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宋陵:北宋王朝的縮影,看宋朝皇帝的那些事

作者:由 古建家園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7-27

宋陵石刻在嵩山哪裡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宋陵為北宋皇家陵園,地處鄭州、洛陽之間的鞏義市,南有嵩山,北有黃河,是北宋皇帝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寢。

北宋九帝,開國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匡胤之弟)趙光義、真宗趙恆、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哲宗趙煦、徽宗趙佶、欽宗趙桓。徽、欽二帝被金所擄,囚死在漠外。其餘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及宣祖均葬於此,統稱“七帝八陵”。加上后妃和宗室親王、王孫及寇準、包拯、楊六郎等功勳名將共有陵墓近千座。

宋陵:北宋王朝的縮影,看宋朝皇帝的那些事

乾德元年(963年),趙匡胤命“司天監(掌天文、曆法、祥瑞、兆候的機關)趙修己、內客省使王仁贍等改卜安陵(即永安陵)於西京(洛陽)鞏縣之鄧封鄉(今鞏義市西村鎮常封村)”,將埋葬在東京(開封)東南的父母的遺骨遷葬到鞏縣西南。從乾德元年(963年)開始營建宋陵,前後經營達160餘年。

宋陵建築特點

陵區東西長約13公里,南北寬約12公里,總面積156平方公里,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北宋皇陵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它蘊藏著豐富精深的文化內涵,是一座浩瀚的大宋歷史博物館,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北宋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狀況以及文化藝術、建築風格、民俗風情等。

北宋各陵建置格局基本相同,皆坐北朝南,每座帝陵域內有帝陵上宮、後陵、帝陵下宮、陪葬墓等,圍繞陵園建築有寺院、廟宇和行宮等,最外圍用樹籬圍繞。按照自然環境和北宋皇帝的埋葬順序,宋陵分為西村陵區、蔡莊陵區、孝交陵區、八陵陵區。

宋陵:北宋王朝的縮影,看宋朝皇帝的那些事

西村陵區在鞏義西南部,在西村鎮常封村以西,又稱“龍窪”,有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宋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宋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祔葬九座后妃陵,陪葬子孫墓141人。

蔡莊陵區位於芝田鎮蔡莊北嶺上,緊鄰310國道,宋時稱“臥龍崗”,有宋真宗趙恆的永定陵,祔葬三個皇后,陪葬大臣墓有:高懷德、蔡齊、寇準、包拯。

孝義陵區即鞏義市區內,有宋仁宗趙禎的永昭陵、宋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祔葬兩個皇后和五個公主陵,陪葬大臣墓有:趙普、楊延昭、狄青等。

八陵陵區在芝田鎮八陵村南,建有宋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宋哲宗趙煦的永泰陵,祔葬八個皇后陵和四個公主陵。前後經營達160餘年之久。北宋的諸帝、後陵中,8座皇帝陵儲存完好,皇后陵主要分佈在西村、蔡莊、孝義、八陵4個陵區,佔地30餘平方千米。

宋陵:北宋王朝的縮影,看宋朝皇帝的那些事

北宋皇陵有龐大的石刻群,雖經破壞散失,至今尚遺存近千件,堪稱我國最大的露天石刻博物館。每個帝陵石刻的內容包括望柱、象及馴象人、瑞禽、角端、虎、羊、文臣、武臣等,各有象徵。根據各類石刻的形態和裝飾的變化,可將宋陵石刻分作前、中、後三期。

前期,宋陵各類人物造型較粗壯,帶有晚唐遺風。中期,人物造像由粗壯逐漸變為修長,文臣靜雅,武臣也有“儒將”風度。晚期,瑞獸圖案失去了活潑神情,腹部兩側增飾雲朵及水波紋,著意渲染其神秘色彩。人物皆作修長體態,文氣十足,而威風日稀。

其他石刻也多有可點之處,宮人雙肩削瘦,束髮簪珥,有女性的特徵;內侍體態微胖,手執體現其身分的球仗和拂塵;武士身軀高大,或拄劍肅立,或手執斧鉞;文臣執笏在前,武臣拄劍在後,反映了北宋抑武揚文的官制序班。華表(望柱)為方基蓮花座,六稜或八稜柱身,柱頂為合瓣蓮花。帝陵柱身為纏枝牡丹雲龍紋,後陵柱身為翔鳳紋。

宋陵:北宋王朝的縮影,看宋朝皇帝的那些事

北宋末年,金在中原扶植的“大齊”皇帝劉豫曾對宋陵進行大規模盜掘。金朝佔據中原後,宋陵建築徹底毀壞,珍寶被盜掘一空。元朝時期,宋陵陵區“盡犁為墟”。明朝初年,朱元璋曾命加以修葺,“禁人樵採”。清朝時期,又分民戶看管宋陵,減免其賦稅、勞役。

民國七年(1918年),日本人曾來宋陵考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者對宋陵進行了多次考查。1961年,發掘的魏王夫婦合葬墓,由主室、耳室、甬道和墓道組成。1984年,考古隊發掘了永熙陵北的李後陵。宋陵因早年已遭盜掘,建築也被損毀,沒了考古價值和旅遊價值,很多石像散落在麥田間。出土少量隨葬品,其中的玉諡冊、哀冊及精美的越窯秘色瓷器,定窯細瓷器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北宋是個非常奇特和發展不平衡的時代,被歷史學家視為“中國歷史上最貧弱的一個朝代”。然而,北宋又是中國歷史上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繁榮的朝代之一。

北宋雖然擁有龐大的軍隊,但軍事實力不強,與遼國和西夏對抗時長期處於劣勢。經濟上雖繁榮,但北宋政府經常國庫空虛,入不敷出。由於北宋在軍事上“積弱”,在經濟上“積貧”。然而中國歷史上很多重大發明都出現在北宋,在文學藝術方面,更是名人輩出,登峰造極。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曾對宋有這樣的評價:“華夏民族的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古建世界,我們不僅僅只做古建築!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