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大佛首楞嚴經白話卷二下

作者:由 啊肥四食堂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1-12-21

知妄即真當業輪轉是什麼意思

大佛首楞嚴經白話卷二下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云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世尊過去也曾在楞伽山,為大慧等敷講這個道理:那些外道,常說自然。我說因緣,就不同於他們的思想境界。我現在觀察,認為覺性自然。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境界,似乎不是因緣的關係,這和他們講的自然,有什麼不同呢?怎樣開示?才使我們不致墮入他們的邪見中,得到真實心,妙覺明性呢?

解 印度外道中無因論師認為一切物,無因無緣,自然生,自然滅。他們作的偈子說:“誰開河海堆山嶽?誰削荊棘畫獸禽?一切無有能生者,是故我說為自然。”因為他們撥無因果,否認修證。所以佛以因緣說破之。如楞伽經頌說:“我說唯鉤鎖,(鉤鎖即是因緣,取相因不斷如鉤鎖相連義。)離諸外道過。若離緣鉤鎖,別有生法者,是則無因論,彼壞鉤鎖義。一切諸世間,無非是鉤鎖。無明與愛業,是則內鉤鎖。種子泥輪等,是則名為外。”此頌第一句:我說唯鉤鎖,即是本文中我說因緣之意。第二句即是非彼境界。無因論否認因果,破壞世間相,斷滅諸法,稱為斷見外道。金剛破空論上說:寧可起有見如須彌山,不可起空見如芥子。空見即是斷見,因為空見否認因果,能斷三乘人善根。無明與愛為因,行業為緣,能生識、名色等十二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名十二鉤鎖。種子為因,水土為緣而生芽。泥團為因,輪繩為緣而成瓶。世間諸物,例此可知。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

佛告訴阿難:我現在這樣的多方譬喻,給你講明白,告訴你真實情況,你還不明白,疑為自然。阿難!假若確是自然,就必須審察明白,自然以什麼為體?你試觀察在這個妙明見中,以什麼為自?這個見到底是以明為自呢?還是以暗為自?以空為自呢?還是以塞為自?

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

阿難!假若以明為自,那麼,在暗時就不應當見著暗。若是以空為自呢!就不應當見著塞。以此為例若是以暗等為自時,那麼在明時見性已斷滅,怎麼又能見著明呢?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諮詢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阿難說:照這樣看來,這個妙見的體性,的確不是自然。我現想來,可能是從因緣生。但是我心還不太明白,請問如來,這個道理要如何才合乎因緣的性質?

解 阿難在前文裡懷疑見性不在因緣內,所以疑為自然。因為自然和因緣是相對的。現在佛既然破了自然的看法,他又以為是從因緣生。因為他不是真正認清了見性,所以始終在相對境界裡轉圈子。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

佛說:你說是因緣,那我就再問你,汝現在因為見,見性才顯現出來。那麼你的這個見到底是因明的關係才有見?還是因暗的關係才有見?是因空才有見?還是因塞有見?阿難!假若是因明才有見,那就不應當見暗。假若是因暗才有見,那就不應當見明。以此類推,因空因塞,亦同此理。

複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再說,阿難!這見到底是緣明才有見呢?還是緣暗才有見?緣空才有見呢?還是緣塞才有見?阿難!若是緣空才有,那就不應當見塞。若是緣塞才有,就不應當見空。以此類推緣明緣暗,也同此理。

解 佛家所說的“因”,是指已有的條件。“緣”是指眼前的機會。同時佛家認為一切事物都要靠“因”“緣”和合才能發生。佛家對一切事物的發生,有一套固定的邏輯規律道:“諸法(指一切事物)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自他)共生,不無因生,因緣和合生。”這就是說:一切事物不能從自己產生,也不從其他的事物產生,也不能從自己和其他的事物共同產生,不能沒有條件就產生,事物的發生,是己有的條件,和現有的機會,在某種情況下,相互和合而生。所以本文中佛先從因上問阿難,再從緣上問阿難,以證明見不可能從因緣發生。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你應當知道,這個精覺妙明的見,不從因產生,也不從緣產生,也不從自然產生。沒有非,沒有不非,沒有是,也沒有不是。離開一切分別相,即是一切諸法的本性。

