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影響古代史程序的一次變法,創立封建社會雛形,開創法家治世先河

作者:由 六經三史官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7-18

法家是誰創的

他集戰略家和改革家於一身,功名傳頌於後世。他的改革不僅奠定了秦國強盛的基礎,促成了秦在戰國之世國力上的領先地位,還為西漢初年的政治體系提供了基礎藍圖。他雖被慘遭車裂之禍,但他的變法與革新卻流傳於中國古代歷史,開創了法家治世的先河。他就是商鞅,一次變法,成就了他的千秋功績,毀滅了他的肉體與生命。現在讓我們一起走近這次影響中國古代歷史程序的偉大變法。

影響古代史程序的一次變法,創立封建社會雛形,開創法家治世先河

01

改革變法的主要內容:

先看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商鞅在變法以前多次向秦孝公說明農業的重要性,商鞅要把他施政的重點放在農戰方面,他要用獎罰的法制手段促進國民的農戰積極性,從而達到強國的目的。根據這一思路,他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兩次頒佈新法,全面推行了他的改革方案。

商鞅兩次變法革新主要內容如下:

開闢土地,確定租稅

商鞅推行的新法規定只要不是車馬必經之路的曠野,附近居民均可開墾成田,然後按照際畝數照常納稅。這一政策摧毀了周朝的土地基礎—井田制,這一措施擴大了國家的耕地面積,為農業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自然前提,也為國家增加稅賦收入創造了條件。同時,井田制的廢除也包含了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

影響古代史程序的一次變法,創立封建社會雛形,開創法家治世先河

獎勵農耕,重本抑末

商鞅推行的新法鼓勵男耕女織,因懶惰而導致貧窮的,沒收其財產,使其成為官家奴僕。同時對對工商者實行重稅。這一措施是企圖透過經濟和行政手段把國民引導到農業生產上來,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新法還規定一家有兩個成年男子的必須另立家戶,否則就要加倍徵賦。因為軍賦是按戶徵收的這一措施以強化一夫一婦為單位的小農經濟,又可增加國家的賦稅收入。

建立縣制,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商鞅推行郡縣制,這種新的行政區域劃分是對以前分封制的否定。縣一級地方行政機構的確立,有利於實現對廣大村鎮的管理,保證中央對全國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是秦國政治體制的根本性變革,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在此基礎上生長了起來。

影響古代史程序的一次變法,創立封建社會雛形,開創法家治世先河

實行連坐,互相監督

這一政策解釋的簡單點就是“一人有過誅九族”,新法要求客舍旅館過往行人,都要以文憑驗證,不許無證留宿這條措施實是強化了村鎮的保安制度,有利於縣級政權的管理。對於一盤散沙的小農家戶,這是一項極有效的治理手段。

設賞勸戰,以功定爵

這一政策解釋可以簡單理解為“論功行賞”,王室裡的族人如果沒有軍功,則當成庶人一般對待。這條措施取消了以前以血緣親疏定卑尊等級的傳統方法,代之以按軍功大小確定政治上的尊等級,限制了宗室特權。透過獎勵軍功的辦法促進兵士的作戰積極性,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商鞅變法中的上述措施牽扯到國家的經濟制度,其中包括農業、工商、稅收等政策以及政治制度、保安制度及軍事制度,是一次全方位的社會改革。在整個改革中,商鞅以重獎嚴罰作為對整個社會運動的控制槓桿,意在增加社會財富、增加國家收入、增強軍事戰鬥力、加強國家集權。事實上,在戰亂的時代,一個國家擁有了可以集中使用的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軍事力量,這個國家就可能無往而不勝。

影響古代史程序的一次變法,創立封建社會雛形,開創法家治世先河

02

商鞅變法成功實行的原因

戰國時期各大列國都有變法,例如申不害變法以及吳起變法等等,但是這些變法卻沒能讓該國走向強盛,只有商鞅變法使秦國在經濟軍事上躍居列國前列,改革取得了全面的勝利。這並非是偶發性事件,商鞅變法之所以能夠改革成功,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商鞅變法之前輿論準備充分

