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作者:由 鞭牛士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4-11

觸控屏電腦有必要貼膜嗎

文|劉暢

Redmi作為區別於小米的獨立品牌釋出“獨立宣言”以來,展現出了挑戰高階市場的意願。

宣言稱, Redmi的目標是“死磕品質、追求極致價效比”。

Redmi品牌經理盧偉冰也在宣言中談到,Redmi不止要做千元機,也要做高階旗艦手機,甚至是任何高品質和極致價效比的產品。

可以看出,當現在的Redmi談及價效比,並非是承諾低價,而是與品質連結在一起。

近日,Redmi正式釋出了搭載高通驍龍855處理器卻僅售2499-2999元的最新旗艦機,Redmi K20 Pro。

這款手機能否在Redmi提出追求極致價效比的同時“死磕品質”後,成為這一理念的代表力作呢?鞭牛士在數日體驗中,對其突出特性與其他大家較為關心的效能進行了測試。

外觀&配置

手上這臺測試機為RedmiK20 Pro火焰紅版,8+256的最高配置,市場價2999元。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開啟包裝,K20 Pro已經透過一層貼膜將其主要優勢向我們展示了出來——

驍龍855處理器+八層石墨烯加銅箔立體散熱系統;

索尼4800萬超廣角三攝相機+前置2000萬AI升降攝像機;

三星6.39英寸Super AMOLED全面屏+第七代屏下指紋解鎖;

4000

毫安超長待機+最高支援27W快充。

不過,最高支援的意思就是,購機搭配的並非27W快充插頭。

盒內充電頭最高功率為18W,想體驗接近一加瓦數的快充還需使用者另行購置。

外觀上來看,K20 Pro分為三種配色,分別為火焰紅、冰川藍和碳纖維版,本次測試機為火焰紅版,炫彩極具特色,全面屏與窄下巴的簡潔外觀專治各種強迫症,個人審美來看,相比小米9,K20 Pro甚至更有3000+檔的“旗艦機”的樣子。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6。39英寸三星AMOLED極界全面屏,治好了看劉海屏多年的強迫症。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火焰紅版後蓋視覺效果,光線照射下,能明顯觀察到炫彩紋理。

可以看出,K20 Pro在外觀方面,試圖從第一眼就開始顛覆人們印象中的“紅米”,效果來說也確實做到了。

不過,為了美觀,也為了其始終追求的價效比,K20 Pro也做出了一部分犧牲。

由於採用全面屏,K20Pro選擇了隱藏式聽筒和升降攝像頭,所以在擁有時髦呼吸燈與氣氛燈的同時,缺點也顯而易見——

升降攝像頭常見問題它都存在,首先不防水,其次機身較厚,有8.8mm。

但在欣旺達提供的電池加持下,機身重量控制在了191克,手感並不是太笨重。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介面方面,對於習慣了紅外遙控功能的小米使用者來說,K20 Pro則需要另行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K20 Pro在

使用Type-C介面的同時,保留了3.5mm耳機插口

,不過經測試,

兩個介面並不支援同時使用。

此外,K20 Pro使用單揚聲器,適合對立體音質要求不太高的使用者。

而在超大容量電池與升降攝像頭的擠壓下,副板空間有限,

K20 Pro

的震動馬達選擇了轉子馬達。

在所有一系列犧牲中,這個犧牲說實話有一點大。

有多大呢?對於習慣了蘋果各種物理觸控手感的使用者來說,只有單一震動效果、如同四驅車玩具一樣的轉子馬達的震動是沒有靈魂的。

要知道,老羅在釋出堅果Pro 2S時大吹特吹的,除了高通驍龍710這顆CPU外,就是那顆線性馬達了。與轉子馬達相對比,錘子稱其線性馬達可以適配52個場景並模擬出36種效果,峰值震動強度提高80%,儘管比起蘋果與魅族的橫向線性馬達,其Z軸線性馬達的體驗還遠遠不如。

而根據供應商價格,

轉子馬達單顆成本約1美元,而橫向線性馬達的單顆成本則在8到10美元之間,圓形線性馬達的成本則在5美元左右。

此外,堅果Pro 2S使用線性馬達導致其

馬達體積也相應增大了56%。

更昂貴的價格,更大的體積,也成了一些手機廠商放棄線性馬達的原因。

所以,震動馬達的確是RedmiK20 Pro在追求極致價效比的路上犧牲較大的一點。

實測手感來說,震動觸感也確實較為單薄,對一款從顏值到核心硬體都配得上旗艦級的手機來說,不管何種操作都是一樣的“嗡嗡”,是感覺缺了點什麼。

不過手感不夠,音效來湊,光是升降攝像頭就有多種音效任選,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手感的單調。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說到底,

有驍龍855作為核心,有三星AMOLED全面屏,有

索尼4800萬超廣角+長焦三攝相機,有2499的起售價

,8+256GB又僅售2999元,

K20 Pro

已經具備了“高品質極致價效比旗艦機”的充分條件。

那麼在追求極致價效比的同時死磕品質的Redmi K20 Pro,在實際執行時又表現如何呢?