解 精覺妙明的本性,不在相對境界之內,你要用相對概念去理解它,永遠不可能。任何語言文字,在它身上全安不上。稱它為精覺妙明,也只是一時的假名而已。所以禪宗比喻為“無陰樹”,“無縫塔”。這個道理必須自悟,自證。維摩詰經中文殊菩薩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所以說:沒有是和不是,沒有非和不非。一切相都是起於分別心,所以離開分別心,就離開一切相。離開了相對境界,就離開分別心。金剛經上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又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因此: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祇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

你現在真什麼還要在道當中用心?以一切世間的戲論〈注一〉名相〈注二〉所得到的分別來看問題。加人用手掌來捉摩虛空,徒自勞累,虛空如何隨你執捉呢?

注一 佛家認為凡是從相對境界中所產生的理論,都不是真實的,所以稱為戲論。

注二 一切文字理論,總不能離開名相。可是名相併不是事物的實相。在我國的莊子上面也曾多次談到實相不能用名相來說明。

解 阿難處處錯在用妄想來認識妙覺明性,豈知一落入妄想當中,即處處以分別心來比量。真性本來不在相對範疇中,愈比量愈錯。所以禪宗常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華嚴經上說的:“妄想不歇,歇即菩提。”你只要把妄想息下來,直下體驗一下,才知道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

大佛首楞嚴經白話卷二下

阿難對佛說:世尊!這個妙覺性,假若的確是非因非緣,為什麼世尊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備了四種條件?就是因空因明,因心因眼。這是什麼道理呢?

解 阿難因為佛在過去說小乘教法時,曾有過“四緣生識”的說法,此時錯認在“妙覺明性”上。“識”是從分別心產生的,它生於“根”與“塵”之間,是妄想的產物。所謂“因空因明”,就是“塵境”,“因心因眼”就是“根境”。根與塵之間產生識心。阿難粗心,誤認識心為“妙覺明性”。這點,在初學佛的人當中,極容易弄錯!切須

注意。

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佛說:阿難!我當時是說世間法當中的眾因緣相。不是第一義!〈注〉注 佛家稱究竟根本的道理為第一義!

解 佛在當初說小乘教法時,為了破斥當時印度自然外道否認因果,而臨時說因緣相,並不是究竟的道理。這種說法在佛法中稱為“權教”。

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

阿難!我再問你:世間上一般人說我能見,怎樣才叫見?怎樣叫不見?阿難道:世間上的人,因為靠日月燈的光明,見種種現相,就名為見。要是沒有這三種光明,就不能見。阿難!假若在沒有光明時,就名為不見。那就不應該見暗。若是能見著暗,那在沒有日月燈時,只能說是沒有光明,怎能說是沒有見呢?阿難!若是在暗時,因為不見明就稱為不見。現在在明時,不見暗相,也稱為不見。這樣就明暗二相,都稱為不見。假若知道是明暗二相,互相傾奪,並不是你的見性,暫時消滅。那就應當知道,兩者(明暗二相)都是見。怎麼能說是不見呢?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所以阿難!你現在應該知道,當你見著明時,你的見並不是明;見著暗時,你的見也不是暗;見著空時,你的見也並不是空;見著塞時,你的見也不是塞。懂得這四個道理以後,你還應當知道,當你見著任何事物時,你所見的物件並不是你能見的見;你能見的見和你所見的物件是離開了的,你能見的見絕不可能見著自己。你怎麼還能從因緣自然和合與不和合等現象當中來說見呢?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你們這些小乘羅漢,思想狹窄〈注一〉,見解不正確〈注二〉,沒有明辨是非的智慧,不能透徹瞭解諸法的清淨實相〈注三〉。我現在教誨你們,應當好好考慮,不要怕困難而懈怠了正確修行的道路!

