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張金梁碑帖題跋「2」

作者:由 張金梁書法工作室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6-27

篆書怎麼讀?

跋墨拓《半截碑》

張金梁碑帖題跋「2」

張金梁碑帖題跋「2」

《興福寺碑》明萬曆間發現於西安,出土時少上半部,故稱為“半截碑”,為大雅於開元九年集書聖字而成。唐初重右軍筆墨,僧懷仁費時二十年集王字成《聖教序》,名動朝野。《半截碑》鐫刻精工,嚴謹瀟灑閒雅,步之後塵。然懷仁能深入宮廷,奔走於達官貴人間,取右軍墨跡而用之,故碑字生動自然獨得真正,而《興福寺碑》之書多取法於《聖教》等前人刻石,屋下架屋等而下之勢在必然。餘藏此碑殘拓,紙墨精良椎打講究,晚清之物也。校勘影印明拓善本,方知僅為後部大半,可戲為二次“半截”碑拓矣。臨池之餘,散心把玩,聊敘數語,以記其奇耳。

張金梁碑帖題跋「2」

張金梁碑帖題跋「2」

《曹娥碑》傳為漢末邯鄲淳作文並丹書,佚後重書者頗多。宋內府藏此碑文墨跡,末有“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之”,高宗題曰:“雖不知誰氏書,然纖勁清麗,非晉人不能至此。”後被元柯九思所有,趙子昂、虞集等激賞不已多有題贊。此墨跡異常黯淡模糊,但能看出用筆精熟隸勢脫盡,華麗有餘質健不足,不似昇平時仍含隸味樸厚之書。與有名之宋石氏《曹娥碑》校勘,兩者點畫體勢差異很大。其中不少文字寫法有別,墨跡“末胄景沈”,刻本“景”為“荒”,“沉”右旁如“穴”將捺變為豎彎鉤;再如墨跡“顯照夫人”,刻本則是“顯照天人”,皆以刻本為是。說明石氏《曹娥碑》非以現存之墨跡上石,當另有源頭。張醜《真跡日錄》曾定此墨跡為宋人“好偽物”,鑑於其書法清麗款式古舊講究,可能出自唐人之手。墨跡絹本現藏遼博,《中國法書全集》收入影印,因其中問題眾多複雜,當用專文討論之。

題墨跡《曹娥碑》

張金梁碑帖題跋「2」

張金梁碑帖題跋「2」

世上《曹娥碑》刻本與墨跡並行,以南宋石邦哲《越州石氏楷帖》中收錄者最有名氣。然後世流傳較少,異常珍貴。清末李宗瀚曾收藏一冊,今藏於日本國家博物館,民國時曾有石印本,影響較大。將此刻本《曹娥碑》與流傳墨跡校勘,感覺墨跡書法缺少古雅,而文字錯謬處亦多,似乎刻本更為可信。文徵明曾獲觀倪雲林題跋本,評之曰:“《曹娥碑》石氏所刻,古雅純質,不失右軍筆意。餘平生所閱不下數十本,俱不及此。“今倪氏題跋本不得而見,只能透過文氏摹刻於《停雲館帖》中者,來欣賞其風采特點。若將李宗瀚收藏本與之對校,二者文字書法亦有很大區別。就書法而言,李氏本字型疏闊點畫勁直,捺筆長重出鋒,豎彎鉤略有隸意而正上出鋒;文刻本結體橫勢圓融,捺筆微長,豎彎鉤右上出筆,隸味及儒雅氣更濃郁。然文氏將《曹娥碑》直接納入右軍書法,有失考察精微。於是可知,此帖刻本問題亦多,好差真偽只能靠目鑑者自己把握矣。

跋石氏刻本《曹娥碑》

張金梁碑帖題跋「2」

張金梁碑帖題跋「2」

《元演墓誌》刻於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513)。元演為文成皇帝之孫,順王之長子,官至中壘將軍散騎侍郎,年三十五卒,贈梁州刺史。此志書似一狂妄之老者,揮毫飄忽不定,或行筆慢悠舉步維艱,或出鋒疾快如短矢離弦;字型大小正斜參差錯落,點畫粗細轉折皆無定則。收筆出鋒藏尾隨意,線條輕重為所欲為,不少突兀令人意外處。此志書法水平不高,結體點畫皆欠工整,然歪打正著,在刀鋒之作用下,出現了一派稚拙質樸天真爛漫景象,成為元氏墓誌中大有意味者。《元演墓誌》近代出土,石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曾影印發行。學書者若味其情趣而寓於創作,可能對結構及點畫變化大有裨益。

| E N D |

——-問大道於筆墨 遣真情於毫端——-

張金梁碑帖題跋「2」

張金梁,山東高密人,博士。中國書協第七屆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吉林省書協副主席,吉林省民盟書畫院院長。現為吉林大學古籍所教授、博導,吉林建築大學書法學院特聘教授。長期從事書法研究、創作、教育工作,出版有《〈續書史會要〉補證》《明代書法史探微》《明代書學銓選制度研究》《〈書史會要〉校正》《中國書法史繹

·卷六·反思之旅》《張金梁書法文集》《張金梁書法作品集》《吉林省書畫名家·張金梁卷》等專著,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三十餘篇。獲中國書協蘭亭獎理論獎一等獎及吉林省長白山文藝作品獎。擔任中國書協第五、六、七屆蘭亭獎及十一屆全國書法展、研討會等評委二十餘次。書法業績在《中國書法》《中國書畫》《中國青年》《中國收藏》《中國美術與書法》《書畫世界》《書法賞評》《書畫藝術》《藝術主流》《東方書畫》《中國書法報》《書法報》《書法導報》《詩書畫報》等專業報刊上皆有多次專題介紹。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張金梁書法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