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作者:由 美術研究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3-02-05

文藝理論當有以觀其會通什麼意思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是在科技和經濟上崛起,更重要的是重塑民族文化的輝煌。物質的現代性與精神的現代性失衡,導致我國城市人居環境設計民族文化核心的缺失。中國畫論是歷代畫家實踐經驗的總結,在中國畫論境域下探尋古人的哲學理念、文化本質及棲居理想,發掘其與當代城市人居環境設計的契合點,搭建當代城市人居環境設計文化正規化,尋求中國式生態理念,是中國式棲居理想的現代詮釋,更是傳承優秀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一、當代城市人居環境的現代性反思

現代化是經濟學與社會學範疇,是農業社會向工業文明轉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中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發生了變化,現代性把這些變化概括總結上升到哲學層面,包括了人的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思想道德等。中國的現代性發展是在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主導、強制和異化下進行的。城市人居環境建設與眾多異質文明的關係不能採用簡單替代或消解的方式,而應以民族文化為藝術根基,建立科技與藝術、地方與城市、傳統與現代的多維度融合。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二、中國畫論於人居環境建設的價值體現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傳統文化作為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力,可以增強城市的認同感和凝聚力。中國當代城市人居環境建設理應依託本民族文化中的特質,挖掘傳統文化精神重建民族文化認同,借古開今修復文化斷層,實現本民族發展的現代性轉變,這是城市規劃和設計者的責任。

吳良鋪教授說,人居環境問題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必須高舉科學與人文交匯的旗幟,用科學促進人居環境的建設改革,用人文引導和規範科學的發展曲3。席勒說:“基於理性的城市規劃方法已經不再奏效,我們必須對城市的本質提出新的理解,必須為探索城市的本質提出不同以往的方法、工具和程式。”“”過於理性的城市設計會讓人與人、人與自然產生疏離,而民族文化則成為有效的制約力量。因此基於藝術認知角度探索中國畫論境域下的城市人居環境建設,重新建構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可以化解現代化程序所帶來的民族精神危機。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二、中國畫論於人居環境建設的價值體現

唐張璨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以筆者拙見,這“心源”正在“人居”。中國畫論所包涵的哲學思想,能夠促進當代城市設計理念認知與模式更新,為當前我們思考人類與自然的恰當關係提供參考。

(—)情感補償

重點探究人與環境相互關係的城市人居環境,應該建立在藝術與科學同步發展的基礎上。吳良驥先生曾說: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人居之道’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實現明日之人居”,則是城市人居環境建設目標助。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城市的現代性迫使規劃者及設計師反思技術異化帶來的負面影響,重構人與自然之間的審美和倫理價值,消解科學技術和傳統文化之間的對抗,拯救當代城市建設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困境,搭建傳統與現代的平衡關聯,使城市朝著多維度、多層次方向發展。從藝術哲學視角審視社會主義現代化程序,將有效制約西方意識形態的衝擊。守住傳統文化的底線,深入探尋中國畫論中的文化精神和哲學思想,驗證與總結古人對自然和人生的見解,於當代城市人居環境建設來說無疑是一種有益的精神補償。

(二)理想價值

每個民族的理想環境模式都與本民族的文化密不可分。古希臘哲學思想引導西方文明,形成以科學技術為背景的平衡生活狀態,而中國在傳統哲學思想的影響下追尋“天人合一”的棲居環境。中國畫論是古人理想環境觀念的書面體現,從藝術認知角度有組織的哲學之思索,提取民族文化基因,發掘古人對建築與環境關係的態度,結合當代城市人居環境設計實踐將會創造新的意義。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多學科交叉背景下的當代城市人居建設,已不能只是簡單的“修建性”的規劃和美化,需要回歸到自然之路,將自然因素、人工因素、社會因素相互關聯,透過對中國畫論系統的觀照和統合,建構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現代性話語的反思,表達出自然的詩意,實現明日人居之理想。

(三)體驗訴求

體驗既包括感官體驗也包括認知體驗,正所謂“以身體之,以心驗之”。城市人居環境的空間體驗重在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增進人們對人居環境文化形態和美學的理解。人們熟知中國山水畫論中可行可望、可遊可居的美學意境,實質上就是人融其中的多感環境體驗,帶給觀者無限想象空間,實現人與自然跨時空的溝通。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當代城市人居環境追求的是對情境空間的意象表達、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和諧關聯以及主體心靈深處精神與感知體驗。這種體驗是主體與客體的融合,是一個動態的複合過程。良好的主體體驗是清除現代設計與傳統文化之間藩籬的重要因素,以畫論作為城市人居環境建設的參照,並非是要建立一種普適的設計方法或理論,而是在主體感知與客體形式之間建立有效的理解與溝通,從而獲得生動而有意義的場所體驗。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三、中國畫論對城市人居環境設計的啟發

(一)格物致知山水正道

設計是一項以人為中心的活動,蘊含著人的審美需求、情感需求和文化需求。美國學者芒福德說:

“城市的構築物,假若不能悅人眼目,動人心絃,那麼儘管大量使用技術力量,也不能挽救構築物的無意義。”間“這種“無意義”不是設計方法或設計語言的使用不當,而是現代性驅使城市環境規劃者和設計者忽略了城市環境設計存在的終極目標和意義。