注一 小乘侷限於因緣的圈子內,所以佛說他們思想狹窄。

注二 為外道自然的邪說所惑,所以佛說他們沒有正確的見解。

注三 清淨實相即諸法的本體,遠離一切戲論,不能在妄想所產生的假相中去看他。

解 善思維不是在意識上用分別心去考慮,而是遠離妄想,從無分別,無境界處去認識什麼是清淨實相?妙菩提路即是走妙奢摩他三摩禪那的道路。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阿難對佛說:世尊!正如世尊為我們宣講因緣及自然,和合相與不和合相等情況,我們心裡還沒有徹底明白。現在更聽說見見不是真見,這就更使我們心裡迷悶不解了。惟願佛以大慈心,用大慈眼來開示我們,使我們的覺心明瞭清淨。說完這些話後,就一面流淚,一面頂禮,希望能接受聖意的指示。

解 因緣及和合相,是小乘的見解,自然及不和合,是外道的理論。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大佛首楞嚴經白話卷二下

此時世尊為了憐憫阿難及在座眾人,將要敷陳演講大陀羅尼〈注一〉諸三摩提〈注二〉妙修行路。告訴阿難說:你雖然記性好,這隻能使你多記得一些東西。但你對於妙奢摩他〈注三〉精密的觀照〈注四〉,心裡還沒有了解,你現在仔細的聽著,我當為你詳細分析講解,同時也要使將來這些沒有證到無漏〈注五〉的修行人,能得到菩提的聖果。

注一 陀羅尼為印度文的譯音。其涵義為總持,即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有多宇,一宇,無宇之分:多字如後文佛頂光明中所說神咒之類,一字如密宗中嗡字吽字之類,無字如圓覺經中: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

注二 見前。

注三 見前。

注四 觀照是佛家修行用功的一個重要方法,觀就是在思想上觀察,照就是觀察任何事物時,不能雜一點主觀的感情。要像鏡子照物像時,雖然把各種物像都照得明明白白,可是不動一點主觀的思想去分別它。修行人在習禪定時,雖然心裡不動一點妄想,但不同於木石的無知,這就是“觀”!在這一切都歷歷分明當中,無能所之分,無內外之別,這就是“照”。精微而綿密用功下去,就是“微密觀照”。

注五 見前。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阿難!一切眾生,在世間輪迴生死〈注一〉,皆由於二種顛倒〈注二〉分別妄見,這二種妄見當處發生〈注三〉,當業〈注四〉輪轉。是哪二種妄見呢?一是眾生的別業妄見,二是眾生的同分妄見。

注一 佛家分生死為二種:一是“分段生死。眾生因為業力的緣故,此生結束而死。又因為其它的業力關係,又產生了另外的生死。似乎生死分為很多段,這一段生死結束後,又轉換為新的生死。這樣生死輪迴不已,稱為“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是靠業力產生的,六道輪迴的生死都是如此。二是“變易生死”。修行人到了一定的程度時;生死已可以不受業力支配,而隨自己的主觀意願來決定。稱為得意生身。此時的生死就稱為“變易生死”。羅漢和菩薩的生死就是變易生死。按照佛的標準看來,仍然在生死中。所以此處所指的生死,不但是凡夫的分段生死,也包括小乘羅漢的變易生死。因為此經是以圓滿菩提不生滅性為最終目的。

注二 二種妄見都由於不識自己的淨妙明性。向外馳求,妄立能所,妄生分別,所以稱為顛倒。

注三 二種妄見都是從本來清淨見中,一分妄見所產生,不從外來,所以稱為當處發生。

注四 眾生因為不識自性,在同分妄見中,追求不息。於是種來世別業之因,在別業妄境中,執著不捨,於是產生來世之果。因果迴圈,週而復始,眾生永遠不盡,輪迴永遠不息。都是由自己所造業力所招,所以稱為當業輪轉。

解 按天台宗灌頂大師疏引瑜伽師地論指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眾生共業所感,貴賤人畜,相依而住,名為同分。又引瑜伽師地論言眾生自身,各隨已業,貴賤苦樂不同,飛走鱗甲類別,名為別業。大抵別業境,限於現在,皆是以往宿業所招。同分境,兼過去未來,為無始以來惑業所感。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

怎樣叫別業妄見呢?阿難!例如世間有一個人,眼中長了一個紅色的翳膜。夜間看見燈光上另有一個圓影,五色重疊。

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

你的意見怎樣?現在這個燈光上所現的圓影,到底是燈的顏色呢?還是見的顏色?

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阿難!假若是燈的顏色,那麼,眼裡沒有翳膜的人,為什麼不同見此圓影?而這個圓影,卻只有眼裡有翳膜的人才能看見。假若是見的顏色,那麼見已成為色了,這個見圓影的,又是什麼呢?

