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學了十年書法還是寫不好字?從這些細節找找原因吧

作者:由 書法訓練營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7-29

臨帖大師怎麼寫不了

首先別刷字,米芾的刷字不是想學就能學好的,老米除了會刷還會”八面出鋒“,就是不要偏鋒行筆,保持中鋒行筆,這樣的線條才豐富、靈動,從哪一面出鋒線條都會很好看。

假如還沒有學過”二王“,那一定要去學習一下。畢竟二王是中國書法的源頭這話也不是亂說的,深入學習二王書法後在創作時就會有更多的靈感,當然那種暢快感也是讓人很享受的。

學了十年書法還是寫不好字?從這些細節找找原因吧

打破常見,追求形神俱佳的臨摹。學了十幾年書法還是原地打轉的大都緣於此。臨帖總是在自己的規範內進行,覺得字帖的一些東西可臨可不臨,一開始就加入太多自己的看法,結果什麼都沒學到手,反正是自己的習氣越來越重。

別當工匠,努力當藝術家。工藝品與藝術品是完全不同的兩樣東西,工藝品是流水線生產出來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印刷體的字就是工藝品,我們手寫的有水平的書法作品就是藝術品。學書法一定不要被印刷體影響了,否則一輩子都別想學好書法。

學了十年書法還是寫不好字?從這些細節找找原因吧

為什麼晉、唐是中國書法的兩座高峰,至今無法突破,很大原因是今天機械影響的結果,特別是現代的年輕人,出生就是看印刷體長大的,掛圖、識別書都是印刷體,而古代呢,從小就看手跡長大的啊!這個影響是很要命的,我教學中常被這個困擾,學生老問,陳老師,為什麼“木”字有鉤?語文老師說這是錯的,不能寫鉤!

平時一定要學一下書法史,瞭解書法發展的脈絡,這樣你學起來心裡就有數,知道這個字的年代感,因為字不單是漢字,還是歷史。

學了十年書法還是寫不好字?從這些細節找找原因吧

書法創作一定要加入感情才能生動。我們都知道,朗誦要有感情、唱歌要有感情、彈琴要有感情,否則很難引起受眾的共鳴,書法也一樣,你的書法假如不是投入感情去創作的,就一定不會有吸引力,更不可能長久流傳,仔細看看《祭侄文稿》就能感受到我說的這些了。

學了十年書法還是寫不好字?從這些細節找找原因吧

紮實訓練,別耍滑頭。我的意思是說,現在很多人不注重真書訓練,直接就來行草書,這不是不可以,方法得當就行,但就是根基不牢,線條打滑,就象肚子沒貨的人想靠耍滑頭混飯吃一樣。字無百日功,不經過紮實的基本功訓練,書法終究只是俗品。懂行的不用看太多,只瞧一下線條質量,就知道大概是幾斤幾兩了,所以好好練習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欲速則不達。

學了十年書法還是寫不好字?從這些細節找找原因吧

五體兼修。學書法不能只學一種字型,五體都要學,這樣眼界才能開闊,思路才能暢通,只守住一口井,就會成為井底之蛙了。篆書的圓潤、隸書的靈動、楷書的厚重、行書的靈動、草書的飄逸,都是書法的精華所在,缺少了一種,總會讓書法少了神采,好的書法作品看似只是一種字型的作品,其實內含了所有字型的精神在裡面,讓人百看不厭。

學了十年書法還是寫不好字?從這些細節找找原因吧

所謂學了十年書法,是你必須真的學了十年,十年間必須每天練習,不要十年前開始了,到現在十年了才又動一下筆,那麻煩大了。書法要每天堅持訓練手感,培養肌肉記憶,有位老師說,技巧是不靠譜的,特別是拉小提琴,你沒有強大的手感和肌肉記憶,就別想成為大師了。

學了十年書法還是寫不好字?從這些細節找找原因吧

多看一手作品。很多人一輩子都沒看過一次真跡展覽,沒逛過一次博物館,整天就抱著字帖不放,甚是勤奮,但那是假努力,要想在書法上取得真經,非看真跡不可,印刷品的線條和真跡的線條完全兩碼事!

見多識廣,這是老教訓了,特別書法學習中一定要博覽眾碑帖,就比如我們最熟識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很多人都只知道一個版本,就是流傳最廣的馮承素版本,可是馮承素的版本是透過雙鉤法鉤出來的,雖然整體上與原帖最接近了,可是卻有不少問題,比如只顧雙鉤,不顧線條規律,就出來一些不可理解的運筆,你再去看看褚遂良的版本,就會一下子恍然大悟,原來這筆畫是這樣寫才合理。

學了十年書法還是寫不好字?從這些細節找找原因吧

從唐代開始,中國書法就越來越規範化了,甚至還出現了管閣體,這又是另一種的印刷體了,所以學書法要想得到其精髓,就一定得上追魏晉,宋以後的書法有太強的意識性,與晉人風度相差太遠。不學魏晉只學唐宋,那麼你的書法將永遠無法登堂入室。(作者:陳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