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人們對於宇宙一直十分好奇,是什麼使人們保持對於宇宙的熱情

作者:由 科學人科學魂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7-03

好奇的什麼什麼

導語

:對於太空,人們一直有著無數的

,人們經過

數千年的努力

,最終人們終於可以進入太空,

探索宇宙

。然而,人們在探索宇宙的時候遇到的

諸多的問題

人們是如何解決的,人們是憑藉什麼堅持著對宇宙進行研究的?

人們對於宇宙一直十分好奇,是什麼使人們保持對於宇宙的熱情

01

人們的航天夢對於宇宙的研究

嫦娥五號於

2020年12月17日

凌晨順利從月球返回,成功地完成了中國迄今為止最為複雜和技術最複雜的

航天系統工程

。國民的

航天夢

,也從

嫦娥奔月

,飛翔九天的暢想,一筆勾銷成了

觸手可及的現實

。它是科技大國的重任,也是人類探索宇宙世界的縮影,更是人類艱苦卓絕的探索精神的

真實寫照

千年來,人類對宇宙充滿著無限的嚮往與渴望。

宋蔣捷在《賀新郎·吳江》中寫到

“星月一日,雲霧萬丈,天地間何去何從?

“我是誰,從哪裡來,該去哪兒去”這

一哲學終極三問

,無不體現著人類對自我的探索和對未知的渴望。基於生長在斯之地的人類,他們的

目光和行動

從來沒有離開過深邃神秘的宇宙,從衛星發射到

載人航天

,從發射行星探測器到登陸外星,從探索未知生命到尋找一個

適合居住的星球

,人類的探索步伐從未停止過。那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人類能保持長久的

動力

,攻克一個個“難關”,取得一個又一個重新整理眼界的成果?汪詰是中國科普作協會員,

他在《太陽系簡史》一書中,講述了人類面對宇宙百折不回、頑強拼搏的故事,闡述了人類迎難而上、知難而進、攻堅克難的三大精神。

人們對於宇宙一直十分好奇,是什麼使人們保持對於宇宙的熱情

02

人們為什麼可以進入太空

1、人們的精神

從古至今,

人類秉承著迎難而上的精神,走出非洲大陸

,在血與火的磨練中尋求突破,在絕境中激發內心潛能,一步步地走到

生物鏈的頂端

。人們對宇宙的探索也是如此。在數億米外,人類克服了

種種困難

,創造了

有利條件

,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就拿卡西尼-惠更斯探測器來說。在充滿誘惑的泰坦星(又稱土衛六)面前,蘇聯、美國、歐洲總共在火星上登陸了12次,

其中6次是完全成功的,3次是部分成功,3次是完全失敗。完全失敗的機率是百分之二十五。

但NASA堅持不懈地迎難而上,經過十多年的準備、設計、論證、製造,

1997年10月15日

,卡西尼-惠更斯探測器被大力神4號B型運載火箭送上太空。儘管目的地是土星,但它並沒有

直奔土星

,而是走了一條經過

仔細計算

,眼花繚亂的路線。先是飛往金星,利用金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做第一次加速;在繞太陽一週之後,再次遇到金星,再用金星為自己做第二次加速;接著又碰巧遇上地球,

再利用地球的引力彈弓效應,將探測器拋向木星,然後再利用木星的巨大引力,奔向最終目的地土星。

人們對於宇宙一直十分好奇,是什麼使人們保持對於宇宙的熱情

這一程序是短暫的,但事實上,卡西尼-惠更斯號經過6年8個月零17天的飛行

,才在2004年7月1日進入土星軌道,隨後於

2005年1月14日

在泰坦星表面著陸。那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大壯舉,許多科學家在設計時一干就是

20年

從精神上的混蛋變成了光頭大叔,直到卡西尼-惠更斯號進入太空。

2、人們對於宇宙的探索

隨後NASA

釋出了惠更斯號登陸泰坦星的

完整影片

,將超過2個小時的著陸過程壓縮為超過

2分鐘,

讓我們來看看15億千米外外行星的真實表面。這個影片雖然只是短短的兩分鐘,卻凝聚了人類在

數學、物理、化學、資訊科技、工程技術

等科學領域的全部精華,彙集了數千名科學家、工程師用了二十多年的青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分

持之以恆才有收穫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才有收穫。缺乏迎難而上的攻堅精神,就無法想像出如此複雜的路線,也就無法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回顧我國的航天事業,也正是本著迎難而上、迎頭趕上的奮鬥精神,

實現了“嫦娥”奔月、“天宮”啟航、“北斗”環繞,推動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健。

人們對於宇宙一直十分好奇,是什麼使人們保持對於宇宙的熱情

知難求的執著

,正是人類能夠永續發展的根本。而日本的隼鳥號探測器則是對人類這種偉大精神的完美詮釋。隼鳥於

2003年5月起飛

,並計劃在距地球

3億公里

的絲川登陸。

但是從隼鳥號降落的那一刻起,意外便接踵而至。

03

太空航行中遇到的難題

太陽系的核心

——太陽表面相當於每秒鐘爆炸

千億個氫彈

,一直是人類不敢奢望去探索的目標,而對太陽的近距離探訪也成了科學家們多年未實現的

願望

。在炎熱的天氣、太陽風等無法克服的困難面前,人類從未放棄過

探險的努力,

拿出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一點點、

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人們對於宇宙一直十分好奇,是什麼使人們保持對於宇宙的熱情

為了解決太陽附近的

極端溫度問題

,JohnsHopkins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發明了一種名為“熱保護系統”的護盾,該護盾上塗有

一層氧化鋁,

其反射光的塗層內有兩個碳薄板,中間夾有一個

碳/碳複合泡沫。

用這本大概只有一本百科全書厚的防熱護盾,背後的科學儀器就能在1400℃的環境下始終

保持室溫30℃左右

。克服了這一困難,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這種保護層在高溫氧化環境下極易發生氧化,

大大限制了其作為高溫結構材料的應用。

為此,

科學家又發明了抗氧化塗層,並不斷升級,

從最初的玻璃、金屬、陶瓷等單一材料的更新換代,到碳化矽、氮化矽、氧化鋁等複合結構,使其在

1650℃

以下更長時間內起到防護作用。為抗高溫,科學家還研製出超智慧自動姿態控制系統,

可隨時調整“護盾”方向,保護精密儀器不受損壞。

人們對於宇宙一直十分好奇,是什麼使人們保持對於宇宙的熱情

結語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依靠堅持不懈的

奮鬥精神

,一次又一次的

攻堅克難

,取得的

。唯有站在

更高的層面

上,才能看到不同的風景,才能破冰前行。

回首太陽系的探索歷程,站在高空俯瞰,更有助於我們重新認識自己,開拓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