商鞅變法之前大造輿論,使民眾對變法有相當的思想準備。《史記》的《商君列傳》記載商鞅在變法之前在朝堂上與守舊派代表甘龍、杜摯等人進行了對面的辯論,對他們的種種非難進行了逐一反駁,商鞅在這次辯論中既抨擊了守舊派的反對,又擴大了新法的論宣傳。他又用設獎移木、當場兌現的手段向民眾表明政府說到做到的誠意,使民眾對改革要出臺的方案有精神準備,避免了因新法突然降臨而易招致的人心不安和社會動盪。

影響古代史程序的一次變法,創立封建社會雛形,開創法家治世先河

新法抓住了獎農、勸戰和加強集權這三大核心問題

商鞅新的革新制度完全抓住了統治階級面臨的核心問題,以重獎作為引誘手段,以嚴罰作為限制手段,從正反兩個方面宏觀調節,督促民眾按國家的需要從事個人奮鬥,營造一切名利自農戰出的社會環境。商的改革有確定的目的,並且達到了目的與手段的高度統一。

變法是一次全方位的社會建設工程,各項措施配套銜接

商鞅變法的銜接性是極好的,比如經濟上強化了小農經營方式,政治上又透過連保制和縣級政權將分散的個體農戶統一了起來。既增加了生產,又實現了集權。又如墾田與稅收政策的銜接、立功與獎賞晉升制度的配套、廢除特權與以功定爵相結合的給出路方式,等等。多項配套措施的絕妙處在於把國家利益同社會成員的私人利益嚴密地統一了起來,嚴格杜絕了有悖於國家利益的私人利益之獲得。同時,商鞅的改革一次到位,中間不存在過渡環節。這就避免了不配套的過渡方案可能引起的社會動盪,也縮短了社會陣痛的過程。

影響古代史程序的一次變法,創立封建社會雛形,開創法家治世先河

變法趨向制度化、法律化

商鞅變法具有一定的“強制制約”,形成一種法律,他把李悝在魏國頒佈的《法經》加以改造利用,使他的施政帶有法制化的特點。社會成員在法制的規範下,知道怎樣可以趨利、怎樣可以避害,避免了行動上的盲目,從而形成了整個社會運動的有序性。

商鞅作為變法者,革新態度堅決

戰國時期很多變法的發起者受到了守舊派的打擊,多有放棄變法者,但商鞅為實施新法而一往直前,義無反顧。改革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它將牽扯到社會各階層利益的調整和民風民俗的移易,必然會遇到種種阻力。商鞅對此有相當的思想準備。新法頒佈不久,許多人都反映新法執行起來不方便。秦國太子駟在這時也觸犯了新法。商鞅以過人膽略毫不留情地處罰了嬴駟的師傅公子虔。此事在民眾中造成了強烈的震動,他們知道法不徇情,因而相戒遵守。

影響古代史程序的一次變法,創立封建社會雛形,開創法家治世先河

新法推行十年後,人們從中得到了實際利益,非常高興。商鞅對自己的社會改革方案是非常自信的。他知道,新體制建立後,其執行機制的成熟需要一個過程,人們對這種體制的習慣和適應也有一個過程。如果在這個過程尚未度過時就根據一般民眾的評價而中止新法的執行非但會前功盡棄,退回積弱的老路,反而會喪失中央的領導權威,動搖人們對決策人的信任,甚至有可能導致全社會對所革弊端的重新確認,引起更多的社會問題。因此,在改革的路上,有進路而無退路。商鞅嚴昝嬴駟的觸法行為,既打擊了反對派的氣焰,又以此為樣板,向民眾顯示了新法的嚴肅性,表明了他義無反顧、改革到底的決心。

