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黃帝內經》醫史篇(5):走出洪荒的歲月(上)

作者:由 跑贏大盤的王者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9-21

內經治水三法指的是什麼

《黃帝內經》醫史篇(5):走出洪荒的歲月(上)

遠古發生一場大洪水。治水英雄鯀、共工為之捐軀。經歷夏商周三代。《黃帝內經》即將誕生。

大約在公元前2700年到2000年間,發生了一場全國性的大洪水,於公元前2208年達到高峰。與此同時發生了海侵,大洪水置全國於大災難之中。面對這場大災難,中國曆經堯、舜、禹三代治水,動員了全國的力量。鯀、共工、巫支祁先後為之捐軀,經過一個世紀全民族的前赴後繼和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在禹的率領下治水成功。

王大有先生經詳細考證後,作了這樣的描述:大禹的父親鯀,艱辛治水29年,由於動用了堯帝丘、堯帝城的土方石方來修築黃河大堤。這些石方土方,在傳說中稱為息石息壤。舜帝以鯀盜用息石息壤為由,起兵進攻鯀族部落,將鯀殺死在河南登封伊川。治水英雄鯀的鮮血染紅了伊川的草木山石。禹繼承父親的遺志,繼續治水,他以疏通為主的方法,相繼平治了各地水災。(河南開封禹王臺)於是鑄九鼎,九州同,天下太平。

《黃帝內經》醫史篇(5):走出洪荒的歲月(上)

關於大禹治水,民間傳說似乎要生動一些。禹為了平治洪水,嘔心瀝血,日夜苦鬥,以至“三過家門而不入”,不知經歷了多少歲月,終於治服了洪水。大禹的妻子卻在憂鬱之中化作了一塊石頭,無言地凝望著丈夫遙遠而又忙碌的身影,直到丈夫累死在會稽山。大禹在老百姓的心中重如泰山,可以說,沒有以大禹為代表的我國先民治理洪水的偉大斗爭,人們就不可能安享太平的生活,就不會有夏、商、周,以及後世燦爛的中華文明,也就談不上夏商周醫學的重大發展。

《中國醫學通史》古代卷說到:大約從公元前21世紀開始,至公元前770年,中國歷史上相繼出現了夏、商、西周三個王朝。(河南安陽殷墟)夏商周時期,在農業、手工業、建築業、商業貿易等方面均有了重大發展。文字走到商代已經相當成熟。(陝西西安鎬京遺址)到西周,更是出現了《易經》、《詩經》、《尚書》這樣光豔奪目的文化鉅著。同時,這個時期,由於哲學思想、醫學思想的重要發展,為今後形成完善、系統的醫學理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經緯教授:“應該說到黃帝、神農這個歷史時期,或者是在夏、商時期,人們在開始想,究竟為什麼,因為經驗多了,他就要提出來為什麼,就是在夏商時期,應該說是第二個階段。就是探求,追求理論問題。當然這個理論問題,都是比較原始的。在夏商周時期,還是很原始的。到了西周,大概理論水平就更高一些了。我剛才說的《黃帝內經》是一個里程碑,這個里程碑實際上是在東周時期。從西周開始到東周,它的理論水平已經相當的完備了。”

《黃帝內經》醫史篇(5):走出洪荒的歲月(上)

伊尹,商朝的第一任宰相。是本文的一個重要人物。對我們來說,他的出生始終是個謎。因為從史料來看,似乎都充滿了神話的色彩,而古籍記載的出生地,空桑城有莘國,是否真的存在於世?況且,他的年代又那樣久遠,我們一時難以確定。所以,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我們來到山東曹縣。這是個星期天,兩位值班幹部為我們打電話向四方查詢,忙了半天,最後告之,空桑城無人知曉,但莘塚集這個地方,或許與它有關。

提起伊尹,村裡的老鄉都知道。他們介紹說,這裡曾經有一個規模很大的伊尹廟。年紀大的人都見過,解放初期被土匪燒燬,如今只剩下一個土臺子,是原來的地基。政府為保護這個土臺子而規定方圓百米之內不準動土。在地上,我們看見了一塊殘缺的石碑,但“莘塚集”三字仍清晰可辨。這樣,我們便把4000多年前的有莘國與眼前的莘塚集聯絡起來了。原來的有莘氏家族就是在這兒。

莘塚集裡的老鄉說:伊尹出生時在一個桑園裡。被莘氏家族(原始社會的一個氏族)一個採桑的婦女拾到,抱回到莘塚集。此女由於沒有父母,所以後來隨著有莘氏家族的一個婦女陪嫁給湯王成湯。伊尹後來輔助湯王滅夏建立了商朝。曹縣縣誌記載:空桑城那個桑園離這裡大概有5裡地的龍華店。

