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佛教中常說的“五濁”、“五濁惡世”是何意?

作者:由 心空禪月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1-06-03

劫濁怎麼讀

佛教中常說的“五濁”、“五濁惡世”是何意?

【五濁】:佛教名數,又名五渾,五滓,五種滓濁(汙濁)等,梵語:pan~ca kas!a^ya^h!,藏語:sn~igs-ma-ln%a;“濁”,即汙穢、渾濁;五濁,指末法時代減劫(人類壽命次第減短之時代)中所起之“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五種惡劣的生存狀態。《阿彌陀經》曰:“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五濁惡世、濁惡世、濁世,皆指人均壽命自二萬歲至十歲之間,再由十歲至二萬歲之間,“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五種惡劣的生存狀態充斥世間,現實世界充滿煩惱痛苦的時代。五濁之始較輕微,漸次則隨時代之變化而五濁熾烈,這個過程稱為“五濁增時”。

在佛教的宇宙觀裡,認為世界處於成(形成階段)、住(形成後的穩定階段)、壞(壞滅階段)、空(世界壞滅後的空無階段)的永恆不斷迴圈之中。世界完成一次成、住、壞、空的迴圈過程,稱為一個大劫;成、住、壞、空這四個階段中的每一個階段為一箇中劫;在世界的形成時期與壞滅後的空白時期,都不可能有眾生居住,只有世界形成後的住劫與壞劫時期,才有眾生住於其中。每一箇中劫有二十個小劫。每一個小劫有一個升減過程。在世界形成之初的住劫時期,人均壽命八萬四千歲,其後每100年減一歲,減至人均壽命十歲為終極點,這個過程即一個小劫的減劫時期;其後,人均壽命每百年增加一歲,直至增到八萬四千歲,這個過程即一個小劫的增劫時期。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乃極長時間的計量單位;剎那是極短的時間計量單位。《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四下記曰:“準《悲華經》,八萬至三萬亦不有濁,至二萬歲為五濁始。”

(一)劫濁(梵kalpa -kas!a^ya )

謂時節之濁亂,指五濁中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四濁之興時。由於時節汙濁而饑饉、疾疫、刀兵等災害相繼而起,生靈塗炭,無有寧日,眾生衣食等資具皆衰損。《法華經·方便品》曰:“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於減劫之初人均壽命本為八萬四千歲,後因眾生貪、嗔、痴惡業漸長,德行日薄,人間之果報漸衰,心鈍體弱,苦多福少,衣食等資具衰損,壽命亦每百年遞減一歲,減至二萬歲時,即步入劫濁。人壽減至三十歲時,饑饉災起;減至二十歲時疾疫災起;減至十歲時,刀兵災起,世界眾生無不被害,是為劫濁。故而可知:人均壽命自二萬歲至十歲之間,再由十歲至二萬歲之間,都是劫濁時代。

(二)見濁(梵dr!s!t!i -kas!a^ya )

指正法已滅,像法漸起,邪法轉生,末法世之時,眾生邪見增盛,執住於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諸惡見而濁亂世間,世人知見不正,異說紛紜,莫衷一是,不奉正道,不修善行,是名見濁。如:有見、無見乃至六十二見等,而究其體,無非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見。

《菩薩地持經》卷七以今世若法壞法滅之後,像法漸起,邪法轉生,即稱見濁。

《法華經·方便品》曰:“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

《妙法蓮華經文句》四之下曰:“見濁者,無人謂有人,有道謂無道,十六知見、六十二等,猶如羅網,又似稠林,纏縛屈曲,不能得出,是見濁相。”

《法華玄贊》四曰:“若於今世法壞法沒,像法漸起,邪法轉生,是名見濁。此以五見而為體性,多近外道惡見數生。”

(三)煩惱濁(梵kles/a -kas!a^ya )

指眾生貪、嗔、痴等一切修惑之煩惱盛起。謂末法之時,眾生邪見增盛,執住於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諸惡,見濁惑亂世間,致使眾生無愛無憎等諸善行喪盡,最下不淨,多貪於諸愛慾,慳吝貪婪,嗔怒諍鬥,諂曲虛誑,貪嗔嫉慢疑等諸煩惱極度盛行,攝受邪法而惱亂心神,是名煩惱濁。

(四)眾生濁(梵sattva -kas!a^ya )

