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書法創作練習“章法解析”

作者:由 阿姥爺聚寶齋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6-23

設計條幅時,兩行字如何合成的一行

書法創作練習“章法解析”

藏大書畫院~藏大書畫傳媒

準備篇

方法不對,努力全廢

書法創作練習“章法解析

編著:

鄧阿兵

出版:

藏大書畫院出版

前言

藏大書畫教育:再也不要盲目練書法了,沒有正規的訓練,找不到一個好的書法老師,您的書法水平只會原地

踏步。

書法創作練習“章法解析”

藏大書畫教育阿藏大老師告訴您——-學書無非就是三步驟:

一、讀帖

二、臨摹

三、糾帖(查錯)

只要做好這三步,你也可以成為書法家。

第一章

內容與品式

(一)

內容

在創作作品時,無論書寫自己的詩文,還是抄寫他人的詩文,我們一定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

注意文字內容的準確性

書法是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文字內容所反映的社會、自然、思維、哲理都應該是準確和科學的,不可以是謊言和偽說,也不可以是謊言和謬誤,還不能夠在語法、文字、修辭、邏輯等方面出現混亂和錯誤。

在書法中,語法不通順不可書寫,有時語法通順了也不一定能書寫。比如:我們稱讚一個人在書法方面上的成就和造詣、地位等,寫一幅“當代楷聖”或“當代草聖”贈予他,但凡有點內涵和修養之人,都是不能接受這樣不著邊際的吹捧,更不會將它掛在家中讓客人觀賞。不用說“當代楷聖”、“當代草聖”,即使是“德藝雙馨”這四個字,恐怕腦子還算清晰地人也是不敢承受的,因為這樣的讚美和誇獎,對任何人說都為之過分。

可我們將“德藝雙馨”改一下,改成“德藝雙修”,雖然只是一字之別,但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因為這個詞語雖有讚美之意,但更多的是在表達一種謙虛的態度和行動的決心。

2.

注意文字內容的文明性

我們主張書法藝術要為社會服務,要符合社會的道德規範和人們的行為準則,要健康向上,文明進步,鼓舞鬥志,鼓勵進取,要旗幟鮮明地反對低階庸俗和消極頹廢,要堅決地拋棄鄙俗、市儈和阿諛獻媚。

曾經有個商人來田老師家求字,要我給他寫一幅對聯,內容是:

“發,發,發,發大財,發橫財,財財湧進;有,有,有,有清福,有鴻福,福福都來。”

看完它的內容後,田老師毫不客氣地將他“請”了出去。雖然一個人追求財富無可厚非,但是這些追求並不一定都適合用於書法形式來表現,因為我們不能玷汙了書法。

3.

注意文字內容的藝術性

書法作品的文字內容最強調、最推崇的應該是它的藝術性,要注意選用的生動、鮮活、富有哲理,寓意深刻,給人以教益、啟發的文字內容。具體來說,絕大部分的古詩詞、名言警句,都適合我們書寫。而選用今人的詩句,就要小心謹慎,只因為今人的詞句水平大多都比較一般,甚至有的根本不是詩,也不是詞,若以書法作品的形式寫出來,難免有失大雅,甚至貽人笑柄、貽笑大方。

低俗的文字內容不能寫,有些看似很高雅的文字內容也不一定能寫。特別是南方人,他們大都喜歡文辭的吉利和吉祥,不願意在作品中看到“死”、“亡”、“敗”、“垮”、“祭”、“祀”、“喪”等字,所以我們在自作詩詞或選用他人的詩詞時務必注意這一點。像大家耳熟能詳的陸游的《示兒》詩,便不適合寫成書法作品。

在注意文字內容的同時,還要注意分清接受我們作品的人的年齡、性別、身份、職業和職務,要考慮到我們的文字內容送給他是否合適。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文字內容的藝術性,這是一門知識,也是一門學問,平時要注重思想、藝術、生活方面的修養和必要的文學知識。雖然文字內容的精美並不直接表現書法作品的品質,但是卻可以增加和促進書法的美感。而且一個很好的文字內容,首先也會激發書寫者的情懷和興致,如果文辭齷齪低俗、低階趣味,首先是汙染了書寫者,其次也汙染了觀賞者,絕對會破壞人們對作品的欣賞和崇敬。書法是神聖的,我們對它應該永遠心懷敬畏。

