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嶽麓山上神秘禹王碑記錄了什麼?學者花費10年心血破譯!

作者:由 訪古湖湘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8-25

岣嶁神書能學會嗎

嶽麓山上神秘禹王碑記錄了什麼?學者花費10年心血破譯!

嶽麓山禹王碑

禹王碑,因最先發現於衡山岣嶁峰,又稱岣嶁碑,位於嶽麓山頂禹碑峰東,鐫石崖壁,寬140釐米,高184釐米,碑文9行,每行9字,凡77字,末有寸楷書“右帝禹制”,系宋嘉定年間摹刻於此。字型蒼古難辨,有謂蝌蚪文,有謂鳥篆。1935年建石亭護之,亭側有清嶽麓書院山長歐陽正煥書“大觀”石刻。1983年公佈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嶽麓山上神秘禹王碑記錄了什麼?學者花費10年心血破譯!

1935年建的禹王碑碑亭

禹碑附近有禹跡蹊、拖船埠等。禹跡蹊在禹碑左方山口,相傳禹王開山疏河,道經這裡,故名禹跡蹊。上面山坳叫拖船坳,也叫拖船埠。此坳雜草叢生,順山坡方向偃披,形如拖船壓倒之狀,冬枯春榮,年年如是,相傳為大禹拖船過嶽麓山所留痕跡。

千百年來有關禹碑的記載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早在唐代,韓愈、劉禹錫就有詩詠禹碑。韓愈詩云:

岣嶁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樸奇。

蝌蚪拳身薤葉披,鸞飄鳳泊拿蛟螭。

事嚴跡秘鬼莫窺,道人獨上偶見之。

我來諮嗟涕漣湎,千搜萬索何處有?

劉禹錫詩云:

常聞祝融峰,上有神禹碑。

古石琅姿,秘文璃虎形。

其實,兩人均未見實物,但唐代即有禹碑的傳說是無疑的了。明末嶽麓書院山長,人稱嶁山先生的吳道行著《禹碑辨》曰:

考《吳越春秋》,載禹登衡山,夢蒼水使者授金簡玉字之書,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處。此禹碑之所從來久矣。歷千百年無傳者,道士偶見之,韓文公、劉禹錫索之不得,致形之詩詞。宋嘉定壬申(1212年),何致遊南嶽,遇樵者導引至碑所,始摹其文。過長沙,轉刻之嶽麓山頂,隱藏又三百餘年,至明嘉靖癸巳年(1533年),潘太守(鎰)搜得之,剔土塌傳,朝野始復睹虞夏之書。

從上述文字可知禹碑來源之大概。但對禹碑的真偽歷來眾說紛紜。南宋張世南《遊宦紀聞》記述何致在南嶽發現禹碑時說:

何過長沙以一獻連帥曹彥約,並柳子厚所作書般若和尚第二碑……曹甚喜,牒衡山令搜訪。令報雲:柳碑在上封寺,去冬雪多凍裂,禹碑自昔人罕見之。反疑何取之他處以誑曹。

但嶽麓山之禹碑刻自嘉定間無疑,禹碑石巖右有古刻兩通,字跡隱約可辨,其一為“大宋嘉定神禹原碑刻成‘樂舞增光’,宋張之才釺”。據此禹碑鐫刻近800年,實屬珍貴古蹟。舊志說禹碑“色相斐蕤,神色煥發,嶽麓之奇,當無最此。”

明代學者楊慎曾釋碑文,其釋文為:

承帝曰諮:“翼輔佐卿,洲諸與登,鳥獸之門。參身洪流,而明發爾興。”久旅忘家,宿嶽麓庭,智營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華嶽泰衡,宗疏事裒,勞餘神禋,鬱塞昏徙,南瀆衍亨。衣制食備,萬國其寧。竄舞永奔!

楊慎譯文的大意是:承蒙帝曰,嗟!汝是輔佐的愛卿,治水涉洲渚與登鳥獸之地,投身於洪流之中而能萌發興天下利之心。久在治水旅程而忘家為公,住宿于山嶽山麓的庭帳,用智慧經營治水而身形受折損。心中沒有認為浪費時辰,往來求得洪水平定,品格高若西嶽華山、東嶽泰山、南嶽衡山。宗親疏遠,家事管得少。勞作之餘,伸眉燒柴,升煙祭天,黃昏時遷徙於鬱塞難行的地方。南流的河川長流順利,平水土,人民飲食有備,天下萬國得到安寧,免除了躲避洪水的竄舞永奔。

碑文敘述禹受命治水,日夜奔波於三山五嶽之間,疏浚大川河流,治平洪水的功績。

嶽麓山上神秘禹王碑記錄了什麼?學者花費10年心血破譯!