又名“有情濁”。謂眾生受見濁煩、惱濁之煩亂的結果,致使道德盡喪,多諸弊惡,心身不淨,不達義理,言行低劣,不孝敬父母尊長,不畏惡業果報,不作功德,不修慧施、齋法,不持禁戒等,由此,又進一步致使眾生人間之果報漸衰,受小身、心鈍體弱之果,苦多福少,是名眾生濁。

(五)命濁(梵a^yu -kas!a^ya )

又作壽濁,此亦為前煩惱濁、眾生濁之結果。謂減劫之初往古之世,人壽八萬四千歲,於末法之世,因眾生煩惱、邪見等惡業增長、熾盛,煩惱叢集,心身交瘁故,人均壽命次第轉減短縮,壽數短促,乃至十歲,百歲者稀。因其以煩惱與邪見為濁之本體,壽命短縮即為其所招致之結果,故稱命濁。

據《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四下所載:“劫濁無別體,劫是長時,剎那是短時,但約四濁立此假名。眾生濁亦無別體,攬見慢果報上立此假名。煩惱濁指五鈍使為體,見濁指五利使為體,命濁指連持色心為體。”五濁之中,以劫濁為總,以其餘四濁為別。四濁中又以見濁、煩惱濁二者為濁之自體,而成眾生濁與命濁二者。其中見濁、煩惱濁是因濁,命濁是果報濁,眾生濁則是行因得果之人濁。

五濁之說也散見於大小乘諸經論中,其順序亦各各不同,而五濁之說明也並不一致。茲略述各說如次:

(一) 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載,佛界與九界相織而產生五種之渾濁,稱為五濁。

即:

1、劫濁,謂見虛空遍於十方界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而相織妄成,稱為劫濁。

2、見濁,謂身以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以地、水、火、風四大旋令覺知,相織妄成,稱為見濁。

3、煩惱濁,謂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而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而相織妄成,稱為煩惱濁。

4、眾生濁,謂人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於此而相織妄成,稱為眾生濁。

5、命濁,謂人之見聞原無異性,以眾塵隔越,故無狀異生,雖性中相知,然用中相背,同異失準而相織妄成,稱為命濁。

(二)據《俱舍論》卷十二雲(大正29·64a)載:

“言五濁者,(一)壽濁、(二)劫濁、(三)煩惱濁、(四)見濁、(五)有情濁。劫減將末,壽等鄙下如滓穢故,說名為濁。由前二濁,如其次第,壽命資具極被衰損。由次二濁,善品衰損,以耽欲樂,自苦行故,或損在家出家善故。由後一濁,衰損自身,謂壞自身身量、色力、念智、勤勇,及無病故。”

依《俱舍論光記》卷十二之解釋,壽濁即壽命;劫濁即時;時無別體,約法以明,即以五蘊為體。煩惱濁以五鈍惑(貪、嗔、痴、慢、疑)為體;見濁以五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為體;有情濁亦無別體,以五蘊為體;如此五濁,即壽濁起時壽命極短促,乃至唯有十歲;劫濁起時衣食等資具衰損;煩惱濁、見濁起則善品衰損;有情濁起則衰損自身,即身量變短小,色白者成黑,力強者變弱,正念正知者亦成邪念邪知,勤勇者成懈怠,無病者變成有病。以此五皆衰損故,鄙之如滓穢,故名為濁。

(三)《法華經·方便品》(大正9·7b)載雲:

“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1、窺基《法華經玄贊》卷四等載:

(1)命濁,以本識名言種子由業所引的命根為體,善業力弱則命根漸短,此為殺生業之所招感。

(2)有情濁,以第八識及五蘊為性,雖多名第八識為有情,然今以五蘊假者作惡無善,名有情濁,故合第八識及五蘊為體。

(3)煩惱濁者,以五見外一切煩惱、隨煩惱為體。

(4)見濁者,以五見為體。

(5)劫濁者,以色蘊四塵為體,或統以五蘊為體。蓋煩惱增多,惡業尤重便招惡果,遂生三災。

又,謂以上五者之所以名濁者,乃劫增時,三災漸輕,煩惱轉薄,眾生向好,惡見漸微,命根轉長,漸漸向勝,以上好可欣故名為清。然劫減時,小災漸起,煩惱轉厚,眾生向惡,染見漸盛,命根轉短,漸漸向劣,以下惡可厭,故名為濁。

