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作者:由 王府史話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4-10

李光地為何被貶為知縣

如果要選出整部《康熙王朝》中,為人性格與處事風格前後反差最為明顯的角色人物,李光地毫無疑問的將會“拔得頭籌”。

初登場時的李光地,雖無官無職,但因其才德卓著已然名滿整個福建,特別是他敢於為民請命,帶領數百名困苦女孩攔下容妃的官轎,以向康熙進獻“萬言書”,而就此名噪一時,不僅讓康熙皇帝對其另眼相看,就連“傲嬌”的皇室公主藍齊兒都對其心生愛慕。

隨後,在整個收復臺灣期間,身為福建巡撫的李光地,積極配合籌措軍需糧草,支援戰事,並且在總督姚啟聖和水師提督施琅之間很好的充當了“潤滑劑”的作用,極大的緩和了兩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正是三人的配合、協調有度,才確保了臺海之戰勝利的取得,進而成功收復臺灣。而李光地也就此調任北京,躋身閣臣之列。

然而,此前平步青雲、順風順水的李光地,在明珠和索額圖這兩位政治“老手”面前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李光地的被“折磨”到體無完膚的同時,也就此 “黑化”,從而開始了他的“報復”程序。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

儘管李光地將曾經迫害自己的“敵人們”,一個個送進了“深淵”,可他也沒有在朝堂上進一步高升,反而被康熙皇帝貶謫到了臺灣,接替魏東亭做了澎湖知縣。

對於康熙而言,儘管他非常欣賞李光地的才華,但是“黑化”後的李光地,令康熙感到的除了擔憂,更多的還是一種恐懼與陌生。於是,在李光地的所有“價值”被康熙充分發揮與利用之後,其最終慘淡的結局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李光地的“黑化”,除了明珠與索額圖,康熙本人也是要承擔很大責任的。

在此之前,李光地在福建巡撫任上的時候,儘管他也要面對姚啟聖與施琅之間的爭鬥,但是這二人皆是同李光地一樣忠君體國,並且堅持的是“公大於私”的原則,始終將收復臺灣作為第一要務。

所以這二人之間有的只是觀點的不同以及在思考問題方式上的差別,並不存在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李光地在福建官場之上所面臨的政治利益關係是非常簡單而又清晰的。

然而,伴隨著李光地調任北京,位居閣臣之列,他所要面對的則完全是另一番光景,除了錯綜複雜的政治利益關係,更是有著明珠和索額圖,這兩個政治鬥爭的“老手”擺在李光地的面前。就這樣,李光地先是被索額圖以自己在“丁憂期間”逛青樓作為要挾,隨後又要經歷明珠的反覆拉攏以及排擠打壓,已然是瀕臨崩潰。

而相比於他們,此時的李光地無疑是太簡單、太單純,同時也是太過於愚笨了,這就讓李光地幾乎所有的政治抱負以及政治理想徹底無法實現。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對於明珠和索額圖而言,李光地的存在是他們所不能“容忍”的。

一方面,這二人都會對李光地進行積極的拉攏,將其爭取到自己的陣營之中,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和影響力。然而,一旦當發現李光地不能為自己所用,或者說其不能選擇跟隨自己的時候,那麼這二人也都會毫不留情的將李光地置於死地,因為不管是明珠,還是索額圖,都不會願意讓李光地加入到對方的陣營,哪怕這僅有微乎其微的可能性,也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另一方面,正如此前姚啟聖剛剛入朝時的情況一樣,已然形成政治勢力集團的明珠和索額圖,不會允許再重新崛起一個股新的政治勢力,於是當他們感到李光地有可能打破現有的政治局勢平衡的時候,便會非常“默契”的就此形成短暫的“政治聯盟”,將其進行扼殺,以維持當前的勢力格局分佈。

在這樣的情況下,明珠與索額圖對於李光地的“敵意”是可想而知的,因而從一開始,儘管表面上大家一團和氣,但是各方之間的矛盾衝突,卻已經在不斷地發酵和醞釀之中了。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最終,在官員任用的事情上,李光地與明珠和索額圖之間的矛盾全面激化。

明珠和索額圖不斷的結黨營私,擴充勢力,新任用的官員大多出自於索明兩黨已成為了“潛規則”,面對此,李光地可謂是“正義感”爆棚,決心捅一捅這個“馬蜂窩”,首先出手同時挑戰明珠和索額圖這兩大權臣,甚至還把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牽連其中。