複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幾、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

再說,阿難!假若這個圓影,離了燈另外還有,那麼就應當旁觀其他的屏帳几筵,也有圓影現出來。假若這個圓影,離了見另外還有,那麼就不應該是眼睛看見的。為什麼眼有翳膜的人,眼睛看見圓影?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

所以你應當知道,色實在是在燈,因為病的緣故,以致使眼見著圓影。其實圓影和見都是翳膜的病狀,而見著翳膜的見,並不是病。因此,就絕不能說:此圓影是燈或是見!或非燈或非見。

解 本來清淨的眼,因為生了翳膜,於是在燈上見有圓影。圓影本是從翳膜產生的病狀。不能說它在燈或在見!非燈或非見!因為圓影不是真有,不過是因病而產生的幻相。這就譬如眾生因妄想故,而產生妄見。其實見這個妄見的,仍是本來清淨的妙明真見,這就是前文所說的“見猶離見,見不能見”的見。

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如第二月,既不是月體,也不是月影。何以故呢?這第二個月,是由指頭捏在眼上產生的虛像。一般有智慧的人。決不會說這個捏的根元是月或不是月!離見或不是見。

解 眾生的別業妄見就如第二月相似,本由指頭所捏現出的虛相,不能說他是月,也不能說它不是月,不能說它離見,也不能說它非見。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這裡也是這樣,是眼裡的翳膜所成的圓影,你能說誰是燈誰是見呢?何況更分別說誰不是燈不是見呢?

解 假若你不瞭解眾生的別業妄見,你可以從燈上的圓影去理解它。假如你不理解燈上的圓影,你可以從第二月上去知道。如你知道第二月沒有,同樣你也可以知道燈上的圓影不是真有。這樣你就可以懂得別業不過是虛妄。妄境不是真有。假若你能見著這點,就可以名為見“見”。 燈上的圓形,只有你自己能見,而別人不見,這就是別業。你明明知道燈上並沒有真的圓影,這就名為妄見。

大佛首楞嚴經白話卷二下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

什麼是同分妄見呢?阿難!在此閻浮提〈注〉世界中,除了大海外,中間的平原陸地有三千洲。這當中大的洲,從東到西,總括量起來大國大約有二千三百。其餘的小洲,在眾海中,這當中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等國。

注 佛經中稱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為閻浮提世界。

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珮、玦、彗、勃、飛、流、負、耳、虹、蜺,種種惡相。

阿難!假若這當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其中有一國人。共同感受到惡緣,在這個小洲上,當地的眾生,看到各種不祥的境界,或見兩個太陽,或見兩個月亮。其中甚至於暈〈注一〉適〈注二〉珮〈注三〉玦〈注四〉彗〈注五〉勃〈注六〉飛流負耳〈注七〉虹霓〈注八〉,種種不祥現象。

注一 雜氣環饒稱為暈。

注二 黑氣薄蝕稱為適。

注三 白氣在旁相連如衡璜稱為珮。

注四 中斷如半環為玦。

注五 星芒偏指為彗。

注六 芒氣四出為勃。

注七 夾日而成負耳。又在上為負,在下為耳。負耳,日月俱有。

注八 明者為虹,暗者為霓。

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唯有此國能見,另外一國眾生,本來就沒有看見,同時也沒有聽得。

解 同一天象,一國能見,他國不能見,可見其為妄見,並非實有。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阿難!我現在為你就用這兩件事,進退參合說明此事。

解 進前即是依前所舉例,容易瞭解。退即是依前例後,比較難知。兩者合參,則皆可明瞭。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阿難!如一般眾生的別業妄見,看見燈光中,所現的圓影。這個圓影,似乎是所見的境,其實是見者眼中的翳障所造成的幻覺,並不是燈光真有圓影。也不是見者的見上出了毛病。

解 因為眼睛為翳障所遮,增加了眼睛的勞度,而產生圓影的幻覺。圓影並不是所見的色(燈光)所造成的,也不是能見的見上有了毛病。

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

以此為例,你現在用眼睛觀見山河國土,與及這些眾生。

解 依前所舉燈光所見圓影為例,進而說明別業妄見的起因。更退而說明眼前所見的山河國土亦同為妄見所現,這就是上文所說的“進退合明”。

皆是無始見病所成。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

這都是從無始以來的見病所造成的。能見與所見相結合,似乎顯現所見的境。其實這都是妙覺明心,因翳障而產生的圓影。這時,能見和所見都是由翳障而生的妄見。而能知此妄見的本覺明心卻與翳障無關。