“以圖畫非止藝行,成當與《易》相同體。”[7]2繪畫不能只是一種技藝,更需要“立象以盡意”;“物我兩化”,才能達到繪畫的最高境界。畫由道生,道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繪畫體現人合於自然之道的過程,這其中所蘊含的哲學思維、人與自然關係的認知以及精神上的皈依,都具有當代的現實意義。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識拘於世則不廣,故君子惟借古以開今也。”以當代城市人居環境設計需要回頭尋找未來,遵從城市建設發展軌跡,以“迴歸自然”為主題,“以藝馭術”將國人獨特的思維、認知和表達方式與當下城市文化的意象融合,營造理想棲居環境。錢學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正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為根基,對當代城市建設的重新悟“道”,預示了未來城市的構想。

(二)兼收並覽遷想妙得

城市人居環境建設是綜合的時空系統而非單一產品,因此設計需要協調各類關係,在情感與理性、傳統與現代、技術與自然的關係間尋找一個平衡點。遺憾的是,較多城市建設缺少理智地與現代主義對話,環境設計流於一種表面的嘗試,或者一頭鑽進歷史中,缺乏體現當代文化的環境設計語言,引起爭議不斷。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認識到生命時代是多元共生的,在認識論上,已經從否定和矛盾的時代,轉向了包含否定和矛盾的時代,整個知識體系都發生了結構性的改變曲篤這為城市建設提供了更寬泛的設計空間。設計師整合通變、兼收並覽的創作態度與古人“和而生萬物”的哲學思辨不謀而合。

“遷想妙得”概括了藝術創造、藝術表現方法的特殊性。基於古代畫理“遷想妙得”的現代人居環境設計理念,其實現過程是淡化“人造”和“自然”的關係。城市人居環境“規劃的不是場所、不是空間、也不是物體;人們規劃的是體驗……,,[9]280

“遷想妙得”不是理論與實踐簡單對位,而是將藝術哲學與設計理念的互通重構,以文化為載體,以意象為手段,以體驗為目的,把“遷想妙得”作為城市環境營造的思維理念,突破現實中空間與時間的齟齬,謀求人與自然的共生髮展,構建“令觀者有世外之想,庶不失為山林風味”的城市意境。

(三)養氣立身明體達用

藝術無不在道德,在中國畫論中,堅持人品與畫品相為表裡的創作原則,也是理想的審美要求。清王原祁說“筆墨一道,同乎性情,非高曠中由真摯,則性情終不出也”[10]87,可見道德與藝術的密切關係。張式認為:“學畫當先修身,身修則心氣和平,能應萬物。”石濤認為:“盤礴睥睨,乃是翰墨家平生所養之氣。”王昱認為“未作畫前全在養性”,“養性”才能“胸中有得,技癢興發”進而“忽有妙會,信手拈來”曲°。“心匠自得為高”一語道破了中國繪畫藝術的天機。中國畫論強調“學畫者先貴立品”“人品不高,用墨無法”[7]342。古代文人襟懷淡泊,不入時趨,“從於心者也”“寫胸中逸氣”。

進入21世紀的今天,城市建設目的是為人們提供輕鬆舒適的自然化空間,創造可望可遊、可參與其中的人居環境。但是在功利主義的影響下,現代城市設計脫離了人文精神,設計師的責任和義務範圍日趨破碎和狹隘,設計的價值和現實意義正在遠離。基於棲居理想與現實責任的態度,作為參與城市建設的組織者和設計者而言,只有滌除雜念、陶冶性情,擁有更為開放的知識體系,以及深厚的文化藝術和哲學修養,才能明體達用實現國人“天人合一”的理想訴求,構建出真正讓人樂居的城市環境。

結語

城市化程序中引入中國畫論,借古開今以傳統哲學思想、棲居理想作為城市建設發展的切入點,用傳統哲學思想引導城市規劃以及設計主體的思維意識,重拾傳統文化精神,使其在揚棄中再生,實現從設計實用性走向精神適用性,以藝術迴歸城市,使生活迴歸自然,與具體營造形態無關。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這是人們順應自然“心嚮往之”的精神訴求。城市建設作為民族文化和藝術創造的橋樑,建構“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雅緻”的精神境界,為現代城市中迷茫困頓的人解除束縛,體會“靜聽花開花落,坐看雲捲雲舒”的自得悠然。中國畫論作為當代城市人居環境建設中的文化調節機制,實際上是一個“務集眾長以觀其會通,毋拘名相而取其精粹”的過程,具有現實意義。作者:許豔,杜煌,程芙蓉

,擁有更為開放的知識體系,以及深厚的文化藝術和哲學修養,才能明體達用實現國人“天人合一”的理想訴求,構建出真正讓人樂居的城市環境。

結語

城市化程序中引入中國畫論,借古開今以傳統哲學思想、棲居理想作為城市建設發展的切入點,用傳統哲學思想引導城市規劃以及設計主體的思維意識,重拾傳統文化精神,使其在揚棄中再生,實現從設計實用性走向精神適用性,以藝術迴歸城市,使生活迴歸自然,與具體營造形態無關。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這是人們順應自然“心嚮往之”的精神訴求。城市建設作為民族文化和藝術創造的橋樑,建構“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雅緻”的精神境界,為現代城市中迷茫困頓的人解除束縛,體會“靜聽花開花落,坐看雲捲雲舒”的自得悠然。中國畫論作為當代城市人居環境建設中的文化調節機制,實際上是一個“務集眾長以觀其會通,毋拘名相而取其精粹”的過程,具有現實意義。作者:許豔,杜煌,程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