而面對李光地的彈劾,索額圖和明珠結為果然“同盟”,開始共同對李光地實施打擊,索額圖更是將李光地的曾經的醜事和盤托出,最終,李光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僅沒有傷及明珠和索額圖,反而把自己整的是體無完膚。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光地開始了他的“黑化”程序,此時的他已然明白,“不在沉默中爆發”的結果必然是“在沉默中死亡”。

於是他先是在明珠的壽宴上彈劾明珠,隨後藉助索額圖和太子胤礽的叛亂來了個“痛打落水狗”,徹底將其扳倒,隨後藉助抄家胤礽成功扳倒了大阿哥胤褆。並且,李光地不僅僅是要將這些曾經打擊過他的人徹徹底底的擊垮,還要在其心靈上予以最為痛徹心扉的創傷,可謂是要“落井下石”、“殺人誅心”,以此來完成自己的報復。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康熙皇帝卻選擇了默許,甚至還有一絲放任,因為李光地所展現的“鯰魚效應”,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前文中也說到了,明珠和索額圖長期結黨營私,把持朝政,甚至已經涉足到了皇子間的多位之爭,弄得朝堂上是烏煙瘴氣,這讓已然是讓康熙感到了極大的不滿與不安。

可經過多年的經營,明珠與索額圖在朝堂上的根基穩固,康熙皇帝貿然出手,不僅會引發朝中的激變,弄得人心惶惶,甚至還會影響到整個朝局的穩定。

於是,李光地成為了康熙放在朝堂之上的一條“鯰魚”,目的就是要打破現有的局面,進而為最終扳倒明珠與索額圖正兩大政治集團做好鋪墊,甚至在其中能夠發揮關鍵性的作用,這才是康熙之所以器重、提拔李光地的重要原因所在。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光地的“為人狠毒”不僅是被明珠和索額圖“逼”出來的,更是被康熙給“養”出來的。

如果不狠,不將明珠和索額圖徹底扳倒,李光地自己就沒有立足之地,甚至還會跌落無底的深淵;而康熙皇帝也正是需要藉助李光地的狠,來完成清算索明兩黨的目的。

只不過,最終的結果不僅僅是明珠和索額圖的倒臺,就連自己的兩位皇子,特別是太子胤礽也牽扯進了其中,而這也為李光地最終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

李光地“狠”的過度,讓康熙對其是由“愛”轉“恨”。

李光地對於明珠的“狠毒”, 可以說給康熙以極大“刺激”。

尤其是在明珠的生日宴會上,儘管康熙還特意知會要讓明珠安穩的過個生日,但是李光地顧不得那麼多,直接在明珠的生日宴會上當著所有人的面彈劾明珠。

原本歡天喜地的場面,瞬間變得寂靜,而明珠也感覺到了深深的絕望,這對於明珠的打擊是極大的,於是明珠當晚便冒著雨親自到皇宮向康熙請罪,明珠的妹妹慧妃和大阿哥胤褆也跪在康熙的殿外。而這恰恰是李光地所希望看到的,他就是要把自己的心中的那份苦悶報復性的發洩在明珠身上,讓明珠也感受到這份痛苦。

實際上,李光地在這個時候彈劾明珠,將明珠的罪狀公之於眾,並不單單是針對明珠,而是把一個難題也出在了康熙皇帝的面前。

李光地已經彈劾了明珠,罪名之大、條目之多令人瞠目結舌,而且知道李光地彈劾明珠之人已經遍及朝堂,罪名大家也都是悉數知曉,這個時候的康熙就是想壓也壓不下去了,事態的發展必然已經超出了康熙的預期,對於此事康熙必須要有所表態,不然無法向滿朝官員交代,也沒有辦法向天下人交代。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由此可見,康熙幾乎是在李光地的“脅迫”之下,將明珠法辦,而這也就此引得了康熙皇帝的極大不滿。

首先,李光地如此行事,讓康熙非常的氣憤。

康熙一貫倡導的是以“仁德”治理天下,也正是因為如此,康熙才會特別交代要明珠安安穩穩的過一個生日,不要就此扼殺了明珠“最後的快樂”。而李光地卻不管不顧的在其宴會上對其進行彈劾,全然不顧場合與當事人的感受,這樣的做法過於的絕情,是康熙斷然不能容忍的。

其次,這個時候的康熙並不準備真的將明珠徹底打倒。

明珠與索額圖,兩者雖互為政敵,但卻也是相互依存的關係,這一點康熙明白,明珠、索額圖同樣明白。而康熙之所以沒有急於動明珠,也是因為康熙尚未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時局的變動,同時也沒有想到好的辦法來對付索額圖,即便是康熙真的要在這個時候處理明珠,也會是循序漸進的緩緩處理,不會就此“一棒子打死”。

