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玄信為什麼叫宮本武藏
呂布戰平過一次,他在狀態下滑的時候,遇到了暴走怒罵的張飛;
馬超戰平過兩次,他在潼關遇到了裸奔拼命的許褚,又在葭萌關遇到了年近五十的張飛;
張飛戰平過三次,除了狀態欠佳的呂布、巔峰時期的馬超,還在瓦口關遇到了猛吃壯膽藥的張郃;
趙雲戰平過三次,他遇到了連續作戰的文丑、從容單挑的許褚,到了老年時期又遇到了朝氣蓬勃的姜維;
許褚戰平過五次,除了趙雲、馬超,他還遇到了勢均力敵的典韋,有所保留時單挑徐晃,放水作戰時單挑龐德;
上述這些人的平手記錄,有的完全戰平,有的略有爭議,但也算大致戰平吧。
那麼關羽戰平了幾次?
關羽的單挑物件和結果分別如下:
VS程遠志,秒殺;
VS華雄,速殺,也可能是一合斬;
VS管亥,數十回合斬殺;
VS紀靈,三十回合戰平;
VS荀正,秒殺;
VS車胄,三合之後追而斬之;
VS夏侯惇,惇詐敗誘敵;
VS顏良,秒殺;
VS文丑,三合之後追而斬之;
VS孔秀,秒殺;
VS孟坦,三合之後追而斬之;
VS韓福,秒殺;
VS卞喜,斬飛流星錘,追而殺之;
VS王植,秒殺;
VS秦琪,秒殺;
VS夏侯惇,戰不十合,不分勝負;
VS蔡陽,速殺;
VS楊齡,秒殺;
VS黃忠,酣戰三場,180餘合戰平,難分軒輊;
VS夏侯存,秒殺;
VS龐德,酣戰兩場,150餘合戰平;
VS徐晃,80回合戰平;
VS蔣欽,不三合,蔣欽敗走;
VS朱然,剛一交手,朱然便走;
VS潘璋,只三合,潘璋大敗。
從上述總結資料可以看出,關羽生平單挑了25次,斬殺率非常高,而與之戰平者有5人,分別為紀靈、夏侯惇、黃忠、龐德、徐晃。
對於這五次單挑,真的完全戰平了嗎?有沒有爭議?我們分別討論一下。
1。關羽VS紀靈。
這一戰的最大爭議是,關羽到底是不是放水而戰?紀靈真的能抗住關羽三十回合嗎?
先看作戰背景。
當時劉備剛得了徐州,人心不穩,在曹操、袁術的夾縫中存活,呂布又來投靠,被安置在小沛城中。劉備的生存環境,內懼呂布變生肘腋,外恐曹袁虎視眈眈,可謂是內憂外患,絕對不想多生事端。
曹操將劉備、呂布視為眼中釘,依照荀彧的“二虎競食”之計,寫密信令劉備除掉呂布,但是劉備一眼就識破了;曹操又使出了荀彧的“驅虎吞狼”之計,假天子詔書,令劉備討伐袁術,劉備再次識破了!
“
雖是計,王命不可違也
”,於是劉備帶著關羽出征了,與紀靈會戰於盱眙。當時的袁術還在鼎盛時期,兵精糧足地盤大,劉備可不想與袁術結仇,他此行屬實無奈,只好裝裝樣子,放個空槍就走!這種想法,肯定與關羽深入交流過了。
我們再看關羽、紀靈的單挑過程。
二人單挑三十回合,貌似不分勝負,接下來呢?“
紀靈大叫少歇,關公便撥馬回陣,立於陣前候之
”!
紀靈大叫稍歇,肯定是氣力不加了,或者說頂不住了,如果關羽殺心大起,可能就會拿出斬殺管亥、蔡陽時的勁頭,直接趕盡殺絕了!然而,關羽並沒有乘勝追擊,竟然允許紀靈中場休息,還立在陣前等他,這在演義中是絕無僅有的!
明白人都看出來了,關羽根本沒有在刀法上使出殺招,而是僅以力量壓制對方,希望紀靈知難而退,從而化干戈為玉帛。如果殺了紀靈,那就與袁術徹底結下了樑子,這與劉備的戰略意圖是完全相違背的!
後來張飛遇到了紀靈,那個時候袁術已經走投無路了,成了過街老鼠,要去投靠袁紹,而紀靈就是前哨部隊。劉備不再有所顧忌,張飛更是深恨袁術、紀靈這幫人(積怨頗多,此處不再贅述),於是挺矛直奔紀靈而去,“
戰不十合,大喝一聲,將紀靈戳於馬下!