(二)

品式

書法文化,書法藝術,總的要靠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這種形式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各種書法品式,如:中堂、條幅、楹聯、橫幅、扇面等等。

書法的各種品式不是哪一個書家創造發明出來的,也不是那個時代憑空產生的,書法的各種品式是在人們對書畫藝術的需求過程中,包括書家在內,由社會各方面逐步設計創造出來的。我們在書法藝術寫作中,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和人們的具體需求,靈活地運用各種品式。

關於書法作品的品式,我們認為它與書法作品的文字內容,其關係應該是形影不離、密不可分、不可切割的。在實際書寫中,有的時候我們是先定品式後定內容,更多的時候是先定內容後定品式。一般來說,一個文字內容,可以幾種品式都能使用,但往往其中一種品式是最為合適的。

比如:“浩然正氣”這四個字,我們把紙裁成橫幅,將四個字寫成橫式,字形稍大,筆勢蒼勁,讓人看上去便會覺得雄渾大度,醒目壯觀。這種橫幅品式,與其內容結合是比較恰當的。但我們如將這四個字寫到扇面上,特別是寫在色彩豔麗的團扇上,那就顯得“小家碧玉”、氣勢全無了。

書法創作練習“章法解析”

下面我們就常用的幾種品式簡單地向大家做一介紹。

1.

中堂

中堂,是較為寬大的立軸字幅,籠統地講,也可以叫做“立軸”、“條幅”,從尺寸來講,應是上下長,左右窄。至於條幅,從概念上說應比中堂還要窄一些,但中堂、條幅寬窄尺寸到底如何界定區分,沒有一個標準,所謂寬窄只是相比較而言,實際上我們現在常見到的是中堂兩側一般都配有對聯,有的還配有詩堂。

書法創作練習“章法解析”

中堂一般都掛在廳堂內,在正面牆上比較居中、比較醒目的位置。中堂作為一種書法品式,產生的年代比較久遠,應該是由“幀畫”漸漸演化過來的。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經出現,但是作為書法品式的名稱,是在明代的初期漸漸形成的。

按照傳統,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中堂大多都和對聯一併組合使用,對聯分列在左右,中堂掛於中間。隨著城市樓房逐漸增多,這種組合懸掛形式已逐漸減少,大多被條幅和橫幅所取代。

2.

條幅

條幅,上下長,左右窄,為立幅品式,是我們最常用的一種品式,特別是在甘肅、陝西、寧夏廣大地區,備受人們喜愛。

書法創作練習“章法解析”

關於條幅和條屏的關係說法不一,有的說條屏在前,條幅在後,也有的說條幅在前,條屏在後。我也未加考證,不敢妄斷。但關於條幅、條屏的先後問題,我認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條幅比較窄,在排列布局和落款方面有一定的講究,並有許多需要我們注意的事項。

3.

條屏

條屏,是上下長,左右窄的立幅品式,簡稱“屏”,學名稱作“屏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四條屏”、“六條屏”、“八條屏”等型別的“組合條幅”,以前也叫作“一堂”,也就是一整套的意思。

條屏在使用時一般多用於偶數,不作單數用,主要是為了對稱好看。按照慣例,最少要四條屏,而我們所能見到的最多是黃庭堅的《幽洞賦》,十二條屏,至於最多的條屏,截止目前還未看到更多的,應該是有的吧!但是從整體效果來看,又似乎不宜太多,人們就會誤以為是在賣條幅的吧!