然而經過李光地這麼一折騰,康熙只能硬著頭皮法辦了明珠,而這也就此打亂了康熙的節奏,並且對於索額圖也產生了極大的刺激。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

再次,康熙發現,這個時候的李光地,已經開始不受控制了。

前文中也說到了,李光地不聽從康熙的安排,旨意當眾彈劾明珠,這必然讓康熙感到了一絲不安與擔憂,畢竟此時的李光地已經將仇恨放在了首位,甚至可以不顧康熙本人的話語,如果再任由李光地如此行事,那麼後果必然不堪設想。

然而,康熙還是顧慮的太晚了,當他真正想要開始懲治李光地的時候,包括索額圖、明珠、大阿哥胤禔以及太子胤礽,接連因為李光地的緣故,而紛紛倒臺,而康熙也準備對李光地動手了。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

貶謫李光地,康熙也有著自己的想法與考量。

在李光地之前,還有一位朝廷大員被康熙皇帝派到了臺澎做知縣,他便是康熙皇帝的伴讀魏東亭。

實際上,康熙皇帝將其派到臺澎,並不僅僅是懲罰,一來,臺澎剛剛收復,康熙皇帝需要一個自己的親信前往,這樣才能確保臺澎的穩定,更不會利用臺澎民眾對於大清有著恨意,而重新割據;二來,魏東亭這樣的朝廷大員前往,昭顯康熙皇帝對於臺澎的重視,以安定民心;三來,也是對於魏東亭的一種保護,不希望魏東亭在介於朝廷的政治鬥爭,而是安安心心的用自己的勤政實幹,做出一番功績。

而魏東亭也是非常明白康熙的苦心,於是欣然前往,在魏東亭做出一番業績後,康熙也沒有辜負魏東亭,將其封為親王,給足了榮耀。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

同樣,康熙讓李光地前往,也並不簡簡單單的對其進行懲罰,而是康熙還有這其他的目的。

其一,康熙希望李光地能真的治理好臺澎。

李光地與魏東亭一樣,有著地方督撫的經驗,有著很好的執政能力與治理水平,在魏東亭卸任後,新的臺澎知縣搞得是民生沸騰,康熙皇帝也需要一個有能力的官員前往,治理好臺澎,以維繫國家的長治久安。

同時,鑑於魏東亭從兩江總督一級的官員位置上直接空降臺澎,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和影響力,康熙也需要李光地發揮同樣的效力,這才會安排李光地前往。

其二,康熙確實開始“擔心”李光地的“破壞力”。

李光地如今的“為人狠毒”,讓康熙皇帝自己都有了一絲忌憚,康熙也擔心李光地會再傷及他人,畢竟自己的年事已高,不如從前,所以康熙也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排除身邊一個隱患,排除皇子和朝臣的不安。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其三,康熙是將李光地徹底的排除在朝廷中樞之外,讓你重新審視自己,迴歸從前。

康熙在李光地前來北京任職前就曾告誡他,京城是個大染缸,很容易就會迷失掉自我,而李光地也正是為康熙所言中,慢慢的開始了“黑化”。而康熙一方面忌憚李光地此時此刻的心境,同時也在感念他做出的功績,於是給了他這樣一次重新審視自我的機會,在臺澎,他要從頭做起,重新從底層做起,他不在是萬人矚目的李相,僅僅是朝廷一介最普通的官員,希望藉助這樣身份的轉換,讓李光地將為官的重心重新回到他最初的狀態。

可以說,康熙這也為李光地留了後路,也給了李光地承諾,甚至說也給李光地“畫了一個大餅”,只不過已經參透一切的李光地選擇拒絕了康熙,決心徹底的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了。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

縱觀李光地在《康熙王朝》中的表現,儘管他有著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也有著“黑化”之後的狠辣之舉,但是他卻始終都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之中,想沒有真正領會臣子的“價值”所在。

不管是李光地也好,還是明珠、索額圖也罷,都是康熙的臣子,都是康熙用以統御百官、治理天下的工具,同時也是康熙用以讓他們之間相互牽制以維持勢力平衡的棋子,即便是扳倒了明珠,索額圖,還會有新的勢力出現,依然會在朝堂上的各方勢力中,從而利用新的矛盾與衝突來掌控全域性。而這所有一切最終都只能是由一個人來掌控,這個人就是康熙本人。

只不過,李光地太過於想要將自己的想法與情感因素添入其中,進而打破了康熙所營造了平衡局面,這樣一來,不管他能力再強,功勳再卓著,也必然不能為康熙所容。而這也最終決定了李光地的慘淡結局。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要將李光地貶謫為臺彭知縣?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