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清朝人為什麼要倡導碑學而不是帖學?學會用筆的方法都在這裡

作者:由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8-20

為什麼清朝碑學碑會興起

古代書法史上,以漢字書寫的載體大致有這麼幾種:獸骨(甲骨文)、竹簡(主要是漢簡一類)、摩崖、石碑(主要是漢代隸書和北魏墓誌)以及紙、娟等,人們一般把存放在紙娟上的書跡叫帖學,把刻記在摩崖和石碑上的叫碑刻,而碑刻一般大都在北方存放的較多,而保留在紙娟上的大都在南方。

清朝人為什麼要倡導碑學而不是帖學?學會用筆的方法都在這裡

碑學與帖學

在清朝,人們又根據書法南北派,將它們分為南書和北書,南書是指東亞南朝的書跡,北書是指北朝碑刻的書跡。也有人將它們分為陽剛和陰柔之美,陽剛之美主要還是碑刻之類的,陰柔是指帖派之類。

清朝後期,書家們的眼光主要集中到了對南北朝碑刻的研究和學習上,這裡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阮元、包世臣、何紹基、趙之謙、康有為等人。對碑學研究最深的是康有為,但之前,也有人已經對此提出了一些主張,但始終還是沒有康有為的更為深入和全面。那麼,清朝書家為什麼經倡導人們學習碑學,學習碑學對書法有什麼好處呢?

清朝人為什麼要倡導碑學而不是帖學?學會用筆的方法都在這裡

清人對南北書派的看法

清朝中後期,出土了大量的金石書跡,使得人們對書法的認識又增加了很多,眼界得到了開闊,一些對書法敏感的人便開始將金石文字作為取法物件,並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如乾隆、嘉慶時期的鄧石如、伊秉綬等人。

而一些文人學者,卻把眼光放在了對金石文字的研究和書法歷史的考察之上,這也許是碑學書法研究的初期形態。

阮元是清代學者和書法家,他是“二十年來留心南北碑石,證以正史”的研究者,其主要貢獻是著有《經籍篡詁》、《十三經注疏》、《皇清經解》等一百八十餘種考古及書法史方面的著作。他認為:

清朝人為什麼要倡導碑學而不是帖學?學會用筆的方法都在這裡

南派由鍾繇、衛瓘及王羲之、王獻之、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鍾繇、衛瓘、索靖及崔悅、盧諶、高遵、沈馥、姚元標、趙文深、丁道護等,以至歐陽詢、褚遂良。

他對南北派的書家一一列出,但有些是南北都有,其原因是南北書在隋時出現了交匯,而隋朝影響最大的是北派。對評述南北書風時他認為:

南派乃江左風流,疏放妍妙,長於啟牘,減筆至不可識。……北派則是中原古法,拘謹拙陋,長於碑榜。

另一位比較著名的對六朝古法有較高認識的人是包世臣,他認為北碑書跡的點畫、結構及氣象都有峻拔和跌宕之美,在《藝舟雙楫》中,他提出了北朝隸書的美在於:

北朝隸書,雖率導源篆分,然皆極意波發,力求跌宕。北隸書,《經石峪》大字、《雲峰山五言》、《鄭文公碑》《刁惠公志》為一種,皆出《乙瑛》、《魏靈藏、《楊大眼》《始平公》各造像為一種,皆出《孔羨》,具龍威虎震之規。

清朝人為什麼要倡導碑學而不是帖學?學會用筆的方法都在這裡

對北碑風格按體系劃分後,認為北朝書法體勢開張,如去鶴遊天的逍遙,如構造堅實有龍威虎震之態。

康有為對碑派書法的看法,是建立在實用的學習之上的,他認為“貼學已壞”,已經不能讓人們從真正的古人那裡學到什麼,而只是前人以訛傳訛的“偽作”,只有碑才會留下“真跡”。他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到:

今日欲尊帖學,則翻之已壞,不得不尊碑;欲尊唐碑,則磨之已壞,不得不尊南北朝碑。尊之者,非以其古也;筆畫完好,精神流露,易於臨摹,一也,可以考隸楷之變,二也;可以考後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結構,宋尚意態,六朝碑各體畢備,四也;筆法鄶長刻入,雄奇角出,迎接不暇,實為唐、宋之所無有,五也。有是五者,不亦宜於尊乎!

清朝人為什麼要倡導碑學而不是帖學?學會用筆的方法都在這裡

康有為與前人不同,直接說出了學習碑學的五個好處,也就是學習碑學的必要性,是清朝書家提倡學習碑學的主要倡導人。前面兩位儘管提出了南北書跡的看法,但不如康有為的觀點更為直接和鮮明。

學習碑學的方法

北朝遺留下來的碑學書跡很多,並且大多都是古拙樸茂、又有典雅秀美的書法特徵,碑跡從流傳意義上來講,要比在唐和唐朝以前那些刻版更真實、更生動,因為刻版是對前人書跡的再刻過程,在此期間,一刻再刻,字跡必定要改變,畢竟不是那些前人的真跡,碑版書跡就不同了,儘管在刻制過程中會稍許發生一些改變,但總體來說,仍是“第一版”或是“現實版”,如同前人真跡一般。

包世臣認為,學習北碑書跡的方法應當從點畫、結構學起:

清朝人為什麼要倡導碑學而不是帖學?學會用筆的方法都在這裡

北朝人書,落筆峻而結體莊和,行墨澀而取勢排宕。萬毫齊力,故能峻;五指齊力,故能澀。北朝畫勢甚長,雖短如黍米,細如纖毫,而也入收放、俯仰向背、避就朝揖之法具備。起筆處順入者無缺鋒,逆入者無漲墨,每折必潔淨,作點尤精深,是以雍容寬綽,無畫不長。

這雖然是對北朝書法特點的一個描述,但其中包含著一些取法和技法用筆的學習方法,因為刻鑿出來的效果正如我們平時所說的“透過刀鋒看筆鋒”,在學習實踐時,應當按照這樣的思路去理解當時書丹人的書寫時的方法,去營造用筆、點畫、結體以及用墨的狀態。

何紹基認為,學習北碑書跡要善於用筆,主要強調幹淨利落:

不粘皮帶肉則潔,不強加粉飾則健,不設心好名則樸,不橫使才氣則定。要起就起,要住就住,不依傍前人,不將就俗目。

康有為從漢碑的氣象風格上談到了學習漢隸要注意的一些基本方法,他認為:

吾謂書莫盛於漢,非獨其氣體之高,亦其變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飛白,劉德升作行書,皆漢人也。凡漢分為金、為石、為瓦;有方、有圓,而無不扁密者。學者引伸新體異態,生意逸出,不患無家數也。

清朝人為什麼要倡導碑學而不是帖學?學會用筆的方法都在這裡

他告訴人們,在學習漢碑時,要儘量向更古的書體靠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那些書法所滲透釋放出來的藝術氣象,這也是學習漢碑的方法和好處。

總之,碑學是前人遺留下來的最為真實、最為可靠的書跡,是後世學習書法的經典模板,儘管從帖學中可以窺見古人用筆之風貌,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些帖學版本少之又少,宋以後又刻制了一些帖本,但傳之難免有誤,而清代學者又擔當起弘揚古風的重任,使得北朝書法又得以振興,也為後世提供了學習的多種方法和路徑。

本文由《太一智慧書畫藝術》平臺整理釋出,歡迎關注,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