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朱元璋臨終下令所有嬪妃殉葬,只有張美人一人倖免,事實真相如何

作者:由 睿哲讀史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3-02-06

朱棣老婆什麼時候死的

1398年,71歲的朱元璋病重,臨終前下令:所有嬪妃一律賜死,入皇陵殉葬!這時朱元璋最小的女兒,3歲的寶慶公主跑了進來,像往常那樣說了句話,竟然讓朱元璋改變了主意:“所有嬪妃除張美人外,一律賜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剛剛過完70大壽的朱元璋突然病倒了。這次生病和往常不同,雖然朱元璋強撐著不讓臣子、嬪妃們看出他在強撐,但他深知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後宮中尤其是那些不得寵的嬪妃們知道,這是她們為自己將來做打算的最後機會,尤其是李淑妃和翁妃。

李淑妃和翁妃都只有20歲出頭,正值風華正茂,但因為入宮時朱元璋已經60多歲了,再加上兩人也並不受寵,入宮多年肚子一直沒動靜,所以她們爭相到御前去侍疾。

這天,躺在龍塌上迷迷糊糊的朱元璋,聞到一股香氣,他睜開眼睛,看到兩張年輕的面孔站在他的跟前。

朱元璋臨終下令所有嬪妃殉葬,只有張美人一人倖免,事實真相如何

朱元璋嘆道:“年輕真是好啊!這幾天都是你們兩個在服侍我嗎?”

李淑妃和翁妃聽這話,心中竊喜,以為朱元璋被兩個的“赤誠之心”所感動,忙答道:“能侍奉陛下是臣妾的榮幸。”

她們卻不知道,一個大套正在等著她們。

朱元璋又問:“你們願意一直服侍朕嗎?”

天真的李淑妃和翁妃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皇上這是看中了我們姐倆了呀,撲通地跪在地上:“能一直侍奉陛下是臣妾這輩子修都修不來的福份,怎麼會不願意呢?”

聽完兩人的回答,朱元璋“哼”了一聲,露出一絲邪魅的笑容。

李淑妃和翁妃這才回過神來,一下癱倒在地,原來朱元璋問的是她們願不願到地下去伺候他。

果然,不一會兒,朱元璋宣來了太監:“擬旨,後宮所有嬪妃一律賜死,入皇陵殉葬!”

朱元璋的後宮究竟有多少嬪妃,史書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有說是38個,但明末人毛奇齡所著的《彤史拾遺記》記載是46人:

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

不管是38人還是46人,這個數量都是不少的。雖然人殉制度在我國曆史上,從有國家的出現時就已經存在,但自從秦始皇發明了兵馬俑後,秦漢以後的帝王陪葬都不用活人,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

朱元璋臨終下令所有嬪妃殉葬,只有張美人一人倖免,事實真相如何

而朱元璋卻要讓所有的妃子,不管有沒有子嗣、不管是貴妃還是普通妃子,通通殉葬,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眼看著就要全軍覆沒時,一個小女孩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局面,這個小女孩就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兒寶慶公主,當時寶慶公主只有3歲。

作為草根出身的草根皇帝,朱元璋治國勤奮,嚴懲貪官,鞏固邊防,重視農業,是一個偉大的皇帝。然而他也有為人不齒的一面,殘忍、血腥,建國後便對開國功臣大開殺戒,受株連被殺者有45000餘人。

要問這位嗜殺成性的皇帝有沒有溫情的一面?有的。他僅有的溫情只給了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結髮妻子馬皇后,還有一個就是這位最小的女兒寶慶公主。

寶慶公主是朱元璋在67歲時生的,生母是張美人。寶慶公主出生時,她的哥哥姐姐們都很大了,哥哥們都被封為藩王離開京城,姐姐們也都出嫁了。

朱元璋再殺伐果斷,年紀也大了,人年紀越大就會越想要有家庭的溫暖,寶慶公主成了朱元璋最大的安慰,每天不管到哪,即便是上朝都要帶著她。

每次朱元璋發脾氣時,宮人就會趕緊把寶慶公主抱過來,朱元璋看到寶慶公主時,氣馬上就消了。

朱元璋臨終下令所有嬪妃殉葬,只有張美人一人倖免,事實真相如何

3歲的寶慶公主當然不知道最疼愛她的父皇快要離開了,她像往常一樣蹦蹦跳跳地跑到朱元璋的龍塌前,嬌滴滴地搖著朱元璋的手臂:“父皇,你怎麼還在睡覺啊,快起來陪我玩吧。”

朱元璋聽到這句話,心裡湧出一股暖流,滿眼不捨地看著這個小女兒,然後對宣旨的太監道:“朕駕崩後,除張美人外,所有嬪妃一律賜死,入皇陵殉葬。”

寶慶公主沒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話,竟然救了自己的母妃一命。

活人殉葬制度因其慘無人道從漢朝起已基本被禁止,朱元璋為何開歷史倒車重啟人殉制度?