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複名,覺、聞、知、見?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你能覺知現在所見不過是因翳障而產生的妄見,能覺的妙覺明性,卻不在妄見中,那才真正是見著你的“見”了。怎麼能再說是覺聞知見〈注一〉呢?因此你現在見我和你,以及世間十類眾生〈注二〉都不過是見著翳膜的圓影。不是真正能見的妙明真見,這個妙明真見,不同於翳膜所產生的妄見,因此就不能說它不是見〈注三〉。

注一 此處雖是舉見為例,然而覺聞知見,其覺性本無不同。

注二 十類眾生:一為胎生,二為卵生,三為溼生(指水族),四為化生(如昆蟲由幼蟲化為成蟲),五為有色(如色界天人),六為無色(無色界天人),七為有想(有想天人),八為無想(無想天人),九為非有想(無所有天人),十為非無想(非想非非想天人)。

注三 此處應上文“見非是見”而言。

大佛首楞嚴經白話卷二下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

阿難!以眾生的同分妄見為例,也同於上文所說別業一人所造成的妄見。

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一個眼睛有翳障的人,所見的妄見,和一國患同樣眼病的人,所見的妄見完全一樣。他所見的圓影為翳障所生的妄見,這一國人同樣在自己的見業上的種種瘴惡而見到種種不祥的現象,這都是從無始以來的見妄所生。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例如閻浮提世界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十方所有有漏國與眾生。都同是覺明無漏妙心,由妄想產生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解 妙明真心,因為妄想產生見聞覺知,就恰如妙明真見因翳障故,出現圓影。而這個圓影,是由翳障而生,並不是真見中產生的。所以這個從妄想所生的見聞覺知,從虛妄中越分追求,因緣和合而成別業。於無生中受生。舊業未盡,新業又成。新業既成,故報將盡。遂於無死中受死。於是因果迴圈,生死不盡。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覆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若能遠離一切和合的因緣及不和合的因緣,即可滅除一切生死的因。圓滿菩提不生不滅的本性,清淨本來妙淨圓明的本心,常住於本覺中。

解 若能於妄境中不取不捨,即可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因不取故,即可遠離分段生死。以不捨故,即可遠離變易生死。不取即遠離和合緣,不捨即遠離不和合緣。這樣即滅除一切生死的因,圓滿菩提不生不滅的本性。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阿難!你雖然先已悟到本覺妙明的本性,不是從因緣而生,也不是自然而生。然而你還不曾明白,這個覺元不是從和合或不和合而生。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則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

阿難!我現在再以前塵來問你,你現在還以一切世間妄想眾因緣性,而自懷疑證菩提的心也是從和合而起。那你現在的妙淨見精是與明和呢?還是與暗和?是與通和呢?還是與塞和?

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辨,雜何形像?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

假若你認為見性是與明相和的,你試看當明現前時,何處雜有見?假若見相可以辨認出來,那麼雜的見是什麼形像?假若明不是見,那麼為什麼見能見著明?假若明就是見,那見又怎麼能見著見呢?又見假若是圓滿的,那明又和在哪裡呢?明假若是圓滿的,又怎能和見相和呢?明必然不同於見,假若二者雜在一處,就明也不是見也不是了。所以說見和明相和,不能成立。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其他暗與通與乎塞等,也同此例。

大佛首楞嚴經白話卷二下

複次,阿難!又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再說,阿難!你現在的妙淨見精,是與明相合呢?還是與暗相合?是與通合呢?還是與塞相合?

解 和與合的涵義不相同,和是混和在一起而不可分。如泥與水相和。合是二物合在一處,但仍可分,如兩手掌相合。

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假若是與明相合,到了暗時,明相已經銷滅,這個見即不可能與暗相合。那又怎樣會見著暗呢?假若見暗時,不與暗相合,那麼與明合時,也不是見明。既然不見明,又何嘗與明相合,知道是明不是暗呢?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其他暗與通與乎塞等,也同此例。阿難對佛說:世尊!我現在想來,這個妙覺元,與這些緣塵〈注一〉以及心念慮〈注二〉等,難道不是和合嗎!

