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知否》原著中的曼娘:她真的愛自己的兒子嗎?其實未必

作者:由 花語遲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8-08

知否朱曼孃的孩子是誰的

前世不修嗎麼?

明蘭茫然,其實昌哥兒有很多次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可惜全失之交臂了。

於自己,自是恨不得永遠不要接手這燙手山芋,一切相關昌哥兒之事能躲就躲。

於顧廷燁,因早年經歷,總覺有親孃在身邊,孩子多少能得妥當照料,總比交給素不相識之人強;更兼之顧及嫡妻嫡子,不願明蘭受累,團哥兒受脅。

至於曼娘,更是百年難見的奇葩,要麼早些放掉昌哥兒,要麼和兒子好好過日子,偏她死活拽著妄念不肯罷休。

《知否》原著中的曼娘:她真的愛自己的兒子嗎?其實未必

朱曼娘,虛偽歹毒,自私自利,擅用心計,陰險狡詐,原書中,明蘭在登州餘老太師府中初見她,便斷言她是名

“奇女子,

”而顧廷燁更是揚言道“

若她不是女子胸中丘壑定不輸男兒

,”這樣的評價,可見其手段不一般。

這樣的一個女子,若是心思放在正途上,其能力絕不在盛明蘭之下。

可惜,世間沒有兩片完全的樹葉,朱曼娘也註定成不了盛明蘭

01.格侷限制,畫虎不成反類犬

在原著裡,朱曼娘最崇敬的便是前朝的“琉璃夫人。”

“琉璃夫人”何許人也?

前朝高大學士之妻,不僅是明蘭穿越者的“同類,”更是明蘭口中的“奇女子。”

《知否》原著中的曼娘:她真的愛自己的兒子嗎?其實未必

劇情概要如下:

話說某朝中期,一位名妓因緣際會結識了一位少年探花郎,兩人雖貴賤殊途,但卻一見如故,傾心相愛;後探花郎雖將名妓贖身併入了良籍,然家門容不下煙花女子。這名妓倒也剛烈,直接留信出走,並勸探花郎另娶高門淑女為妻。

探花郎遍尋愛人不得,只得從父母之命,多年後,新鰥的探花郎被點為巡邊御史,於邊疆巡視之際恰遇羯奴大舉進犯,探花郎率領軍民極力抵擋,然敵眾我寡,眼看援兵遲遲未到,就要城破身死,探花郎都已把劍架在脖子上了,這時忽然羯奴中帳大營大亂;探花郎抓住時機,趕緊吩咐守城官兵趁機急襲,果然得手,危機自解。

戰後清點才知道,原來是一女子斥重金急購了五百牛羊馬匹,然後於尾部點上火,效仿田單的火牛陣,讓牲口群從毫無防備的羯奴後方衝過去;探花郎見疑,細細打聽之下才知道,這女子赫然就是那名妓。最後當然是大團圓結局,才子佳人琴瑟和鳴,白頭偕老,兒孫滿堂。這故事很爛俗,但卻很動人,因為這齣戲是真有其事,講的是前朝一段奇緣。

那探花郎姓高名覃,乃江左名門子弟,他少年得志,十六歲就科試簪花,先後輔佐了三位皇帝,一生大起大落,福澤百姓無數,後被錄入正史《名臣傳》。

而他的妻子更傳奇,因為,她的確是秦淮河畔的歌妓出身,後世稱之為‘琉璃夫人’。本來嘛,這樣不大好見光的身份,就算瞞不了當時人,好歹在書面上做些文章,糊弄一下後人也好,偏偏這位高夫人實在太有名了,而他們的事情鬧的也太大了,就算正史上不寫,野史上那也是鋪天蓋地。

高覃從邊城回家苦求高堂,雙親終於同意納琉璃夫人進門為妾,誰知琉璃夫人不幹,她對著情郎嘆了口氣,說了一句名言:“

吾愛汝甚,然吾也愛己甚。”

她說,她受了半輩子的白眼輕視,脫了賤籍後,已決計後半輩子挺起脊樑做人了,是以開作坊,招學徒,經商行賈,已經替自己掙下尊嚴的生活,並且她現在過的很愉快。

高覃堅決要娶她,江左高家卻死活不答應,這件事鬧的天下皆知,連市井街坊都熱衷談論;最後,高覃毅然放棄似錦前程,棄職去銜,還被高家開除宗祠,趕出家門。

然後,遭受天下人非議的夫妻倆隱居於雍州山野,清貧度日,相濡以沫,高覃潛心讀書,著書修學,教誨子弟,琉璃夫人則帶著貧困的當地百姓,開山鑿礦,蓄水為田。

整整十年,皇帝都換任了,高覃以揚棄程朱理學的幾本鴻篇鉅作而再度名滿天下,四海學子莫不仰慕,紛紛前來求教,朝廷三發詔令,讓高覃復職還朝,此後青雲直上,出將入相,三歸鄉野,又三次還朝,官位直至太師,且門下弟子無數,最後入了《名臣傳》和忠良祠。