禹王碑北側石壁上的摩崖石刻

相傳大禹治水,到過南嶽衡山。《尚書·禹貢》說:“岷山之陽至於衡山,過九江至敷淺原。”謂大禹治水,開通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的南面到達衡山,過洞庭湖(九江)到達廬山(敷淺原)。

在衡山祝融峰與紫蓋峰之間的廣濟寺對面,有“禹王城”石刻碑。從前,這裡就叫“禹王城”,或曰“禹城”,相傳是大禹當年駐蹕的地方。衡山古有“南嶽四絕”,今有“新增四絕”。“禹王山城之古”為新增四絕之一。

《吳越春秋·越王吳餘外傳》說:“禹乃東巡登衡嶽,血(殺)白馬以祭,不幸(未得)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嘯。因夢見赤繡衣男子,自稱玄夷蒼水使者,聞帝使文命於斯,故來候之,非厥(等)歲月,將告以期,無為戲吟。故綺歌覆釜之山,東顧謂禹曰:‘欲得我山神書者,齋於黃帝巖嶽之下三月,庚子(日)登宛委山,發金簡之書。’大禹在衡山黃帝巖下,齋戒3個月,前往浙江紹興會稽山東南,登上宛委山峰頂,在“石匱”裡取到“金簡玉書”,得“導水之方”,用於治水。一說《吳越春秋》所說的衡山,是指會稽山,又名衡山。一說禹得“金簡玉書”的地點,在南嶽衡山金簡峰。《中華名勝對聯大典》載:“金簡峰,在南嶽大廟左,上有大禹臺、聖燈臺、黃帝巖、金簡臺。”多有和大禹相關的名勝。

《吳越春秋》還說:“禹登衡山,夢蒼水使者,授金簡玉字書,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處。”大禹刻石文字,稱為“禹王碑”,因刻於衡山岣嶁峰,又稱“岣嶁碑”。

何致將“禹王碑”刊刻於長沙嶽麓山,得以流傳於世。儘管有人懷疑“禹王碑”為後人之作,然而人們還是看重它,紹興“禹廟”、南京棲霞山、西安碑林,以及開封、成都、昆明、武漢等地,皆有摹刻碑。宋元以來,碑刻著錄家將“禹王碑”列為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名曰:“夏禹岣嶁碑”;而將周穆王“吉日癸巳”石刻文(原刻於河北贊皇縣壇山)列為第二,名曰:“周穆王壇山刻石”;第三才是秦“石鼓文”。清代詩人黃景仁(仲則)《禹碑》詩道:“倘欲刻意辨真偽,問有真者誰知之?予生懷古嗟已晚,何處不受前人欺!”強辨真偽,恐為詩人所笑。

嶽麓山上神秘禹王碑到底記錄了什麼驚天秘密?也有不少專家學者說禹王碑記錄內容和大禹和大禹治水毫無關係!正因“禹王碑”上的文字空疑怪古,近年有不少學者對碑文釋義的“大禹治水”之說表示懷疑。

如浙江考古研究所原所長曹錦炎認為岣嶁碑是戰國時代越國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親越王不壽上南嶽祭山的頌詞。

而湖南工業大學教授劉志一則認為岣嶁碑為楚莊王三年(前611年)所立,內容是歌頌楚莊王滅庸國的歷史過程與功勳。

按劉志一的說法,“禹王碑”實為“楚王碑”。劉的直譯是:

將帝戚然,戴趙鄭魏州韓,先登廬,宣來北風,方嵕兆。伐息,鄧否其仁,柴廳宛寶,念麗。昶益酉。格鄂網茀。屈生穗與穿業。擇泰野崇,蕁堇裒匭 ,穆彍望,賜羸器,御本冕濮函。走則甚,晉燎。坐囂寧,庸豸淵莽。

意譯為:莊帝擔憂戴、越、鄭、魏、州、韓等國來犯,先發兵攻廬國,宣佈北伐聲勢及最終目標。攻下廬國後,鄧國阻撓其仁義之師前進。莊帝焚柴祭天地,廳內堆滿珍寶,祭司朗朗誦經。突然天上光芒四射,美酒盈溢,一派吉象。繼續進軍到鄂國。因沼澤草莽,不便行軍,遂折向高原。穿過險峻區,聯合秦嶺下的崇國(秦人)和忠厚的褒國(巴人)夾擊,迅速深入庸國,徹底摧毀反叛勢力,使楚國避免了陷入百濮包圍的一場滅頂之災。當時行軍聲勢浩蕩,一路燒山不止。反叛平息後,庸人竄入深山老林。

劉先生認為岣嶁碑所用文字為夏代官方文字,早於商周金文。這種文字到戰國末期逐漸消亡。秦漢文字改革後,絕大多數文人無法識讀了。加上內容南楚方言,又多通假,字型又採用對稱型裝飾手法,更難辨認。

學者劉志一花費10年心血破譯此碑文,其譯意與《春秋左傳·文公十六年》所載楚莊王滅庸的過程大同小異。劉的成果得到了中國先秦史學會專家們的肯定。無論將來另外的考釋結論如何,劉先生的釋文都能成一家之言。

摘錄自《麓山名人譜》 編著:陳先樞 梁小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