我國現有可考的活人殉葬,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那時還是奴隸社會,奴隸是隸屬於奴隸主的私有財產,是君王身份的象徵,不僅是死後會用大量的奴隸來殉葬,有大的祭祀也會用奴隸來祭祀,稱為“人牲”。

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秦朝用活人殉葬的數量有所減少,秦始皇本人還發明瞭兵馬俑,這本身就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到了漢朝之後,漢朝以儒家學說為治國思想,活人殉葬這種殘忍的做法就基本被禁止了。

再到隋唐時期,殉葬制度基本上就已經上退出了歷史舞臺。

沒想到,到了朱元璋時,消失了幾百年的殉葬制度竟然又重見天日。

朱元璋駕崩當天,朱允炆就下令執行朱元璋的遺詔,賜死朱元璋後宮的所有嬪妃,這些嬪妃中有的是貴妃,有些嬪妃的兒子已經是藩王,有的嬪妃她們的父兄是朝中有著赫赫戰功的將軍,全都無一倖免,除了張美人外。

命令一出,後宮一片哀嚎聲!

而且這些女人並不是簡單地被殺死後進入皇陵的。

1997年,考古學家在明孝陵附近發掘出一處陪葬陵,墓穴中是十幾個女子的屍骨。但這些屍骨的形態卻非常詭異,雙腿呈現出“O”型的扭曲狀態。

朱元璋臨終下令所有嬪妃殉葬,只有張美人一人倖免,事實真相如何

專家分析,這些女子在死前是經過痛苦的掙扎的,也就是說他們在入皇陵時還有意識。

史書沒有記載這些女子是怎麼死的,民間有很多種說法,最常見的有兩種。

一種是吊死。

太監將殉葬的嬪妃帶到指定的屋內,屋內提前在房樑上栓好結好的繩套,每個繩套上都有一個小凳子。

殉葬的嬪妃站在小凳上,把脖子伸進繩套裡後,太監會立即將小凳子抽走,人就被凌空吊起。

但並不等人死透,太監就會將其卸下來,是因為怕吊久了,舌頭吐出口外,惹皇帝不高興,所以半死不活就被拉去埋了。

朱元璋臨終下令所有嬪妃殉葬,只有張美人一人倖免,事實真相如何

另一種是往身體灌水銀,目的是為了保持容顏。

水銀有劇毒,人在中毒時身體會非常難受,本能地做出掙扎,因而死狀會呈現雙腿“O型”的狀態。

但無論哪一種死法,都是非常殘忍的。

雖說從忽必烈建立的元朝開始,消失幾百年的活人殉葬制就已經死灰復燃了,但忽必烈畢竟是蒙古族,少數民族開化得比較晚,很多風俗都比較原始野蠻,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朱元璋作為建立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明王朝,雖然從小沒有受過教育,但也是經過幾百年漢文化、儒家文化的薰陶,為何要倒行逆施呢?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1、朱元璋生性多疑,對女人有著很強的佔有慾

劉邦和朱元璋兩個同為草根出身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小農思想和疑心病要比劉邦嚴重多了。

這是因為,草根和草根,窮人與窮人之間還是不同的。劉邦家雖然也是種田的,但是並沒有到吃不飽飯的地步,劉邦小時候還是念過幾年書的,才能當上泗水亭長。

而朱元璋那是真窮啊,窮到父母都被餓死了,窮到他只能當乞丐為生。這樣的背景經歷,讓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很沒有安全感。

朱元璋臨終下令所有嬪妃殉葬,只有張美人一人倖免,事實真相如何

作為皇帝,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那一個,但那又怎樣呢?人家劉邦就大大方方地承認,我運籌帷幄不如張良,安撫百姓不如蕭何,率軍打仗不如韓信,但是我懂得用他們,所以才得天下,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可朱元璋卻不這麼認為,他一當上皇帝就擔心當年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會篡位,所以他處處提防著這些人,偷偷用小紙條記他們的一言一行,設定了錦衣衛來監視文武百官。

也因為沒有安全感,朱元璋對於後宮的嬪妃,尤其是年輕漂亮的嬪妃非常不放心,史書記載,朱元璋為了防止嬪妃給自己載綠帽,竟下令像閹割男人那樣幽閉她們。

明朝中期王同軌的筆記小說《耳談》中就有記載:

於牝(指女性的陰戶)去其筋,如制馬、豕之類,使慾火消減。

一旦發現身邊的女人對他不忠,就會對其施行“鐵裙刑”。“鐵裙刑”就是將鐵片做成裙子形狀的刑具,逼女人穿在身上,然後把鐵裙放在火上烘烤,非常殘酷的一種處罰。

為了不讓自己到了地下孤獨,朱元璋就要求這些女人跟他一起到地下,繼續服侍他,一種“你死活都逃不出我手掌心”的佔有慾,完全是把沒有安全感發揮到病態的地步。

朱元璋臨終下令所有嬪妃殉葬,只有張美人一人倖免,事實真相如何

2、朱元璋讓嬪妃全部殉葬,政治是一個很重要的老師因素

朱元璋建立明朝當上皇帝后,為了讓自己的王朝可以長盛不衰,就開始總結前朝的經驗教訓。在他看來,元朝之所以會滅亡,是因為元末皇帝不能嚴管規範後宮,導致後宮與前朝牽連,禮法蕩然無存。

