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推薦一個讓使用者快速瞭解新產品的方法(附6大創意模板)

作者:由 木木老賊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6-19

如何讓客戶快速瞭解產品

1994年,比爾蓋茨坐在33萬張紙上,手中拿著一張光碟告訴全世界:光碟能記錄的內容比這33萬張紙都多。

對於這個光碟的功能,大家瞬間理解並驚歎……

推薦一個讓使用者快速瞭解新產品的方法(附6大創意模板)

要知道,對於當時的民眾來說,光碟還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產品,大家對光碟這個產品的認知有限。

而比爾蓋茨透過利用大家對“紙”的熟悉,很巧妙的就完成了對光碟的介紹。

這種形象化類比的創意表達形式,總是能很快吸引我,我個人是也非常喜歡這種營銷方式的。

之前老賊就說過:

當你銷售一種相對複雜、消費者相對比較陌生的產品或服務時,你應該用一種簡單的表達方法。

因為消費者對陌生的東西是天生沒有安全感並牴觸的,產品本身都比較複雜和陌生了,就別再用複雜的解釋製造認知阻礙,這樣會造成距離感。

對於消費者陌生的產品,如果想讓他們快速理解、建立認知、並獲得使用聯想,就應該選擇簡單化的說明。

而利用大家熟知的元素進行形象化類比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第一代iPhone問世的時候,沒人知道“智慧手機”是個什麼鬼,因為在當時智慧手機還是一個完全未知的概念,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太難理解了。

不過喬布斯大神當時在釋出會上是這麼說的:

“iPhone=1個大屏iPod+1個手機+1個上網瀏覽器”。

推薦一個讓使用者快速瞭解新產品的方法(附6大創意模板)

本來如此複雜的一個智慧產品,在釋出會營銷起來還是非常難,但喬布斯這麼一句話就解釋了,雖然並沒有說盡第一代iPhone,但是至少消費者很快理解了其產品的強大。

這種形象化類比看似簡單,但實則是與消費者思維的關聯,對消費認知的喚起。

美國有學者卡尼曼與特維斯基曾提出過“可得性偏差”,意思是:因為受記憶力或知識的限制,我們在做判斷的時候,總是利用自己熟悉或者容易想象的資訊。

換句話說,我們每一個人習慣於用固有的認知結構去解釋和理解新事物。對於產品,我們也是習慣於用過去固有的認知去理解。

對於一個完全不具備背景知識的人來說,大量的描述性語言和不斷介紹會讓人完全抓不到頭腦。

推薦一個讓使用者快速瞭解新產品的方法(附6大創意模板)

這個時候,一個最常用的做法是:利用對方已有的熟知認知來解釋未知事物,用一種更視覺化的方法的表達,這樣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還是喬布斯,當年蘋果推出Macbook air時,號稱是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有多薄?

一般人肯定會利用精密的尺寸,誇張的描述來解釋。

但喬布斯在釋出會上直接從信封裡拿出了Macbook air,一切盡在不言中。(當時現場肯定掌聲雷動)

推薦一個讓使用者快速瞭解新產品的方法(附6大創意模板)

這個簡單的營銷策劃,相信每一個人利用過去的經驗都可以馬上有畫面感,產生思維關聯。

筆記本薄的特性和信封的容量關聯起來,這是一個標準的形象化類比案例,把想要表達的資訊一下子就拋進使用者的大腦,然後喚起使用者以前對信封的認知,得出結論:確實好薄。

總之,我們在做產品介紹或營銷策劃時,不妨也想想自己的產品和使用者熟知的東西有哪些關聯。這絕對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首先,找到產品的關鍵特徵和核心功能,全部提取出來。這個是一定要做的,如果你都不瞭解產品,根本就無法進行關聯。相信沒人比喬布斯瞭解他的產品了。

然後,尋找使用者熟知的物件,把產品與這個物件建立思維和認知關聯。這個關聯越貼近消費者經驗就越安全,同時也越容易被接受。

這樣,能讓使用者短時間理解各種未知事物、未知產品、未知概念或者未知功能,併產生具象的畫面,威力強大。

建議每一個營銷策劃人都可以去刻意練習這種形象化類比方法,磨刀確實不誤砍柴工。

總而言之,不管是營銷策劃,還是廣告文案,創意更多的是把不同維度的資訊進行關聯和重新排列組合,自己大腦中儲存的知識點越多,創意的實現也就越容易和有效。

而這一切都是基於人和產品。

以上,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