注一 緣就是攀緣,塵就是六塵境界。六根和六塵相結合,猶如攀緣六塵,所以名為緣塵。

注二 即六識,六根即依靠六識和六塵相結合。識心分別塵境,故名心念慮。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佛說:你現在又說,覺不是和合。那我就再問你,這個妙見精,你認為不是和合的,那到底是不與明和?或不與暗和?不與通和?或不與塞和?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假若不與明相和,那麼在見和明之間,必然有邊界。你試仔細觀察,何處是明?何處是見?二者之間,以何為界?阿難!假若在明的範圍內,的確沒有見的話,那彼此就不相涉,那就不應當知道明相的所在。界限從哪裡定呢?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其他的暗與通,以及塞等,也和這個情況一樣。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又妙見精,假若不是和合的。那麼,是不與明合呢?不與暗合呢?不與通合呢?還是不與塞合呢?若不與明合,那麼見與明,性質完全不相類。如耳與明,徹底不相接觸。它連明相在哪裡都不知道?又怎麼能夠審察明與不與它相合呢?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其他的暗與通,與乎塞等情況,也同此例一樣。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阿難!你還沒有明白一切虛浮的六塵境界中的聚幻化〈注一〉相,都是當處〈注二〉出生,隨處〈注三〉滅盡的。幻妄只是它所顯的相,而其本性卻是妙覺圓明的本體。

注一 六塵境象是因緣和合暫時出現的虛妄相。並不是實有,所以稱為幻化相。

注二 當處即是當時當地。

注三 和當處的意義相同,只是文字的變換而已。

解 一切因緣和合而暫時發生的現象,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稱為妄相。正如前文所舉例中燈上所見的圓影相似,都是從同分和別業兩種妄見中產生的幻相,這兩種妄見都是從業力而顯現。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而其本性元為淨妙覺明的本體。正如前文所舉例中:圓影不過是因目翳而產生的妄相,而能見圓影的見,始終是清淨的。(上文“而見眚者,終無見咎”。)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就是如此,甚至於五陰〈注一〉,六入〈注二〉,從十二處〈注三〉至十八界〈注四〉,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為滅。殊不知無論生滅去來,都是如來藏〈注五〉當中,常住妙明,不動而周遍圓滿的妙真如性。在這個妙真如的永恆不動的自性當中,尋求去來迷悟生滅等等現象,永遠不可能得到。

注一 五陰又名五蘊,即是陰蔽自性的所在。也就是蘊藏自性的地方,故稱五蘊。後文有詳細的闡述,此處暫略。

注二 六入為六塵境界涉入六根而產生的六識。

注三 六根加上六塵為十二處。

注四 外六塵涉入內六根而產生六識,共為十八界。

大佛首楞嚴經白話卷二下

注五 如來藏為真如自性的另一名稱。因為它出生萬有,為萬物的本體。好像是含藏萬物的寶藏,故稱為如來藏。

解 一切五陰六入等境界,都是從因緣和合而產生的虛妄境界。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虛妄有生,虛妄有滅。而其本元卻是真常不動的妙真如性。這就恰如前文所舉例中眼中因翳障而產生的圓影,本屬妄見,由翳障而生。而觀見這個圓影的能見之性,卻永遠是清淨無垢的,翳障和圓影都和這能見的見性無關,你在這個妙明真見上去尋找翳障和圓影都了不可得,而一切生滅去來迷悟都是從翳障而產生的圓影,不是能見的見性。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為什麼五陰〈注〉本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注 五陰為色、受、想、行、識。色陰為第一陰,色是包括一切六塵境界,就如前文以見性代表一切見聞覺知一樣。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阿難!譬如有人,用清淨的眼睛,觀看晴明的天空。唯有晴明的虛空,什麼也沒有。這個人無故不動眼珠,瞪得來眼睛疲勞,開始發華。就看見空中有很多點點斑斑的東西亂飛,另外更多的莫可名狀的現象顯現。色陰就是這樣造成的。

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

阿難!這些眼睛發華所顯現的景象,不是從空中來,也不是從眼內出的。

解 空表示如來藏清淨虛空,眼表示妙明真見。如來藏妙真如性當中,求任何虛妄景象都不可得,任何妄見也不可能從妙明真見當中去求取。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就是這樣,阿難!假若這些景象,是由空中來的,既能從空中出來,就能從空中進去。既能出來又進去,那麼這虛空就不空了。空若不空,就不能容這些景象起滅,就如阿難的身體,不能再容一個阿難一樣。

解 空若能出入,空就成了有內外的實體了,既成實體,空已不成空,則不能容其它的物象從中起滅。故言“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睛空,號清明眼?