”
綜合來看,關羽單挑紀靈,確實放水了。
紀靈遇關羽,背有靠山,關羽放水而戰,紀靈僥倖;紀靈遇張飛,靠山已倒,張飛趕盡殺絕,紀靈必死!
2。關羽VS夏侯惇。
這兩人之間有兩次交手,關羽的武力都處於巔峰期,而夏侯惇都是在下滑期。
在典韋投靠之前,夏侯惇是曹營第一猛將,他的巔峰武力還是很猛的,可以在暴雨中與呂布混戰多時,還可以四十回合暴打高順。
第一次交手,下邳城門口,屬於兵戰中的單挑。
夏侯惇詐敗,引誘關羽出城,糾纏追打了二十餘里。
這個時候,夏侯惇的左眼已經瞎了,武力值肯定有較大幅度的下滑。
詐敗不同於單挑,一般比較容易完成,比如劉備在夏侯惇面前詐敗,馬岱在張飛面前詐敗,只要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基本都能做到從容詐敗。夏侯惇縱然左眼已盲,但想要在關羽面前自保,還是綽綽有餘的!
如果單挑不退,夏侯惇必敗,估計撐不過五十回合。
第二次交手,黃河渡口外,屬於列陣單挑。
夏侯惇口口聲聲說要生擒關羽,但是與關羽交手十幾個回合之後,就命令麾下的騎兵將關羽圍了起來。這個時候,夏侯惇已經瞎眼大半年了,武力值下滑更甚,從他命令部下群起而攻之的表現來看,他應該是自認不敵了,因此喪失了繼續單挑的信心。
關羽面對夏侯惇的一再叫囂,起初還能忍耐,畢竟他也要照顧曹操的感受,畢竟曹操曾經有恩與他。但是夏侯惇不死不休地糾纏,關羽的耐性也是有限的,他眼看就要尋到了劉備,而且已經讓兩位嫂夫人的車仗先行一步(之前出現過杜遠事件),不能再有任何差池,於是殺心大起,“
關公大怒,舞刀而上
”,正在這時,張遼趕了過來,帶來了第三道放行文書,阻斷了這次激烈廝殺。
如果真的出現了火拼的局面,暫且不論關羽能否殺出重圍,夏侯惇幾乎是必死無疑的!
3。關羽VS黃忠。
戰長沙,關羽、黃忠交手三次,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們大致概括一下:
第一次單挑,回合數100+,
“
韓玄恐黃忠有失,鳴金收軍
”。一般情況下,先鳴金的一方,大多都被認為略處於下風,比如淩統單挑張遼,孫權火急鳴金,那麼這次關羽佔到上風了嗎?關羽回營後,親口稱讚黃忠“
名不虛傳
”,讚歎對方的刀法“
全無破綻
”,還暗中尋思只能使出拖刀計,才有取勝的機會。
如此來看,關羽根本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第二次單挑,回合數50+,
關羽急切贏不下,率先詐敗,正要使出拖刀計的時候,黃忠卻因為坐騎久疏戰場,竟然馬失前蹄了。如果黃忠沒有出現馬失前蹄的情況,能擋住關羽的拖刀計嗎?筆者認為,黃忠肯定是嚴加防範的,肯定能夠接住這一刀!
何曼被曹洪斬殺,楊任被夏侯淵斬殺,那是因為他們不用刀,更不懂拖刀計,但是對於頂級刀將來說,拖刀計幾乎是必備的技能,除了曹洪、夏侯淵之外,魏延、甘寧、華雄等人大機率也會,黃忠這種超一流當然也會,他們精通拖刀計,那麼對於別人的拖刀計,肯定不會輕易著了道兒,比如龐德使用拖刀計,關羽一看就看破了!
第三次單挑,回合數30+,
黃忠詐敗,並且一箭射中了關羽的盔纓。這一箭,令三軍為之色變,令關羽羞赧而退!關羽心裡有數,如果黃忠不是以恩報德之人,則自己必死無疑!
這三場單挑中,黃忠、關羽都有失誤,也都被饒了一回,在刀法上不分伯仲,就印象分來看,算是平分秋色。
但是,黃忠馬失前蹄,並非力有不逮,而是戰馬的因素,他的坐騎與關羽的赤兔馬沒法比,本身就吃了暗虧;而黃忠箭射關羽,那可是憑藉過硬的自身本領;還有一點,此時的黃忠64歲,而關羽49歲,大了整整15歲,也就是說,黃忠在年齡上處於絕對劣勢!
因此,長沙之戰,雖然以平局收場,但是從綜合表現來看,黃忠一點兒都不差!如果也給黃忠配備一匹赤兔馬,那麼關羽可能就很難打了!
