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中庸》:以“至誠”之心待人,才能發揮天性,無往而不利

作者:由 墨書國學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1-05-12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是什麼意思

《中庸》:以“至誠”之心待人,才能發揮天性,無往而不利

文|小墨

中庸:把人性做到至誠,才是一種境界。

在《中庸》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那些僅次於至誠的人,致力於某一個方面的善端,能夠從區域性細小的方面一一加以推敲,也就能夠做到真誠,做到了真誠就會表現出來,表現出來就會逐漸顯著顯著了就會發揚光大,發揚光大可以感動他人,就會引起他人的轉變,就能化育萬物,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化育萬物,達到真誠的境界。

《中庸》:以“至誠”之心待人,才能發揮天性,無往而不利

在這一章中,有一個概念叫做“致曲”,就是說有一些脫離了自然而然的天性,沒有做到真正的至誠,比聖人的真誠稍微低一個層次,但是他通過後天的努力可以達到至誠的效果。

這樣的人在生活中非常常見,比如說有一些人天生具備一個坦然真誠的內心,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人生的閱歷,逐漸經歷了一些事情,形成了對於世界不一樣的認知。

忽略了真誠,善於透過機巧謀略來達到個人的目的,而這樣的心態,會讓自己因為各種誘惑找不到出口,導致人生道路坎坷曲折,這一切都是因為不能真誠而導致的結果。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他希望透過外在的小智慧小謀略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卻不知道真正能讓自己達到目的的就是真誠。

如果你想交到一個真誠的朋友,自己就要真誠,越是功利心,越懷著提防的心思,沒有向朋友敞開心扉,越容易讓自己陷入孤獨。

而人生也是如此,你越是用小智慧小計謀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越是背離了自己追求的那個點,這個是存心狡詐的一個愚昧思維。

《中庸》:以“至誠”之心待人,才能發揮天性,無往而不利

這個時候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真誠和心存狡詐思維之間,對於人生的影響會那麼大。

根源就是因為我們的表面,其實會欺騙我們的內心,很多人總以為自己的小心思能夠騙得了別人的眼睛,其實這個思維是錯的。

一個人所有的內心都會透過他的外在言行完完全全的表達出來,所以說你心裡想什麼,其實在外面都已經表露出來,都能會被別人感知得到。

無論你掩飾的多麼真誠,你做出那些噁心勾當都會被人發覺,所以但凡是存有狡詐心思的人和真誠的人相比,其實都是被動的,只是他自己沒有發覺而已。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明白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要做到“至誠”,所以儒家思想之中,就提出了“慎獨”的智慧。

《中庸》:以“至誠”之心待人,才能發揮天性,無往而不利

“慎獨”,哪怕一個人退居人後的時候,也要保持一種坦然正直的思想,以此來修養自己的心性。

所以,人生的一個境界叫做至誠,只有至誠,才能收穫一個良好的結局。

有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在創業初期的時候,經營塑膠廠。

有一次遭受了一些問題,許多廠家拒收了塑膠廠的產品,要求賠償損失,這個時候,因質量問題,許多塑膠產品無法銷售,導致需要面臨銀行清算的生死存亡關頭。

母親告訴這個人,真誠是做事的資本,也是戰勝困難的不二法門。

於是他痛定思痛,坦承了自己的錯誤,並且把那些產品挑出來可以銷售的銷售出去,質量不過關的銷燬重新生產。

《中庸》:以“至誠”之心待人,才能發揮天性,無往而不利

就這樣,慢慢的度過了這次危機,他也從中體會到真誠是做人之本,真誠也是幫助他渡過難關的唯一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