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遇到課外文言文,別慌!兩篇短文幫你突破

作者:由 塞外的風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8-24

始一反焉的反是什麼意思

突破課外文言文的原則是整體能讀懂,區域性不糾纏,課內能遷移,橫向可延展。

示例:

閱讀課外文言文,回答問題。

餘十一二歲時,聞從叔燦若公言:裡有齊某者,以罪戍黑龍江,歿數年矣。其子稍長,欲歸其骨,而貧不能往,恆蹙然如抱深憂。

一日,偶得豆數升,乃屑以為末,水摶成丸,衣以赭土,詐為賣藥者以往,姑以紿①取數文錢供口食耳。乃沿途買其藥者,雖危症亦立愈。轉相告語,頗得善價,競藉是達戍所,得父骨以篋負歸。歸途於窩集遇三盜急棄其資斧負篋奔。盜追及,開篋見骨,怪問其故,涕泣陳述,共憫而釋之,轉贈以金。方拜謝間,一盜忽擗砞②大慟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數千裡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傑,顧及不能耶?諸君好住,吾今往肅州矣。”語訖,揮手西行。其徒呼使別妻子,終不反顧。蓋所感者深矣。

(紀昀《鬩微草堂筆記》)

註釋:①紿dài欺哄。②擗砞:捶胸頓足。

1。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劃三處)

答案:歸 途/於 窩 集 遇 三 盜/ 急 棄 其 資 斧 /負 篋 奔

說明:

斷句首先要區分是句間斷還是句中斷。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考查的多是句間斷,這就要區分於句中斷。句中斷往往是依據句子成分等來斷句,區間較短;而句間斷實際上是還原原文的標點,區間較長,這個必須要搞清楚,否則容易出錯。另外要注意一些文言虛詞,根據它們在文中常見的位置幫助判斷,比如矣、故、蓋、也、耶、於等,或常在句首,或常在句尾。

2。解釋下列句中劃橫線的字。

急棄其資斧,

負篋

奔 負篋

此人孱弱如

數千裡外求父骨 是

蹙然如抱深憂 恆

答案:揹著箱子 這樣 尚且 常常

說明:

解釋詞語的時候,先默默問自己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偏偏選擇考這個字?二是這個字似曾在哪裡見過?對於第一個問題,要考慮這個字有沒有涉及重要的文言現象(通假、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對於第二個問題,要考慮課內的遷移。比如“負篋”就能想到《送東陽馬生序》中“負篋曳屣”。“恆”就能想到“人恆過”。當然,最終還要結合語境加以推斷。

3。下列句中的“以”與“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中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姑以紿取數文錢

B。以罪戍黑龍江

C。得父骨以篋負歸

D。乃屑以為末

答案:B A憑藉 B因為 C用 D把 例句中的“以”解釋為“因為”,因此選B

說明:

本道題為虛詞的考查,河北虛詞的考查多為選擇題,而且大多是課內外兼考,這就要求對課內文章必須會翻譯,同時要注意,一般虛詞除了考意思,還要考用法。

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欲歸其骨 微斯人,吾誰與歸 歸

B。盜追及 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

C。怪問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故

D。終不反顧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反

答案:D 選項A,應分別解釋為“回家”、“歸依”;選項B,應分別解釋為“到”、“比得上”;選項C,應分別解釋為“原因”、“所以”;選項D,應解釋為“同‘返’,返回。”

說明

:這道題是兼考虛詞和實詞的意思。

5。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乃沿途買其藥者,雖危症亦立愈。

答案:沿途中凡買他藥丸吃的人,即使是重病患者,吃了也立刻就治好了。

(2)怪問其故,涕泣陳述,共憫而釋之,轉贈以金。

答案:(強盜)感到十分奇怪,就問他其中的緣由。他哭著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強盜們都可憐他,不僅放了他,還贈了他一些銀錢。

說明:

翻譯句子要注意三點,一是句中的重要詞語必須要翻譯出來,比如“亦”“雖”“釋”“怪”等。二是省略的充分要補出來,並且要上括號。三是句子要通順,沒有語病。

6。梳理燦若公所講故事的情節,將下面所缺部分補充完整。

欲歸父骨,貧不能往——( )——賣得好價,得父骨歸——( )——盜被感動,辭別西行

答案: 以豆為丸,詐為藥賣 路遇盜賊,陳述緣由

說明:

這道題考查情節梳理,讀懂文章為前提,然後掐準區間,加以歸納。要注意所給的已知情節,一般而言,要儘量與之保持句式上的一致,比如都用八個字表述。

7。姓齊的兒子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回答。

答案:孝順、有毅力、狡詐。

說明:

這道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要觀察文中有沒有直接表明人物特點、品行等的資訊,如有第一時間拿出來;然後要明確人物所做的事情,以事看人,比如“欲歸其骨”,並且“歿數年”才得以實現;還要透過文章的主旨來判斷,比如,本文的主旨就是孝心無價;另外要全面分析,比如“詐為賣藥者以往”的做法不可忽略,應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概括,這樣才能全面。有的同學概括人物特點多是優點,往往忽略其缺點,這一點值得注意。

8。文中寫一個強盜頓足大哭返家的事情有何作用?