書法創作練習“章法解析”

條屏是極受大家喜愛的一種品式,當一組精美的條屏掛在家中廳堂之上的時候,確實是會感到“蓬蓽生輝”、“華貴典雅” ,絕對是家中的一個亮點。

我們要注意的是,雖然一組條屏在內容、書體上不受限制,但是一定要注意四個方面:

① 字形不可太大,以字數稍多為佳;

② 每個條幅上最好不要少於兩行,如果每個條幅只寫一行字,那必然會影響華貴典雅的藝術效果;

③ 在一組條屏中,雖然不同的書體可以混雜並用,但是我還是認為全部以一種書體為好,這樣會達到整齊劃一、安靜雅緻的效果,否則幾幅條屏寬大醒目,若不統一必然會顯得一片雜亂,失去和諧;

④ 條屏懸掛的順序,一定要從右至左,不可倒置。

4.

楹聯

楹聯,也叫“楹帖”、“對聯”、“對子”。楹聯這種品式起源較早,具體年代已無法考證。

楹聯從文字內容到格式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書法創作練習“章法解析”

楹聯分為上下兩聯,從書法作品的品式說,必須是兩個同樣大小的條幅,也就是說必須是兩張相同大小的紙,才可以成為一幅楹聯,條幅數量既不能再多,也不能再少;

② 楹聯的字數沒有嚴格的規定,長短不一,不限多寡,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千餘字;

③ 楹聯形式多種多樣,有正對、反對、聯球對、流水對、集句對等,還有根據內容不同可分為春聯、壽聯、輓聯、婚聯、景勝聯、修養聯、行業聯以及歌頌神靈、忠烈、宗功祖德的楹聯等等。平仄相合,詞性對仗,語義相關性,句式對稱,語法協調。

嚴格的講,任何一個詞句,只要具備了上述的全部特徵才可叫做楹聯句,並且缺一不可。

時下,人們懸掛楹聯時常出現錯誤,正確的掛法是自右至左,即上聯掛在右邊,下聯掛在左邊,覺不可倒置。

如牆面有空間還可再掛一幅中堂時,無論中堂是字還是畫,理應掛在兩聯之間,楹聯的尺幅可以等於中堂的尺幅,也可以小於中堂的尺幅,按照傳統不可大於中堂的尺幅。

我們書法研習者書寫楹聯,最起碼的應該知道兩個要點:一是詞句不是聯句的不能分作兩張紙書寫,如分作兩張紙書寫,詞句必須為聯句;二是當我們拿不準要書寫的內容是不是聯句的時候,寧可寫在一張紙上,也不能寫在兩張紙上,這是因為一張紙上可以叫條幅,而條幅上的文字是不是聯句都沒有關係,而兩張紙就是楹聯了,文字內容必須是聯句。

在書法寫作中,判斷字數相等的兩行字是不是聯句,這是一門算不上的高深的學問,這也是提筆寫字者應知應會的基本功、字內功,我們萬萬不可一見到兩句字數相等的詞句就認為是聯句,就“分紙”書之,那就極可能下一個低階的錯誤。

5.

手卷

手卷是我國書畫最古老的一種品式,是書畫橫幅中比較長的一種,因為篇幅大都很長,所以俗稱“長卷”。人們觀賞時,最好找個寬大的房間,以便全部展開觀賞。但因條件有限,不能全部展開時,只好用手邊展、邊看、邊卷合,所以稱為“手卷”。

書法手卷的文字內容和形式比較寬泛,有的是一人所寫,也有的是多人所寫;有的是完整的一篇文章或一首詩詞,也有的是多篇文章或多首詩詞,書體的種類更是不限。

書法創作練習“章法解析”

手卷的功能主要是為了收藏,供人們觀賞還應放在其次。手卷的從橫長度沒有具體的規定,考慮到用手展開和觀賞的方便,一般縱高應在30cm~80cm之間,橫長也就在3cm~10cm之間為宜,若再長,卷舒、搬運都不太方便。

6.