《法華玄贊》卷四中,還舉出了十二濁與五濁關係,諸佛國土,具足清淨莊嚴,為利益眾生,乃方便示現諸濁。此十二濁唯大乘具有,即隨佛所化土之勝、劣而示現立之。五濁則僅據穢土相而立論,故通於大、小二乘。其中,十二濁之劫濁、時濁即五濁之劫濁;眾生濁、難化眾生濁即眾生濁;煩惱濁、說種種煩惱濁即煩惱濁;命濁即命濁;外道亂濁即見濁。其餘三乘差別濁、不淨佛國土濁、魔濁、魔業濁等四種則非五濁所攝。

2、智顗《法華文句》卷四(下)載:

劫濁無有別體,劫是長時,剎那是短時,但約四濁立此假名,文雲劫濁亂時即是此義也。眾生濁亦無別體,攬見慢之果報上立此假名,文雲眾生垢重即是此義。煩惱濁以五鈍使為體,見濁以五利使為體,命濁指連持之色心為體。而五濁之次第,以煩惱及見為根本,由此二濁而成眾生,由眾生而有連持之命,此四經時名為劫濁。此乃承襲吉藏之說。

3、吉藏《法華玄論》卷五載:

五濁中煩惱及見,正名為濁,此二所成之眾生名眾生濁,即此眾生連持之命,名為命濁,此四種之時名為劫濁,若無前二,則後三不名為濁。此五,若以因果分別,則煩惱及見為因,餘三為果。若以人法分,則眾生為人濁,餘四為法濁。若依時法分,則劫為時濁,餘四為法濁,若統而言之,凡眾生有此五,皆名為濁。此謂有眾生即有眾生濁;有時即成劫濁;有生死涅槃凡聖等見皆為見濁;有所得之心念生,即勞役觀心,皆為煩惱濁;未得法身慧命即是命濁;因有此五,故不得一乘淨觀,障翳正道,豈得不名為濁。

(四)

《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十八頁雲:“言五濁者:一者、壽濁。二者、有情濁。三者、煩惱濁。四者、見濁。五者、劫濁。如於今時,人壽短促;極長壽者,不過百年。昔時不爾。是名壽濁。如於今時,有情多分,不識父母,不識沙門、若婆羅門,不識家長、可尊敬者,作義利者,作所作者;於今世罪,及後世罪,不見怖畏;不修惠施,不作福業,不受齋法,不受淨戒。昔時不爾。是名有情濁。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習非法貪,不平等貪,執持刀劍,執持器仗,鬥訟諍競,多行諂誑詐偽妄語,攝受邪法,有無量種惡不善法,現可了知。昔時不爾。是名煩惱濁。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為壞正法,為滅正法,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虛妄推求邪法邪義以為先故。昔時不爾。是名見濁。如於今時,漸次趣入饑饉中劫。現有眾多饑饉可得。漸次趣入疫病中劫。現有眾多疫病可得。漸次趣入刀兵中劫。現有眾多互相殘害刀兵可得。昔時不爾。是名劫濁。”

(五)

《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三曰:“言五濁者:一劫濁,劫濁無別體,但四濁聚於此時。悲華雲:從滅劫人壽二萬歲時為劫濁。二見濁,五利使。三煩惱濁,五鈍使。四眾生濁,亦無別體,攬前利鈍果報立此假名。五命濁,連持色心,摧年促壽。”

又,《十地論》卷一有不欲濁、威儀濁、蓋濁、異想濁、不足功德濁、痴濁等六濁之說。而《毗尼母經》卷一之五濁,立業濁而缺見濁。《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二說有十二濁,即示現劫濁、示現時濁、示現眾生濁、示現煩惱濁、示現命濁、示現三乘差別濁、示現不淨國土濁、示現難化眾生濁、示現說種種煩惱濁、示現外道亂濁、示現魔濁、示現魔業濁。《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亦廣列諸經論之異說。

[參考資料]:《妙法蓮華經》卷一;《華嚴經孔目章》卷二;《雜阿含經》卷三十二;《菩薩地持經》卷七;《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一;《悲華經》卷二;《悲華經》卷五;《阿彌陀經》;《文殊師利問經》卷下;《注維摩詰經》卷三;《俱舍論》卷十二;《法華經義記》卷三;《順正理論》卷三二;《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捲上一之三;《法門名義集》;《法苑珠林》。

佛教中常說的“五濁”、“五濁惡世”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