假若是從眼中出的,既然它顯現時,是從眼中出來,那麼它消滅時,還應當從眼中進去才是。同時,這些景象既從眼中出來,那就同於眼的性質,應當有見。假若真有見的話,那它在空中不見時,回頭進眼時,就應當見著自己的眼。又假若這些景象是無見的話,那它出去時就應當障蔽虛空,迴轉來就應當障蔽眼睛。又當見這些景象時,眼睛是沒有翳障的。要不然,怎會說是晴空?是清明眼?

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此應當知道,色陰是產生於虛妄,其本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解 色陰為瞪目成勞所現空華,不從性空〈注一〉而起,不由真智而現〈注二〉。來無所從,去無所至。生於虛妄,滅於虛妄。但能消除虛妄,即還淨目晴空,即是真如智境。真如本體,常住不變,所以說其本元不是因緣。然而隨緣顯現妙用,變化無窮,所以不是自然性。

注一 性空即是本性,即是前文所說的如來藏。如來藏如明鏡朗照萬物,而其中空無一點實質,又名空如來藏。本體清淨空寂,故言性空。

注二 真智即前文的“妙明真見”,性空是自性的本體,真智是由體所現的妙用。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平安,身體舒適,心情暢快。這個人無故把兩支手掌,在空間中互相摩擦。於是在兩手中,產生了澀滑冷熱種種感覺。受陰〈注〉就是像這樣產生的。注 六根和外六塵相結合,如眼觀色,耳聽聲等,名為受。

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

阿難!這些虛幻的觸覺,不是來源於虛空,也不是從手掌生出來的。就是這樣,阿難!假若這個觸覺是從虛空來的,那它既能觸到手掌,為什麼不觸到身上呢?虛空無知,不應當於觸有所選擇。

大佛首楞嚴經白話卷二下

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

若是從掌出,就不應當在兩掌合時才產生觸覺,又假若是從掌出,兩掌合時有知,兩掌離時就應當重入於掌,那麼臂腕骨髓也應當知道入時蹤跡。假若確有覺心,能知出知入。那就有一件東西,在身體內往來,何須要待兩掌相合才知道,名它為觸呢?

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受陰產生於虛妄,其本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酸梅,口中就有水流出。想到足踏在懸崖上,足心就發軟。你應當知道,想陰〈注〉就是這樣的。注 五陰中第一是“色陰”,指一切存在的事物。第二是“受陰”,即是感官接受外在的事物。第三是“想陰”,即是分別認識事物。第四是“行陰”,即是六根對待六塵境界而產生的行為。第五是“識陰”,簡單說來,就是生命的本源,一稱命根。後文有詳細的闡述。

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

阿難!這樣酸的說法,並不從酸梅產生的,也不是從口內進去的。正是這樣,阿難!若是從梅生的,梅就應該自己談,何須待人來說呢!

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假若酸梅的說法,是從口中進去的,又何須用耳來聽呢!假若只有耳聽見,那麼這水為什麼不從耳中流出來?

