怎樣的,答案全在《如夢令》中

我們可以看出,父母的言傳身教很大的影響了李清照,讓她從小就是一個樂觀的、有眼界、有才華的女子,與其後期的哀愁形象有著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