主持改革的秦國統治階級人事穩定、團結和諧

商鞅先向秦孝公進獻了霸道的治國方略,而後提出了改革圖強的綱領,又透過與保守派的辯論取勝,徹底爭取到了孝公的支援。整個變法過程中,孝公始終是商秧的堅定支持者和堅強後盾。他選中了商鞅的治國方案,看中了商鞅的治國才能。於是讓他放手大幹,商鞅要處罰太子,其中沒有他的支援或默許是絕對辦不到的。他曾對商鞅加官晉爵,破例給予封邑,表明了對其政績的極大肯定。商鞅敢於在改革的風險舞臺上無所顧忌、放開手腳地踢打,其中也包含了對孝公的高度信賴。為了強盛國家的一致目的,他們君臣和諧一致、配合默契,共同合作十餘年之久,終於取得了列國矚目、千秋瞻仰的改革成就。

影響古代史程序的一次變法,創立封建社會雛形,開創法家治世先河

03

商鞅的個人悲劇原因

商鞅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他未及收場之際,隨著孝公的逝去及舊勢力的報復,他本人慘遭車裂之禍,使一場成功的改革出現了他個人為改革而殉身的歷史性遺憾。商鞅個人悲劇的起因是在整個改革的過程中逐漸釀成的

首先,商鞅在改革前作了輿論上的宣傳,但他只是要人們做好適應新法的思想準備,並沒有希望人們理解新法的精神實質,沒有把新法化作民眾的自覺行動

,這種上智下愚的思想使他過分小看了民眾。對關乎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改革事宜,他禁止人們議論,對改革的主體力量和受益者取敵視態度。新法出臺後,百姓議論紛紛,有表示贊成的。有表示不贊成的,對於一些反對的人,商鞅說他們“非良民”,遂將他們遷徙於邊境為戍守之卒。他的新法只准人們執行,不許人們議論,這是一種愚民方針。此外,商鞅還過分強調了改革的“逆民情”性,用法太嚴太猛,對民心傷害太多。他常親至渭水邊察閱囚犯,有時一天誅殺數百人。百姓是改革的受益者,但改革的設計人和主持人被車裂處死時,當時的百姓並未表示多少同情,甚至許多人協助官兵追捕。他死後爭啖其肉。這反映了商改革過程中的一大過失,這一過失將他弄到了自食其果的地步。

影響古代史程序的一次變法,創立封建社會雛形,開創法家治世先河

其次,商鞅變法是依附於君主來維持的。

商鞅既然在改革中不希望依靠民眾的力量,那他必然把一切希望押賭在君王身上。君王就是他的全部依靠。他藉助於君王的權力來推行新政,然而,藉助於權力的人總是處在權力的威脅之下。當王權易手、自己被撤職時,終於變得孤單無靠,倉皇躲逃,最後被自己曾經藉助過的強大權力所粉碎,重蹈了吳起的覆轍。

最後,商鞅未能處理好與嬴政的關係

,新君上臺,他受報復而被撤職。迴歸封地時聲勢浩大,儀仗隊伍比於諸侯。百官送行,朝中為之一空。商鞅高估了們對他的評價度,放不下架子,故意張揚,以示尊榮,但他卻低估了這一形式與專制王權的不相容性。他高估了個人的力量,低估了離職後自我處境的危險,終於使嬴改變主意,派兵將他捕殺。

影響古代史程序的一次變法,創立封建社會雛形,開創法家治世先河

英雄史觀作祟於商鞅的腦際,使他的改革沒有畫完一個圓滿的句號,商鞅雖亡,但是變法猶存,商鞅的改革創就了後來秦始皇所建社會新體制的維形。商鞅是秦國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他富有治國治軍的戰略謀略,尤其是,他在秦國推行了全面、深刻、基本上大獲全勝的改革。他創立了一個新社會制度的維形,又為秦國把這種社會制度推向整個天下準備了雄厚的實力。他個人慘遭殺害,但他的功業彪炳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