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負心多是讀書人?元代戲曲中為何負心書生形象屢屢出現?

作者:由 燕子文史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1-08-24

戲劇中生指什麼

引言

南戲和元雜劇都是元代戲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南戲中有許多描寫負心書生的作品,但是在元雜劇中這種型別的題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一些。

從元雜劇和南戲中對負心書生的表達和描寫,能看出當時元代的人民群眾對書生的態度和印象,也就是說為什麼會有負心書生這一固定人物形象的出現?

人們常說藝術源於生活,那麼負心書生的來歷定然難逃現實,今天就來帶大家領略一番戲曲中的負心書生。

負心多是讀書人?元代戲曲中為何負心書生形象屢屢出現?

一、負心書生形象的由來

歷史上的元代戲劇分為元雜劇和南戲,其中南戲大約有二百多種,現在流傳至今的南戲也僅僅有十九種。

這些戲文都是出自元代的戲曲家手中,從現在流傳下來的種類和目錄來看,當時反映家庭倫理劇情的南戲比較多一些。

比如婚變,指夫妻之間的婚姻變化或者是隻有口頭婚約的約定變化,這個題材種類的戲曲很多。從這裡可以看出,雜劇是藉由戲曲的的表現手法來抒發作者內心的感情,表達當時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社會歷史意義。

這其中描寫書生負心的作品佔很大比重,書生負心漢是早期南戲的主要表現題材。明代的戲曲作家也將自己創作的戲曲名字改成負心書生類的名字。

在史書中記載或者流傳到現在的戲劇裡,書生大部分都是出身貧苦落魄,但是在自己的努力和在妻子的幫助之下考上了狀元或是進士榜眼。在升官發財加官進爵以後,就拋棄了最開始和他在一起的糟糠之妻。

負心多是讀書人?元代戲曲中為何負心書生形象屢屢出現?

這種劇情在很多戲曲中都出現過類似的橋段,都是譴責那些飛黃騰達以後捨棄掉妻子的負心書生形象。揭露也抨擊了那些忘恩負義的人士。

在劇情的最後,作者經常用言辭犀利的手段和超然的力量,讓這些負心的書生得到嚴厲的懲罰。

比如被雷劈死,被鬼魂索命,用這些誇張的手法來讓負心人得到應有的懲罰。雖然誇張一些,但是在觀眾的觀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排解和舒適,表達出人們的愛恨願望。

二、南北各異,歷代各不同,負心書生在不同時期的形象也不同

負心書生的故事情節在元雜事中卻比較少出現,在流傳至今的元雜劇的資料中,才有三部這一型別的劇本。

《臨江驛瀟湘秋夜雨》就是一部現在流傳至今,僅有的一部以男人負心為題材的作品。劇中提到了男主角中狀元后,背信了自己原來的妻子,反而娶了官員的女兒。在原配妻子找到男主角的時候,男主角還冤枉她犯罪,並且把她發配到邊疆,並在途中想謀害她,最終沒有得手,並且在因緣際會中得到平凡。

從劇情中可以看出,原本狀元是對自己的妻子有感情的,但是為了自己的仕途考慮,還是決定放棄糟糠之妻,迎娶官員的女兒為妻。

負心多是讀書人?元代戲曲中為何負心書生形象屢屢出現?

《臨江驛瀟湘秋夜雨》

他們無法抗拒仕途和錦繡前程的誘惑,就背叛了與自己海誓山盟的的妻子,由此引發出了許多男子有錢有勢以後就會換妻子的現象。

可見在有些人的交往中,理智是大於感情的,並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感情中,所以會在元代的戲曲戲文中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負心書生的形象。

相比於元雜戲中的負心書生形象,南戲中的書生形象更加的有特點。

他們在道德和情感精神上表現出了一種真情真意的品質,也表現出了極大的尊重。比如書生和風塵女子的愛情故事,他們平等的看待自己和風塵女子的平等身份,並且投入了自己真摯的情感,忠貞不渝。

他們與風塵女子交往並不是玩玩而已,而是以成婚為前提的交往,並且在依靠自己的努力飛黃騰達以後,並沒有像南戲中說的那樣把自己的妻子愛人拋棄,而是仍然對她們念念不忘。也就是說他們的升官發財並沒有成為他們放棄愛人的理由,而是為了與戀人能夠團圓的手段,他們很多人是為了與昔日愛人的重逢和團圓才努力高中狀元的。

負心多是讀書人?元代戲曲中為何負心書生形象屢屢出現?