橫幅

橫幅,是縱窄、橫長的一種書法品式,也叫“橫披”、“橫批”。

橫幅的尺寸沒有固定的規定,人們都是根據牆面的大小自行安排。一般情況下,現在家庭懸掛的橫幅,縱高在30cm~60cm之間,橫向寬度在100cm~200cm左右即可。

橫幅的字數不限,可多可少。根據筆者的體會,如果是少字數的橫幅,當尺幅在縱高30cm~40cm,橫長在100cm~130cm之間的,最理想的字數是四個字,排列出來疏密得宜,寬窄均勻;其次是三個字;兩個字以下,或五個字以上、十二個字以下的儘量不寫,排列出來都不好看。字數再多一些的相對來講就好安排了,以我以前書寫的經驗,寫橫幅不怕字多,就怕字少。

書法創作練習“章法解析”

7.

冊頁

冊頁,也稱作“冊葉”、“畫夾”,是書畫作品分頁裝幀成冊的一種古老的品式。

書法創作練習“章法解析”

在唐代之前,人們閱讀書籍、觀賞書畫作品多是長卷,但因長卷很長,閱讀觀賞並不十分方便,特別是要閱讀觀賞其中一章節,展舒起來相當費事,所以把長卷裁成了單頁。單頁雖有閱覽的便利,但依然不便於收拾歸納和排列,於是到了唐代後期,就有將單頁裝訂成冊,連為一體,人們稱其為“葉子”,或叫“旋風葉”。所謂“旋風葉”,就是指翻看迅速,猶如旋風的意思。後來抄寫儲存佛經、道經,基本都是採用這種方法,所以也被人們稱之為“經摺裝”或“梵夾裝”。

“畫夾”的稱謂,早見於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的《豫章集》裡,其中有五首《題鄭防畫夾》詩。

唐宋以後,尤其是明代,冊頁開始時尚,很多留心者蒐集了許多當時或前人的單片、手札、扇面之類的書畫小品,將其裝訂成冊。現在我們國家各級博物館裡就珍藏著大量的明、清冊頁,多是明、清人將前人的小幅作品裝訂成冊,才使其流傳至今。

隨著後來房屋建築業的發展,可掛書畫作品的牆壁愈加寬大,冊頁和長卷一樣,觀賞功能減弱,多以收藏、徵集為主了。

冊頁的裝訂裝裱形式多樣,大致分為三種形式:①豎式畫心,左右翻折的叫做“蝴蝶裝”;②橫式畫心,上下翻折的叫做“推篷裝”;③折連成一體的,多用於裝裱經書、碑帖的叫做“經摺裝”;還有一種就是用同一種大小的副頁夾住單面,然後裝訂成冊的,這種冊頁已不太多見了。

冊頁的頁數均為偶數設計,開本大小也沒有嚴格的規定,一般以四開、八開、十二開、十六開、二十四開者居多。具體的規格尺寸如下:

1號錦面冊頁60cm×42cm

2號錦面冊頁55cm×38cm

3號錦面冊頁50cm×35cm

4號錦面冊頁45cm×32cm

5號錦面冊頁42cm×28cm

6號錦面冊頁35cm×25cm

7號錦面冊頁32cm×23cm

8號錦面冊頁28cm×20cm

9號錦面冊頁25cm×17cm

10號錦面冊頁20cm×14cm

11號錦面冊頁17cm×12cm

……

冊頁還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整合冊頁,另一類是空白冊頁。整合冊頁是先有書畫單片,後再將其裝裱成冊;空白冊頁是先裝裱成空白冊頁,再請書畫家惠墨。從歷史的沿革可以看出,整合冊頁在先,空白冊頁在後。而今天隨著紙張製造業的發展,空白冊頁的製作技術已相當普及和成熟,為我們在冊頁上的書畫寫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自古至今,冊頁內容極為豐富,凡是書畫的題材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甚至還有將公文、奏摺、家譜、地契等裝進冊頁的,雖是盈尺之間,卻引人入勝。到了近代,受西方繪畫、禮儀的影響,冊頁也成為畫家的素描寫生本和慶典集會的簽名薄,更加拓展和豐富了冊頁的內容,加之冊頁比普通宣紙稍貴,自然成為我們收藏、把玩、觀賞書畫作品的極佳書畫用品。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