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清明節的沉靜思考

作者:由 網商研習社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6-11

為什麼清明節被稱為聰明節

話說從前有兩個人,姑且叫張三和李四。

一天,張三和李四因為水災而爬上樹,張三帶的是包子,而李四帶的是金子。由於李四考慮到水災不會那麼快退去,於是就想用整袋金子來換張三的包子。而張三一生都沒有看到這麼多的金子,在李四這些金光閃閃的金子誘惑下,張三立馬答應了他的請求。

不過,過了兩天之後,張三卻因飢餓而用李四來跟富人換取包子,這時李四看到剩餘包子為數不多,就僅同意一袋金子只能夠換取3個包子,迫於無奈,張三也只能夠照做。

清明節的沉靜思考

當張三的包子吃完後,李四手中還剩下一些,由於水災遲遲沒有退去,最終張三也只能餓死在樹上,而李四卻依靠所剩無幾的包子存活下來。

這個故事是不是熟悉?

沒錯,這就是去年黃渤電影《一出好戲》的刪減版。

清明節的沉靜思考

這個簡短的故事,揭示了很多的深刻的道理。

在同一個場景下,命運大相徑庭。

根源就是擁有的資源與選擇的不同。

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來仔細剖析下:

1、什麼是重要的?

所有資源,都是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體現出其價值。

比如說,沙漠裡水的價值要原高於超市中最頂級品牌的水。

婚禮當日的婚紗,比平日衣櫃中的婚紗更有價值。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在這個案例中,張三因為沒有見過那麼多錢,將自己的核心資源與對方進行了交換。

王五因為認識的,在這個環境中,食物是活下去的保證。缺乏了交易的整體環境,錢財卻成了身外之物。

二人的認識差別,構成了交易的可能性。

不過,從馬斯洛人的5個基本需求來分析,張三或需對生存抱有僥倖心理。

2、認知優勢如何產生?

為什麼在不同的人眼裡,世界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同樣的一個問題,卻經常會得出完全不一樣的答案?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大家的認知存在差異。

什麼是認知?

認知其實就是我們的思考方式。

認知非常重要,可以這麼講,你的每一個認知,都可能影響一個選擇。

正是這些選擇,在改變著你的命運。

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才有了認知的高度差。

從進化論的理論來說,你所處的生態位,就註定了你的選擇壓。

因此,認知高低是一種生存手段,也顯而易見了。

3、哈利之窗

約哈里之窗是一種關於溝通的技巧和理論。

它實際上包含的交流資訊有: 情感、經驗、觀點、態度、技能、目的、動機,等等,作為這些資訊主體的個人往往和某個組織有一定的聯絡。

根據這個理論,人的內心世界被分為四個區域:開放區、盲目區、隱秘區、未知區。

清明節的沉靜思考

在最初的博弈中,張三就失去了主動權。根源就在於財商的低下和自身稟賦的無知。

若是能抱著開放的心態,最後的結局或許會更好。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能夠走到最後,就是開放合作的結果,是不是?

如果,在特定的場景下,我們身處迷茫。最好的辦法或許就是把注意力轉移到認知這個維度。

柳暗花明又一村。

4、延遲滿足

人究竟是否理性?

這是經濟學最重要的命題。否則經濟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事實上,《行為經濟學》已經表明,人只會在特定的環境下,保持相對的理性。大部分情況下是非理性的。

張三為了得到金子,用包子進行了交換。李四知道,這個環境下,能夠維持生命的包子,價值比金子重要。

即使能逃出生天,李四交換的金子還是回來,而包子卻不復存在了。

張三的思考過程恰恰相反。

注重眼前利益,說到底是窮人和富人的一道分水嶺。

跨越這道分水嶺,就要做有價值的事情。

悲哀的是,現在很多的場景下,都是設計的產物。

設計的原理,就是昨天分享的《行為設計學》。

在這種環境下,很多人真的是欲罷不能,自動自發淪為商家玩物。

正因如此,才有了我們這個題目。

有人說,抖音一分鐘,人間三小時。

就是缺乏自制力,不能延遲滿足的最佳案例。

5、清明節的感悟

有人在知識星球上問我,如果戰爭真的來臨,我們如何生存?

這讓我想起開頭提到的黃渤的《一出好戲》。

這是一部是教科書級別的經濟學案例電影,將金融、行為學、貨幣、市場等等精彩呈現。

仔細分析每個人在那個場景的選擇,或許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特定時刻我們如何生存,還會是疑問嗎?

清明節,又稱聰明節。

但比聰明更重要的是善良,是智慧。

清明節的沉靜思考

亞馬遜總裁貝索斯說認為:在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時刻,聰明不足以讓你做出正確的決策和選擇,反而善良這種和認知好像沒有關係的特質,能派上用場。

用善良跨越上面說的分水嶺,是最好的辦法。

說到這個話題,想起了2015年,四川和江蘇兩地的高考作文題目:

清明節的沉靜思考

清明節的沉靜思考

不知道是教育部的故意撮合,還是兩地教育機構的不謀而合。

作文的立意都是在考察學生在特定場景下的選擇與價值觀。

如果,我們能在考卷上做出恰當選擇,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那麼,在社會的考場中,就迷失自我了嗎?

在這個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特殊時點。

我們除了祭奠祖先、緬懷先烈,還要沉靜思考。

究竟是什麼塑造了我們的現在,而又如何開創過去的未來。

有人把清明節當成中國的感恩節,其實一點都不為過。

電影《尋夢環遊記》裡面說,真正的逝去不是死亡,而是被遺忘。愛的反義詞不是恨,是遺忘。

我們未曾忘記,還是因為有愛!

提升認知,帶著善良,懷揣希望,篤定前行!

清明節的沉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