答案:運用襯托的手法,從側面表現姓齊的兒子有孝心

說明

:這道題考查寫作手法。文章主要寫“姓齊的兒子”,而“一個強盜頓足大哭返家”是發生在瞭解事情原委之後,由此可辨別出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注意:側面描寫經常考,

這個考點一定要重視

,可列舉《孫權勸學》中魯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來分析。

譯文

我十一、二歲時,聽堂叔燦若公說:老家有個姓齊的人,因犯了罪,被罰往黑龍江戍守邊關,已經死在那裡幾年了。他的兒子長大後,想把父親的遺骨遷回老家,可家境貧寒,不能如願,為此,他終日憂愁不已。

一天,他偶然得到了幾升豆子,於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把豆子研成細末,用水摶成丸,外面掛了一層赭石色,看上去像是藥丸。然後,他帶著假藥丸,謊稱賣藥的奔赴黑龍江,一路上,就靠騙幾文錢餬口。可也怪了,沿途凡吃了他的藥的,即便是重病也會立即痊癒。於是人們爭相轉告,使他的藥賣出了好價,終於,他靠著賣藥的錢到達了戍地,找到了父親的遺骨,用一個匣子裝好,然後揹著匣子踏上歸程。歸途中,他在叢林裡碰上了三個強盜,慌忙之中,丟棄了錢財,只揹著骨匣奔跑。強盜以為匣子裡裝有寶物,就追上去抓住了他。等開啟匣子見到骨骸,感到十分奇怪,就問他是怎麼回事。他哭著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強盜聽後,深受感動,不僅退回他的財物,還贈了他一些銀錢。他急忙拜謝。忽然,一個強盜頓足大哭道:“這人如此孱弱,尚能歷盡艱辛,到千里之外尋找父親的遺骨。我這個堂堂男子漢,自命英雄豪傑,反而做不到哇,諸位保重。我也要到甘肅去收父親的遺骨了。”說完,他揮了揮手,奔西方而去。他的同夥呼喊他,請他回家與妻子告別,他連頭也沒回。這是被齊某之子的行為深深感動的結果呵。

二、強化訓練

商鞅變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國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①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衛鞅曰:“此皆亂法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其後民莫敢議令。①黥:古代在人臉上刺字並塗墨之刑。

1、。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劃兩處)

秦民之國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數

2、解釋下列句中劃橫線的字

之 怪

令行

期年

期年

商鞅變法之令

具 既

答案:感到奇怪 滿一年 已經

3、下列各句中劃橫線的詞語解釋不同的一項是( )

A

下令 卒獲有所聞

B

予五十金 飲少

C秦國道不拾

父母歲有裘葛之

D

其傅公子虔 論其

答案:C

4、下列句中的“之”與“恐民之不信己”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無絲竹之亂耳

C鵬之徙於南冥也

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案:D

5、翻譯句子

①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

答案:秦國出現路不拾遺、山無盜賊的太平景象,百姓勇於為國作戰,不敢再行私鬥。

②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

答案:招募有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的人,給予賞錢十金。

6、結合文章內容說說商鞅頒佈法令前後的情況。

答案:變法前以“徙木立信”贏得百姓的支援;變法一年後,遇到了困難,百姓不認可,太子觸犯法令,然後處罰太子的老師,百姓於是遵從法令;變法十年後,秦國大治,出現太平景象,處理了議論法令的刁民。

7、商鞅變法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講求誠信,人人平等,執法嚴明等

8、如果給這個短文擬一個標題,你認為是“徙木立信”與“商鞅變法”哪一個更好?為什麼?

參考答案:“商鞅變法”更好。因為這個題目更能概括全文的內容,即變法前後的情況。而“徙木立信”只是變法前的準備情況,不足以概括全文。

譯文 商鞅變法的條令已準備就緒,還沒公佈,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於是在國都集市的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招募有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二百兩銀子。百姓對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說“能搬木頭的人賞一千兩銀子”有一個人搬了木頭,就給了他一千兩銀子,用來表明沒有欺騙(百姓)。最後頒佈了那法令。變法令頒佈了一年,秦國百姓前往國都控訴新法使民不便的數以千計。這時太子也觸犯了法律,公孫鞅說:“新法不能順利施行,就在於上層人士帶頭違犯。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能施以刑罰,便將他的老師公子虔處刑,將另一個老師公孫賈臉上刺字,以示懲戒。”第二天,秦國人聽說此事,都遵從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國出現路不拾遺、山無盜賊的太平景象,百姓勇於為國作戰,不敢再行私鬥,鄉野城鎮都得到了治理。這時,那些當初說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來說新法好,公孫鞅說:“這些人都是亂法的刁民!”把他們全部驅逐到邊疆去住。此後老百姓不敢再議論法令的是非。

遇到課外文言文,別慌!兩篇短文幫你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