思蹋懸崖,與說相類。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想踏在懸崖上,足心就發軟,也和這件事的道理相類似。所以應當知道,想陰本產生於虛妄,其本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阿難!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

阿難!譬如急流,波浪相續不斷,前際和後際之間,不相超越。應當知道,行陰就是這樣。

解 瀑流是河床的高下而造成的現象,正像行陰由行為造作而生。波浪相續不斷,不相逾越。正像萬物念念遷流,變化不息,前念後念,不相逾越一樣,故引以為喻。

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

阿難!這個流性,不因空而生,也不是因水而有。也不是水的本性,但也不能離開空和水。

解 不因空生,表示行陰不因性空而生,不因水有,錶行陰並不因識而有,亦非水性,喻行陰並不是識性。非離空水,明行陰不能離開性空和識性。

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若因水有,則此瀑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

正是如此,阿難!假若是因空而生,那麼這十方無盡虛空,都變成無盡瀑流,世界自然都遭受淹沒。假若因水而有,那它就應該是水所生,那麼能有和所有都應該有相,而且現在應該仍在。假若它就是水性,不在水外。那麼水澄清時,就應該不是水體。

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

假若離開空和水,空性遍一切處,就不可能有外。離開了水,水外即不可能有流。

解 空不可能有外,就不可能離開空。流不可能離開水,所以水外就無流。 空表示如來藏,水錶識性,行陰雖然虛妄,但不能離開空性和識性。其相雖然是虛妄,其性卻仍是真性。絕不能在妄想以外求真性,所以說是即妄即真!

是故當知:行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大佛首楞嚴經白話卷二下

所以應當知道,行陰虛妄,本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解 觀想虛妄,而性不離真,所以從前永嘉覺禪師說的:“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注〉,塞住它兩邊的孔,裡面全是虛空,遠行千里,贈送外國。識陰你當知道,就是這樣。注 頻伽是印度的一種鳥名,全稱是迦陵頻伽。意為同命鳥。這種鳥是一身雙頭,頻伽瓶是像這種鳥形的。

解 此處喻眾生因為識陰的關係,以四大〈注一〉所成之身為自身。塞其兩孔,塞表二執〈注二〉孔表二空〈注三〉。因為二執障蔽了二空,故以塞其二孔表之。空表識陰,言眾生因為二執未破,妄認四大假合之身為自己,因此為軀殼所侷限,生死不得自由。千里遠行表修行人從初發心到最後證果,路途遙遠。贈送到外國表修行人斷二執,證二空。轉有漏為無漏。

注一 古印度以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為地水火風四種物質,稱為“四大”。佛教即沿用此說。其實,古希臘亦有此說。

注二 執一是我執,執著五陰假合而有見聞覺知,以為此中有我存在。二是法執,不明五陰等法為因緣假合幻相,以為其中有實性。

注三 二空一為人空,佛教小乘人悟得惟蘊無我之理,悟得無我而證得人空。大乘菩薩悟得一切法都是因緣假合而證得法空

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

阿難!這瓶裡的虛空,不是從遠地帶來的,也不是從此地盛進去的。

解 已到他國的虛空,表已證佛果的無垢識〈注一〉,不是從遠處帶來的。比喻無垢識不是從凡夫有漏身中帶來的。不是從此地盛進去的,表示無垢識也不是到了佛的地位後轉入無漏身中的。本來性識〈注二〉周遍,無處不在,因位〈注三〉上的阿賴耶〈注四〉,即是果地〈注五〉上的無垢識。在相上雖然虛妄,在體性卻是真實。

注一 無垢識又稱第九識,音譯為菴摩羅識。就是本來清淨,一塵不染的本性。

注二 即是識陰的本性。

注三 因是與果相對而言的,修行人在凡夫的地位即為因位。

注四 唯識論上在六識之外,還有第七識和第八識,第七識為“末那識”。“末那”即意。第六識依此“末那”而生識。故第六識為意識而第七識音譯為“末那”。此識為我執與法執之根本,它是依靠第八識而起作用的。第八識為“阿賴耶”識。它含藏萬有,無所不包。故又稱“含藏識”。它含藏無量種子,能顯現一切作用,故又稱“種子識”。

注五 果地與因位相對,即是在佛的地位上。

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

就像這樣,阿難!假若瓶內虛空,是從遠方帶來的。那麼,瓶內既帶走了一塊虛空,放瓶的原地,就應該少了一塊虛空才是。

解 此處表示“無垢識”不是從凡夫位上帶來的。

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

假若瓶內虛空,是從此地進去的。那麼開孔倒瓶時,就應當看見有空從瓶內倒出來。

解 這裡表示,無垢識不是到了佛地,才進入到無漏身中的。

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識陰虛妄,本來不是因為因緣和自然性而生的。

解 以上說明五陰都是生於虛妄。

大佛首楞嚴經白話卷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