4。關羽VS龐德。
這場廝殺,雙方單挑兩次。
第一次,單挑回合數100+。
曹魏這邊,“
于禁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
”,蜀漢這邊,“
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
”。戰後,龐德收斂了此前的狂態,誠懇地說,“
人言關公英雄,今日方信也
”,而關羽也放下了一貫高傲的姿態,稱讚龐德為“
刀法慣熟,真吾敵手
”!
整體來看,雙方一百合之內鬥了個旗鼓相當,說不上孰優孰劣。
第二次,單挑回合數50+。
龐德詐敗,以拖刀計虛晃一招,卻突發冷箭,“
關羽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
”,躲閃不及,被一箭射中左臂。關平火速向前,將關羽救回,而於禁也立即鳴金(嫉妒心作祟),將龐德召回。如果任由這二人繼續廝殺,關羽恐怕凶多吉少。
這場廝殺,嚴格來說,應當算關羽戰敗了。不要說人家龐德不講武德,這種詐敗並施以暗箭的策略,在單挑中隨處可見,只能說關羽的防箭能力太低了!
然而,我們還要考慮另一個因素,那就是關羽的年齡。
此時的關羽,已經58歲了,他鎮守荊州多年,早就不曾上陣廝殺了,上一次單挑,還是十年前的戰長沙。關羽的巔峰武力非常短暫,赤壁之戰後,就走了下坡路,到了襄樊之戰,已經明顯衰退了,究其原因,大概是關羽屬於力量型、速度型的猛將,利在速戰速決,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耐久力都出現了明顯下滑,對於青龍刀這種重型兵器的掌控也不再那麼得心應手,尤其是赤兔馬已經邁不動腿了,喪失了速度先機和奔襲優勢。
正因如此,關羽才被龐德逼平,面對龐德詐敗,不僅追不上人家,還被人家輕鬆射中。
如果對各位超一流武將的巔峰武力進行賦值,假設巔峰呂布=120,巔峰關羽=100,那麼關羽此時的武力最多隻有95。
有人可能會提出反駁,“
一說關羽鬥龐德,就提什麼年齡因素,那你怎麼不說人家老黃忠的年齡?
”這種質疑是合理的,但是欠缺思考。。
其實,老黃忠的設定,類似於老年趙雲。七旬趙雲,還可以力斬五將,武力值大概是92-93,那麼巔峰趙雲的武力值大概就是100,甚至更高。同樣道理,戰長沙時期,黃忠的武力值大概是97-98(加弓箭則可能100+),那麼壯年黃忠的武力值,大概也有120的樣子!
總之,我們考慮關羽後期的年齡因素,與老黃忠沒有任何衝突。
5。關羽VS徐晃。
這一戰,大家也很熟悉,我們直接看單挑表現。
雙方單挑了八十回合,看似戰平了,但是關平“
恐關羽有失,火急鳴金
”,書中註明了根本原因,“
公雖武藝絕倫,終是右臂少力
”。
這一次,關羽吃了暗虧,因為他剛經歷了刮骨療毒,創口還沒有完全平復,根本使不上力道。關羽對於力量的依賴,甚至超過了赤兔馬,如果右臂使不上力,那與壯士斷腕沒什麼區別!
因此,徐晃雖然佔據了上風,或者說取得了小勝,但勝之不武。
徐晃的武力,是肯定不如龐德的。
徐晃曾經單挑許褚,五十回合戰平,但是曹操有收降徐晃的意圖,明確說過“不以武力相逼”,因此許褚在單挑時肯定有所保留了;龐德也曾經單挑許褚,五十回合戰平,但是曹操明確授意要收降龐德,因此許褚也放水了,不過龐德在單挑許褚之前,已經先後與張郃、徐晃、夏侯淵單挑,大概有十餘個回合,肯定是有體力損耗的。對比來看,徐晃還是略低於龐德。
因此,我們能夠大致得出,如果關羽的右臂依然健碩,應該能在一百回合戰勝徐晃。
小結如下:
盱眙之戰,關羽戰平紀靈,那是關羽迫於形勢,在戰略上放水作戰了;
黃河渡口,關羽戰平夏侯惇,那是關羽顧念曹操的恩情,不想斬殺曹操的宗親愛將;
長沙之戰,關羽戰平黃忠,屬於勢均力敵,但黃忠的綜合表現似乎更加可圈可點;
襄樊之戰,關羽戰平龐德,雖然在力量和武藝上不分伯仲,但是最終折了一陣,只能怪自己不會防箭;
沔水之戰,關羽戰平徐晃,因為右臂少力而落入了下風,如果公平單挑,應當能夠在百合之內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