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最愛的人突然去世後,你每天怎麼過的?

作者:由 葦葦說設計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9-09

奴書最愛的人怎麼寫

一起讀書,思考,向上成長

1

人這一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總要面對一些失去。

小時候,我們因為家裡養了的3年的寵物狗死了而嚎啕大哭;

長大一些,我們因為某個朋友、戀人之間的分離而悵然若失;

成年後,昨天剛見面的親戚長輩,在某個尋常的清晨也許再也見不到了。

我一直覺得,死亡和失去是一件讓人無能為力的事情。

唯一與之對抗的東西,唯有時間。

我們總說,一切交給時間吧。

時間會撫平這一切,然而我們卻忽略了,這一切的失去恰恰也是時間帶來的。

長此以往,我們不斷失去、不斷自愈,不斷失去,不斷告別,陷入內卷之中。

可能從8歲到80歲,我們這一生,都走在失去和治癒的路上。

這並非一個理想的狀態。

那面對死亡和失去,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真正積極的做法,

不是將一切任由時間的風乾與遺忘,或是一味地接受負面情緒的反撲,而是在時間的長河裡,釋然過去,做好自己,不忘初衷。

2

中學時,學過一篇古文叫《項脊軒志》。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至今讀來仍被打動: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一字一句,皆是深情。

這篇古文,出自歸有光。

歸有光很小的時候,歸家就衰敗了,其母也在他童年時便病故了。

光祿寺典簿魏庠,不嫌棄歸有光這個窮小子,將女兒魏孺人許配給了他。

魏孺人嫁到歸家後,“甘淡薄,親自操作”,任勞任怨,就連回孃家看望父母時,也從未提及自己的困難。

直到生了病,父母前來探望,才發現歸家“其貧之如此也”。

魏孺人非常善於料理家事,督僮奴墾荒,用牛車灌水,讓歸家米糧日漸充盈,歸有光這才得以安心讀書、科考。

不幸的是,沒過幾年,魏氏就病逝了。

歸有光萬分悲痛,大病一場。

多年後,歸有光金榜題名,他無比感激和懷念亡妻魏氏,於是在《項脊軒志》的最後含淚寫道: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院子裡的那棵枇杷樹,是妻子死去那年我親手栽下的,現在它已經長得茂盛如傘了。

不言相思,相思卻如海。

原來,愛可以是一棵樹,在歲月裡成為永恆,見證彼此,守護彼此。

無論你在哪,當風從樹上吹過,雲從頭頂飄過,那便是我來看你。

你記得我,我就活著。

3

之前看過這樣一段影片:

安徽合肥一位老爺爺,老伴離世11年。

老爺爺用自己的退休金,每週為亡妻買3支紅玫瑰,擺放在照片前。

00:46

這才是令人羨慕的愛情,不會因為一個人的離去而終結。

它可以翻山越嶺,亦可以跨越生死。

就像史鐵生在《奶奶的星》裡提到的一句話:“人死了,就變成了一顆星。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多一顆星。”

每當抬頭看到星星,史鐵生就會想起奶奶。星星在,奶奶便在。

思念的人永遠不會死去,他們只是換了個地方,活在了人心裡。

4

為什麼我要講以上兩個故事,其實就是想說明一個道理:

接受死亡,不代表忘記和背叛,它只是換了一種新的懷念方式。

與其嚎啕大哭、鬱鬱寡歡,日復一日地沉湎過去,不如尋找新的方式支撐自己。

記得小學3年級,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和時間賽跑》。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上小學的孩子,面對人生第一場失去——外祖母的逝世。

從起初無法排除憂傷,到與哀痛並存,再到漸漸成長接受人生的失去,最終他將與時間賽跑作為抗衡死亡的武器。

就像他在書中所寫的:“雖然我知道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是可以比原來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勁,有時可以快好幾步。那幾步雖然很小,用途卻很大很大。”

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馬拉松,這一路會走散很多人,失去很多人,最終陪伴自己走到最後的,只有自己。

我們不能因為身邊人的中途散場而止步不前,而是應該帶著身邊人的使命繼續前行,在有限的時間與生命裡繼續發光、發熱。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段話,來自科學松鼠會: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顆星球,逝去的親友就是身邊的暗物質,我願能再見你,我知我再也見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激我們的光錐曾彼此重疊,而你永遠改變了我的星軌。縱使再不能想見,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離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網的永恆組成。

後面還有一句高曉松的留言:

所以,有一天我也會失了光和熱,冷卻後回到你身邊。那時候,我們都在遠方了,不耀眼,不衰變,默默相對,等待每一年的那一天,與你擦肩。

共勉。

最愛的人突然去世後,你每天怎麼過的?

最愛的人突然去世後,你每天怎麼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