使用體驗篇

1.

指紋解鎖

指紋解鎖方面,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曾介紹稱,K20 Pro搭載了第七代螢幕指紋方案,為3P鏡頭式光學指紋系統,硬體升級為7。2μm超大畫素,相比上一代感光面積提升100%,同時檢測手指面積也增大了15%,加之軟體並行DSP演算法,讓Redmi K20的解鎖速度再提升10%。同時對於日常解鎖難的場景進行了特別最佳化,在低溫、幹手指、強光等情況下成功率提升30%。

在實際測試中,在按壓力度較輕或溼手狀態下,偶爾存在多次操作才能解鎖的情況,不過這也已經可以說是目前最為先進的屏下指紋解鎖技術。

從第五代到第七代,只用了短短3個月,實際測試中,其解鎖速度相對小米9的確有所加快。

不過小米9有人臉解鎖啊?再看看二者的價格,價效比的核心或許還是一分錢一分貨,不管是小米還是Redmi。

2.

效能測試

接下來理論測試環節,從跑分開始說,手上這臺Redmi K20Pro為8+256的頂配版本,新機安兔兔跑分為367122分,3D Mark針對高階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Sling Shot Extreme的兩項基準測試,其兩次測試結果分別為4876/4130和5318/4501分,基本效能來看,Redmi K20 Pro如其所宣傳的那樣,達到了旗艦級水平。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而在溫度控制上,兩項跑分結束後,根據K20 Pro自帶溫度監控顯示,電池溫度39。7℃,CPU溫度最高達45℃,手持時後蓋有熱感。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軟體方面,Redmi K20Pro目前與小米的風格區分不大,大部分沿用小米已經成熟的方案。值得一提的是Redmi K20 Pro在MI Turbo的基礎上新增了新一代

Game Turbo

功能。MI Turbo主要透過底層最佳化降低卡頓,而新一代Game Turbo 遊戲模式則可以

較為有針對性地提升點選靈敏度和跟手性,還有暗部顯示增強,呈現出“自帶夜視儀”的效果。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此外,Redmi K20 Pro擁有自主設計立體散熱結構,正面採用了8層石墨均溫體來提升散熱能力,背面加入導熱凝膠,與石墨、銅箔、導熱矽膠片等多種材料協同散熱,將CPU熱量迅速吸收,並快速地從機身排出。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實際測試中,10分鐘左右的《王者榮耀》人機模式打下來,電池溫度提升2℃,電量消耗2%左右。

3.

拍照功能

拍照效能方面,其索尼4800萬全焦段三攝,搭載4800萬主攝+800萬長焦鏡頭+1300萬超廣角鏡頭,

使用中

能夠實現從0.6倍到10倍混合變焦的無縫銜接

,“全焦段”平滑切換。

智慧AI相機

開啟時,可自動識別拍攝環境及物件並進行調整。

實際測試中,其4800萬超清模式在拍攝近物時能較為明顯地呈現出與普通模式的差別。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普通模式AI相機拍攝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4800萬超清模式拍攝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普通模式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超清模式

需要提醒的是,

4800萬超清模式不支援變焦,與其他模式不相容。

對於其夜景模式,則分別測試了在儘可能黑暗的弱光源環境下近景與遠景的呈現。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普通模式(左)與夜景模式(右)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普通模式(左)與夜景模式(右)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弱光源環境下閃光燈效果(左)與夜景模式(右)

對比可見,

在具備正面光源的情況下,夜景模式能有效拍出較多細節,亮度、飽和度提升效果明顯;而在更加黑暗的弱光源或背光環境下,夜景模式呈現出的近處物體效果未必讓人滿意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手機加入夜景模式而漸漸被遺忘的閃光燈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

此外,

夜景模式與超廣角模式也不能相容

,使用超廣角拍攝則無法使用夜景模式。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這張之所以失敗還有一點,手有點抖。這就涉及了Redmi K20 Pro的價效比攻勢之下,除了震動馬達之外另一個較大的犧牲點——

