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
但是門牌上的錯別字絕對不是改變衚衕名的方式,像“侯”和“候”、“牙”和“芽”這樣的錯誤,一字之差,傷的也是衚衕“顏面”
檢視更多2022-08-09
杜甫這首絕句用了“中巴”、“東巴山”、“白帝城”、“瞿塘峽”、“百牢關”五個地名,但第三句還用了“白帝城”的另外一個名稱:“三峽鎮”,畢竟佔用了絕句字數,因而算是用了六個地名,佔用十五字,比之李白更勝一籌
檢視更多2022-08-09
廣東常讀錯的3個地名,第一個大多人不會讀,第二個當地人都讀錯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地名眾多,有的地名看起來跟簡單但是卻容易讀錯,有一些地名看起來複雜,讀起來也複雜,甚至還有一些地名一看就不會讀,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下廣東經常讀錯的三個地名,第二
檢視更多2022-08-06
↑蒲江戰國船棺考古發掘現場↑蒲江戰國船棺裡挖掘出的巴蜀圖語印章“千年古縣”這一金字招牌,將成為蒲江文化的一張新名片,蒲江縣相關負責人表示,“紮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推動蒲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增添新的活力和機遇
檢視更多2022-08-05
一時之間引起無數網友關注,本以為這只是海南一省的行政行為,後來陝西,河北,廣東等地紛紛跟進,展開對“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進行清理整治,杭州更是於兩個月前就開始開展此項工作,走在全國的前列
檢視更多2022-08-04
我們都知道,韓國的母親河是漢江,位於韓國首爾附近,有一點不得不提,在中國大部分地名中,韓國人對於漢水流域似乎有一種謎一樣的執著,他們將南漢江的發源地看作是我國漢水源的發源地——太白山,上游就好比我國陝鄂豫三省的交界處丹陽地區,將下游比作我國
檢視更多2022-08-04
按照宋朝當時的行政區域劃分來看,依然沿用了漢武帝時期的“廣信”之名,並且以“廣信”為界,將位於其西邊的地方稱為廣南西路,東邊的則叫廣南東路,二者合起來就是兩廣地區
檢視更多2022-07-31
第二題謎底:【關林】關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為埋葬三國時蜀將關羽首級之地,前為祠廟,後為墓冢,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關林鎮
檢視更多2022-07-29
結語從上文可以看出,各朝代取國號時,為了確立合法性,並表明自己對前代的繼承,往往會以前朝所獲封號直接作為國號
檢視更多2022-07-24
這次要介紹的地名,就與“ming”和“meng”的讀音有關,它便是萊西市南墅鎮的“萌山村”
檢視更多2022-07-18
2 合肥“廬州月光,灑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復當年模樣”,這首許嵩的《廬州月》大家應該聽過吧
檢視更多2022-07-15
不過,也總有些地名讓現在的我們怎麼也想不明白,當時祖先為什麼要給自己生活的地方起個這樣的名字呢
檢視更多2022-07-13
襄陽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向市民釋疑解惑:襄水和檀溪實是兩條河流據《襄陽府志》山川篇記載:“今檀溪已涸,而襄水不改
檢視更多2022-07-10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切實保護、挖掘和傳承地名文化遺產,反映和宣傳中國傳統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民俗發展史,增強文化自信,省民政廳決定開展“河南省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認定工作
檢視更多2022-07-02
而海南民政廳把“維也納酒店”這樣的合法商標也納入整治清理名單,就有點辦事不牢靠的感覺,把針對地名的執法行為,擴大化為針對商標,還產生了“到底是行政機關的權大還是商標法的法大”這樣本不應該產生的爭議
檢視更多2022-07-01
在方言調查與研究的過程中,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徐越發現許多地名與當地方言及其歷史文化密切相關,深刻反映了人們語言使用的變化
檢視更多2022-06-24
公示地鐵站名時曾有人提出“泥窪”之名太土氣,沒有時代特色,建議另行命名,但遭到許多人的反對,普遍認為“泥窪”是最具北京特色的地名,反映出這一地區的歷史風貌與變遷,且通俗又易記,以此為站名最適宜
檢視更多2022-06-14
“山”命名的街巷如今,重慶老城內已經沒有以山來命名的街道,但諸如九尺坎、十八梯、王爺石堡、雷家坡之類地名,依然與“山”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
檢視更多2022-06-14
太平天國以天朝上國自居,集團領導者洪秀全稱自己是君權神授,為大父次子,蔑視聖賢,因此產生一系列避諱字,不但要避各天王、幼主的名諱,還要避天王諸子和首義諸王名諱, 屬實是史無前例
檢視更多2022-06-11
雖然寫著“陽”字,但是這個“沘”字可能還記得吧,即使不會讀,也可以用相似的“比”字來推測,現在,泌陽的發音是“bi yang”,而不是“miyang”,一般來說,其他地方的遊客如果知道錯了,能幫我糾正就好了,但是四川的網友總是不念這個名字
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