而高夫人呢,從歌妓到超一品的誥命夫人,琉璃夫人的一生簡直比傳奇還傳奇。

當然了,綜上所述,這是所有古代女子所熟知的劇情,也是曼娘女士所看到的劇情。

《知否》原著中的曼娘:她真的愛自己的兒子嗎?其實未必

然而在明蘭看來劇情的發展總結是這樣的:

其一,吾愛汝甚,然吾愛己也甚——我是很愛你,但是我也更愛我自己;

其二,琉璃夫人八成是她的“老鄉”——琉璃夫人文化層面和見識遠遠要超出她所在時代的限制;

其三,她知道琉璃夫人最終追求的是什麼——到了最後,其實琉璃夫人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而且她明白,沒有尊嚴的愛情終究不會長久,如果沒有自己的價值,男人還是會變心,而高覃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愛的是怎樣的琉璃夫人,是以棄官去職,如果她像二十年前那樣嫁給高覃,那之後也不過是成為被時間所模糊的尋常婦人罷了。

《知否》原著中的曼娘:她真的愛自己的兒子嗎?其實未必

兩兩對比,明蘭更熟知更瞭解琉璃夫人是怎樣的一個人,作為接受過現代高等教育的現代人,她更清楚的瞭解人活著的目的是什麼,琉璃夫人的所作所為是具有什麼性質的,這些點是明蘭清楚的,而這一點是曼娘所不清楚沒有想到的,一來是她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允許,二來,她並沒有思想上的覺醒,只是一味的模仿琉璃夫人,失了其本真(從曼娘死賴著顧廷燁不肯離開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她居心不純),兩相對比,高下立見。

02,心思歹毒,詭計多端

明蘭於餘府初見曼娘時,便深覺這女子的厲害。

先是攜一雙兒女不遠千里從京城趕到登州,跪在人家大門口,逼著餘家納人,逼得人家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又哭又鬧又要尋死,毀人清譽還不損己(做了人家外室還有什麼好名聲),接著返回京中,又在顧廷燁耳邊示弱(話說那個時候的顧廷燁真的是缺心眼),以惑人耳目,讓顧廷燁認為她

“柔弱不能自理”

,是個妥妥的白蓮頂級材料,直至曼娘間接害死餘嫣紅,這才讓顧廷燁驚覺她是潭見血封喉的毒水,實在不能留……

《知否》原著中的曼娘:她真的愛自己的兒子嗎?其實未必

再後來,明蘭以為再也見不到曼娘了,卻不想, 陰差陽錯間,她們又遇上了。

二人第二次見面,一上來,曼娘便來了句:

沒想到今日在這裡又見了姑娘,如今已是夫人了。

上來便引著眾人去探尋這段往事,想要毀了明蘭的清譽,抓住她的錯處,只是明蘭輕飄飄的回了句:

我只是遵從父母之命,不會自己出去找親事。

一句話,既然點出了曼娘心思不正,又明著說她與顧廷燁當外室的事情,目的不純。

羞的曼娘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接著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便要攜昌哥要去撞明蘭,想讓她難產出事,卻不想明蘭平安躲過了,再後來,顧廷燁將她拘押至綿州,這才又消停了一陣子。

《知否》原著中的曼娘:她真的愛自己的兒子嗎?其實未必

然而,顧廷燁終究還是小瞧了這個在她身邊待了將近十年的女子。

03.心思狠毒,自私自利

顧廷燁二次出門打仗,京城傳來兵敗的假訊息,曼娘一邊偷偷帶著兒子上京來,要求明蘭入宮被髮跣足,去官場上尋些助力,求得皇帝赦免,一邊又在不停的咒罵,一忽說明蘭要搶走她兒子,一忽又說明蘭要殺了她,瘋瘋癲癲,不成樣子。

接著,她又騙自己的哥哥來將昌哥救走,卻不想,自己的哥哥被亂箭射死,死前曾大呼“妹子,”曼娘也不曾回頭看他一眼,其冷心冷情,可見一斑。

《知否》原著中的曼娘:她真的愛自己的兒子嗎?其實未必

之後,她不顧自己兒子病弱的身體,自私自利,硬生生拖著昌哥兒去了西北邊境,要去與顧廷燁“生死相隨”,卻不料,一切都是一場笑話。

可憐昌哥兒,年幼病弱,未曾享受過親情,也未能平安長大,最終於西北邊境病死,一抔黃土埋了了事,自此了無痕跡,而曼娘在此之後,也發了瘋……

這是曼娘最後一次出現明蘭的生活裡。

縱觀曼娘這一生,一個人的壞處,她幾乎是佔盡了,為著自己那點可憐的執念,害了那

麼多人,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放過,讓人又可憐又可恨。

《知否》原著中的曼娘:她真的愛自己的兒子嗎?其實未必

那麼,讀到最後,我近乎也有了一個疑問:

曼娘是愛自己兒子的嗎?

或許是愛的吧,就像是明蘭說的:

從陰暗面來想,曼娘根本不愛昌哥兒,兒子不過是一枚棋子,自是該怎麼用就怎麼用;往好處想,曼娘也愛兒子,不過她所認為的對孩子好,與正常理解不太一樣。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