所以,朱元璋有很嚴重的“女禍”和“女寵”的危機意識。為此,他立下了“後宮不得干政”的家法,嚴禁皇室與大臣聯姻,奉行從民間選取良家子的後宮選秀制度,並命人修了《女戒》來教育後宮。

但這還不夠,朱元璋總共有26個兒子,除了太子朱標和2個早夭外,其他的兒子都被分封到各地當藩王,這些藩王有自己的軍隊,一旦後宮與地方政權聯動,後果將不堪設想。

朱元璋在世時,這些問題還足以為患,但對於他的繼任者朱允炆來講,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患,他性格柔弱,受儒家思想影響嚴重,過於仁慈。

更為致命的是,論能力,朱允炆跟他的那些叔叔們也比不了。

朱元璋臨終下令所有嬪妃殉葬,只有張美人一人倖免,事實真相如何

為了防止自己死後,外戚與藩王聯動對朱允炆造成威脅,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些嬪妃都殉葬,一勞永逸,畢竟只有死人才沒有威脅。

朱元璋重新啟用活人殉葬制度後,雖然並沒有形成用活人殉葬的規章制度,但在他之後的皇帝都心照不宣地繼承了這一做法。

《朝鮮李朝世宗實錄》記載明成祖朱棣死時,用宮人殉葬的情景:

帝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這種做法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鎮時才宣佈廢止。

寶慶公主救母為人津當樂道,真實的歷史卻不堪推敲

明朝的嬪妃等級共分為九等,分別是貴妃、妃、昭儀、昭容、婕妤、美人、才人、貴人、選侍和淑女,美人排在第六級,從等級上來看,張美人在後宮的地位並不高,卻因為在朱元璋晚年時給他生了個女兒而免遭殉葬。

這個故事聽上去很溫情,是心狠手辣的朱元璋一生中少有的溫情。然而事實上,據明朝官修史《明太宗實錄》記錄,寶慶公主“太祖皇帝第十六女也,生而太祖崩,母張氏亦卒。”

也就是說朱元璋駕崩後,寶慶公主的生母張美人也死了。朱元璋死的時候,張美人也就二十幾歲,怎麼死的?有可能是病死的,但最大的可能就是給朱元璋殉葬去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寶慶公主確實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兒,朱元璋也確實很疼愛她,但她被封為寶慶公主卻不是朱元璋在世的時候,而是他的哥哥明成祖朱棣給她封的。

朱元璋臨終下令所有嬪妃殉葬,只有張美人一人倖免,事實真相如何

《明史。公主傳》記載:

成祖即位,主甫八歲,令仁孝皇后撫之如女。永樂十一年,輝以千戶守金川門,年二十餘,狀貌偉麗,遂選以尚主,主既為後所撫,裝齎視他主倍渥,婚夕特詔皇太子送入邸。主性純淑,宣德八年薨。

從上面這段話可以看出,朱棣對這個小自己35歲的妹妹非常的好,即位後,就讓自己的皇后徐皇后將她像女兒一樣撫養,永樂十一年時,封她為寶慶公主,並指婚給千戶趙輝。

寶慶公主不只受父皇朱元璋、哥哥朱棣的寵愛,而是一共受到五朝皇帝的恩寵,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公主了,所以她也成為朱元璋16個女兒中最有名的一位,史書對她的記載也比較詳細。

包括她的丈夫趙輝也有介紹,說這個趙輝長得十分貌美,但卻是個好色之徒,成天流連於煙花柳巷之中,導致寶慶公主內心十分憤懣,38歲就憂鬱而死。

寶慶公主死後,趙輝非旦沒有一點的難過,反而竊喜自己再也沒有人管束自己了,便明目張膽地討了一個又一個的小老婆,不僅託寶慶公主的福享受了榮華富貴,還活到了90歲。

你看,連一個附馬爺的事情都寫得這麼細緻,卻偏偏沒有其母親張氏的記載,這和《明太宗實錄》中“生而太祖崩,母張氏亦卒”的記載相一致。

因為如果說張氏沒有殉葬,就是朱元璋死後她還活著,史書中不可能沒有一點關於她的記載。

這也很好理解,朱元璋對待為自己生兒子的嬪妃都如此殘忍,又怎麼會為區區一個女兒的生母而手下留情呢?

所謂的“寶慶公主救母”無非是後人對這位公主的美好祝願而杜撰出來的故事,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