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吳晗講歷史》:以史為鑑,瞭解中國人的生存法則

作者:由 石墨楊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8-12

史學札記怎麼寫

文/石墨楊(shimoyang11)

考古學家夏鼐說:吳晗在鑑別史料方面,態度嚴謹。對很多文獻和傳說,都不輕易置信,要加以考訂。

吳晗,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義烏人。中國著名明史專家。畢業於清華大學。代表作品有《朱元璋傳》《明史簡述》《讀史札記》《歷史的鏡子》等。

史學大家吳晗的經典著作,嚴謹可靠,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觀風雲人物,品世情百態。

《吳晗講歷史》

一書秉著對歷史嚴謹公正的態度,精選吳晗先生關於中國古代政治、人物、社會、文化、軍事等方面的敘述與評論篇章,告訴讀者為人處世的生存法則。

《吳晗講歷史》:以史為鑑,瞭解中國人的生存法則

01 為臣的謀略,在其位謀其政

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有骨氣是我們優良的民族傳統。文天祥就是其中之一。

1276年,元將伯顏統軍進攻臨安(今杭州,南宋首都),駐軍皋亭山。宋朝宰相陳宜中逃跑了。文天祥受命於民族危機時刻,拜右丞相,奉命到元軍講和,他毅然到敵人軍中,和伯顏當年爭論,被拘留押送去大都。途中經過鎮江,設計逃脫。輾轉回到浙江台州,進行抗敵鬥爭。

南宋景炎二年(1277)七月,文天祥兵敗。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廣東潮陽被敵軍襲擊軍潰被俘。文天祥是宋朝的狀元宰相,聲望很高。他一向生活豪侈,自奉甚厚,歌兒舞女,不離左右,到了元軍大舉過江,臨安危機之時,立刻改變生活方式,樸素節約,把所有家產都作為抗元軍費,一心一意保家衛國,屢敗屢起,毫不氣餒,對當時的知識分子和愛國人民號召力很大。

元朝政府想利用他的聲望,許以高官厚祿,來收拾南宋的人心,減少抵抗,文天祥卻不為所動,第一堅決不投降,第二隻求一死,對於連死都不怕的人,敵人的一切威脅、折磨。利誘的手段,便毫無作用了。文天祥是勝利者,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文天祥不只在政治大節上表現了堅強的骨氣,在禮節和上火山也和敵人進行了頑強的鬥爭。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三句話文天祥是完全當之無愧的,他是我國曆史上的大丈夫,是繼承民族優良傳統的有骨氣的人,是民族英雄。

《吳晗講歷史》:以史為鑑,瞭解中國人的生存法則

02 百姓的日常,人間煙火味兒

吳晗說求之正史不得,只好讀雜書,讀了些雜書,這個疑問算是解決了。原來階級的烙印連老百姓起名字的權利也不會放過,在古代封建社會里,平民百姓沒有功名的,是既沒有學名,也沒有官名的。怎麼稱呼呢?用行輩或者父母年齡合算一個數目作為一個符號。

明太祖的父親叫五四,名世珍,二哥重六名興盛,三哥重七名興祖,明太祖原來也叫重八,名興宗,間潘檉章《國史考異》引《承休端惠王統宗繩蟄錄》,可見明太祖一家原來都以數字命名磷鉛量的。至於世珍,興宗這一類作機學名、官名性質的名噴把有字,大概都是明太祖爬上統治階級以後所追起的。

魯迅先生的著作為證。他在《社戲》一文中列舉的人名就有八公公,六一公公之類,在另一篇中還有九斤老太。

《吳晗講歷史》:以史為鑑,瞭解中國人的生存法則

03 世間百態,看盡人生滄桑

個人生活的獨立,每一個人都為工作而生存,人與人之間無倚賴心。從家族本位的社會組織改變為個人本位的社會組織,自然,上層的政治思想文化也都隨而改變。

縱觀數千年中國古代歷史,探歷史深處的複雜人性,一窺中國人的國民性格、思維特徵,解密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國人生存邏輯。

吳晗先生評議客觀公正,引用史料嚴謹。本書不僅是一本歷史知識讀物,還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古代的鬥將,將和將鬥,叫作鬥將。我國的武打戲有悠久的傳統,武打戲中的鬥將,突出地集中地表現了勇士們的英勇氣概,更是受人歡迎。其實,不止是今天的人們喜歡看鬥將的戲,古代人也是喜歡的。例如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態度很嚴肅,取材極謹慎,但寫晉將陳安的戰鬥犧牲,卻十分際遇同情。

太寧元年(323年)七月,晉將陳安被趙主劉曜打敗,率精騎突圍,出奔陝中。劉曜遣將軍平先等追擊陳安。

《吳晗講歷史》:以史為鑑,瞭解中國人的生存法則

陳安左手揮七尺大刀,右手運丈八蛇矛,近則刀矛俱發,一殺就是五六個人,遠則左右馳射,邊打邊逃。平先也勇捷如飛,和陳安搏鬥,打了三個回合,奪掉陳安的蛇矛。

到天黑了,下著大雨,陳安和幾個親兵只好丟掉馬,躲在山裡。第二天天晴了,趙軍追蹤搜尋,陳安被擒犧牲。

陳安待將士極好,和將士共甘苦。死後,隴上人民很想念他,為他作壯士之歌。

歷史學家黎澍說:“吳晗是位勤奮、正直、誠實的歷史學家,他一貫愛好自己的工作,以研究明史有名於世。”

這本書史料豐富、分析透徹,語言生動幽默,對中國歷史有獨特的理解,學術價值很高,有益於讀者增長曆史知識。歷史不會重複,卻有可能重演。牢記歷史經驗和教訓,才會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遇見一本好書,墨楊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