所以不難看出,南戲和元雜戲中書生負心的劇情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南戲中的負心書生最後會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包容,甚至全面的翻案。這種不同也表現出了封建社會對於知識分子的認識和評價,巧妙地表達出了當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固有特點。

三、歷史背景、文化思想,塑造出形態各異的負心書生形象

負心書生其實表現了當時社會的複雜情況,歷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眾多的原因。唐宋以來的科舉制度,使得許多懷揣抱負的學子因為科舉而走上了官路,從而飛黃騰達,升官發財。而南戲中的劇情,也是藉助這一歷史文化特點來對那些負心書生的諷刺和抨擊。

由於南戲起源於民間藝術形式,當時的一些南戲作者也是窮困潦倒的社會基層人士。他們透過南戲的劇情,來編排出一個自己理解的社會現狀,他們長期和百姓民眾生活在一起,體會到了基層民眾生活的不易和心酸。

這使他們與這些勞動人民有著心與心之間的聯絡,他們有著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命運。這樣的思想和感情,必然會透過他們筆下的劇本反射出他們心中所想,

所以南戲就具有非常強烈的現實性和親民性。

負心多是讀書人?元代戲曲中為何負心書生形象屢屢出現?

在宋代的時候,這種負心書生型別的戲曲比較盛行,以至於這種題材頻頻出現在各種的文學當中,這種書生飛黃騰達後忘恩負義的舉動是當時社會矚目的焦點。所以編輯成故事也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南戲也大多數是宋代戲曲的延續版本,所以在宋代的戲曲和元代的戲曲有著不同程度的相同特徵。是故可以說,負心書生型別的題材在宋代廣為流傳,以至於在元代的時候南戲中的書生負心的橋段不斷增多。

雖然這種書生負心的故事在南戲中大受歡迎,並且廣為流傳,但是在元雜戲中卻變得特別稀少。這是因為到了元代,由於蒙古統治者比較輕視漢族文人的政策,在當時蒙古人是地位最高的種族,並且他們實行世襲官爵的制度,使寒窗苦讀的學子也不能夠透過科舉的方式在朝為官。

在元朝的小說中,女性的地位往往比別的朝代的女性地位高出一些,在南戲中的書生大部分是出身豪門,是老鴇看中的顧客群體,但是在元代的時候,書生則是受到歧視和壓迫的種群。所以元雜劇中的老鴇對於書生,大部分是因為書生沒錢而瞧不起他,並努力的拆散他們的愛情。所以在元雜劇中,大部分對書生會產生同情和憐憫的情緒。這也比較符合元代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更符合當時的戲曲作家的心態。

負心多是讀書人?元代戲曲中為何負心書生形象屢屢出現?

結語

從元代戲曲的創作題材上能看出來,負心書生這一形象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能折射出當時的社會現實反應。初期的南戲掌握了宋朝戲劇的特點,其中許多負心書生的故事也是當時的社會背景造成的。

當時不論身份或者出身有什麼不同,只要高中狀元就可以做官了,而那些出身貧寒的學子們,一旦嶄露頭腳,便是官員們乘龍快婿的首選,所以負心之事也不勝列舉。但是在元代的社會影響下,書生是一個比較弱勢的群體,很難入朝為官,所以同樣的劇情在元雜劇中就變得少之又少。

總之無論是南戲中的負心書生形象還是元雜劇中的負心書生形象都是根據當時的時代歷史背景作為底蘊的,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歷史背景,文化背景,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參考文獻

《元史》

《元代戲曲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