光學防抖被犧牲掉了。

對於習慣手持拍照、沒有攜帶三腳架等專業攝影習慣的使用者來說,這一點也成為了一大遺憾。

而且

夜景模式下,按下快門後,需要保持鏡頭穩定一段時間才能成像

,因此沒有防抖的手持拍攝中很容易因為成像過程中的晃動而帶來拍攝效果的不理想。

此外,K20Pro的鐳射對焦使其

無法貼著玻璃牆體拍攝

,貼著拍的照片會有紫點,如果在高層觀景臺或觀光塔等位置進行拍攝,可能會有一些麻煩。

或許這就是價效比與完美之間必然存在的痛點。

最後,K20 Pro也承襲了今年十分流行的“月亮模式”,正好這天月圓,怎能不拍一張留念。

Redmi K20 Pro 評測: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差在細節

總結:價效比十足,與殺手級產品還有距離

“價效比”與“死磕品質”想要兼得,需在成本範圍內儘可能地提供更高的品質,但“品質”如何界定又是個需要探討的問題。

顏值高設計感強是品質,高通驍龍855是品質,三星AMOLED全面屏是品質,索尼4800萬超廣角+長焦三攝相機是品質,這些都沒毛病。

從核心配置的競爭力來看,K20 Pro的這些核心配置,再配上2499的起售價與8+256GB頂配不到3000元的售價,已經具備了“高品質極致價效比旗艦機”的充分條件,整體上挑不出大毛病。

但價效比本身又是一道坎。成本對品質的影響之大,就像再偉大的畫家能作畫的範圍也只在畫布之內,但能否在這張畫布內做到極致,還需要設計者的匠心獨運。

Redmi獨立宣言中“追求極致價效比的同時死磕品質”就是這樣的一種類似在有限的畫布中畫出儘可能真實的世界的挑戰。

這就需要設計者思考如何做減法,哪些是要保留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哪些是使用者核心需求應該做到極致的。

而減什麼不減什麼,這也成為了展現設計者智慧的一關。

比如小米產品總監王騰在釋出小米9時表示,

之所以採用2倍變焦而不是3倍變焦,是為了保留人像模式

,這也是一種取捨。

又如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曾表示,小米9

不需要光學防抖,因為相機演算法已經足夠優秀

,硬體防抖和演算法最佳化殊途同歸。

而這些價值取捨也在Redmi K20 Pro的設計中繼承了下來。

但這些取捨究竟是為了價效比還是品質,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畢竟即便谷歌Pixel擁有全球最頂尖的智慧手機相機演算法,其設計者還是認為它需要光學防抖。

反過來,設計師保留下的東西,也有可能被視為雞肋。比如這次

K20 Pro升降攝像機頂部的呼吸燈

,就有使用者提出意見,因為位置在升降攝像頭頂部,平時使用者很少會特意把手機倒過來看頂部燈亮不亮,而且現在的智慧手機訊息提醒方式過於多樣化,呼吸燈派上用場的機會並不算大。

如此看來,

K20 Pro在減法的取捨設計上,的確還有提升空間。

在並不影響旗艦效能的前提下,正是這樣一個個被“減去”或“保留”的細節,悄悄地給不同機型的使用者體驗帶來了區分。

不過現如今人們對於4000元以下檔旗艦機的要求,往往是先問有沒有,再問好不好。所以也有另一種選擇是“我全都要”,什麼都有,使用者買手機一問起,10倍變焦有嗎?有。廣角有嗎?有。夜拍有嗎?有。紅外有嗎?有。防抖有嗎?有。防水有嗎?有。NFC有嗎?有。……

似乎這個時候要是說了沒有,底氣就沒那麼足了。

而在“大家差不多都有”的基礎上,

影響使用者選擇和品牌口碑的往往也是細節上的差異。

其實除了外觀與核心硬體,Redmi K20 Pro能稱為“特點”的細節並不算太多。對於一些熟悉小米手機的人來說,K20 Pro或許還是一款“沒有紅外、沒有人臉解鎖、不支援無線充電,其他跟米9沒有什麼差別”的可替代品。

在外觀+核心硬體的支撐下,作為一款3000元以下的手機,Redmi K20 Pro儘管在價效比與高品質之間依然存在痛點,

但價格還是存在絕對的競爭力,能打是一定能打的。

問題在於打誰

——有人說,K20系列最難的其實是定價,弄不好就影響紅米Note7Pro和小米9SE的銷量。

已知電子產品創設子品牌往往是意圖滲透更廣泛的市場,但

從小米分割出的Redmi,其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仍然是小米的產品,Redmi新旗艦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的是小米系列產品的銷量。

據瞭解,從Redmi K20系列上市以來,小米9已經進行了許多促銷活動。

這對於小米雙品牌發展來說是否是想要的,我們不得而知。

而在價格之外,Redmi希望打造殺手級產品,則還需細節的打磨,時間的沉澱,在不斷探索“極致價效比”與“死磕品質”之間的平衡點的同時,找到只屬於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