相傳,東方有個小國,叫“有莘國”。一天,一個姑娘到桑林採桑,互讓聽見有嬰兒啼哭,她循聲找去,就在一棵空心的老桑樹裡發現了一個胖娃娃。姑娘抱起娃娃獻給了國王。國王一邊派人撫養孩子,一邊派人去察訪孩子的來歷。雨來,這孩子的母親住在伊水岸邊,當時已有了身孕。一天晚上,他夢見神對他說,舂米臼出水,就向東邊走,千萬不要回頭看。第二天,正如神所說,舂米臼出水了。他趕緊告別左右鄰舍,向東邊走去。走出十里路後,她惦記著家園,忍不住回頭望去,只見茫茫一片洪水,什麼都不存在了。這時她化為一棵空心桑樹立在打水之中,這就是伊尹的出世。

實際上,伊尹是成湯妻子的陪嫁奴隸,出身卑微。他以過人的智慧和胸懷,得到了成湯王的賞識。後來成為成湯的宰相,成為成湯推翻夏朝,建立商朝的得力助手,擔任了商朝的第一任宰相。伊尹死後,商朝的第三個國君,對他按天子的禮儀安葬於河南虞城縣店集鄉伊尹墓。歷代百姓在墓前廣植蒼松翠柏,儀表對他的懷念。

《史記》載“伊尹以滋味說湯”,即伊尹向商王成湯談論飲食之事。皇甫謐《針灸甲乙經》說:“伊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就是說,伊尹繼承了前世傳下的“神農本草”,對中草藥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了解中草藥的寒熱溫涼的藥性,和酸苦辛甘鹹淡的味道,懂得輕清重濁陰陽升降的道理,明瞭人體的十二經絡。在他之前,人們服藥還是簡單地咀嚼,並且是單味藥。伊尹發明“湯液”,即生藥加水煎服,不僅可以同時使用多味藥,還降低了生藥的毒性,從此誕生了中醫的複方藥劑。湯液的發明與食物的烹調加工關係極為密切,而伊尹正是一個既精烹調又通醫學的人。

一個是經驗積累時期,在夏商周之前。夏商周時期,是一個探索階段。

《中國醫學通史》古代卷指出,湯液的發明,是醫藥發展史上的一次躍進。這是商代人對當時用藥經驗的一次成功總結,是醫學史上一項重要的發明。

《黃帝內經》醫史篇(5):走出洪荒的歲月(上)

從商代出土的甲骨文中,我們得知,商代在衛生保健,醫事制度,對人體和疾病的認識,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以及藥物知識方面,均有了較大的發展。對人體,從頭到腳,各部位,各器官,婦產,小兒,面板,流行病,甚至已經有了外界毒蟲進入人體導致疾病的認識。專家認為,這是生物因子病因學認識的萌芽,是病因學說的一大進步。另外,關於齲齒的記載,是全世界最早的。比古埃及、古印度早出700到1000年。

李經緯教授說:“客觀的評價,殷商時期的醫學水平,現在最主要的依據就是甲骨,甲骨文,現在據我們的統計,同醫學有關的大約有100多個字。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經過我們把它和醫學內容加以聯絡。你比方說‘心’,心,它寫的那個形狀,就和心臟非常相像。他為什麼能把心寫成跟心臟的形狀一樣?他必然做過人體解剖。不管是什麼原因進行的人體解剖,但是他必須是,他沒有看見過,就絕對不會寫出這麼個形狀來的。這個疾病的‘疾’,它的形狀是一個人躺在床上。像這一類的都是。再比方說‘灸’,它就是再膝蓋上有幾個火,那就很明顯是針灸的‘灸’。有針刺的形狀,都是這樣的。我們根據這些東西,來推斷他當時的認識水平。他不但對心臟的形態有認識,而且對心臟的功能在生理方面也有認識。

” 陝西清澗商代鬼方遺址出土的石刻人體骨骼解剖圖,可是我們得知,三千多年前的殷人,對人體構造及某些生理現象,已有相當具體的認識。在商代的基礎上,西周的醫學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專家指出,從《周禮》的有關內容看,西周已經建立了相當進步的醫事制度,並且有了醫學分科。《周禮·天官》將宮廷醫生分為四科,即食醫、疾醫、瘍醫和獸醫。西周醫學分科,開後世醫學進一步分科之先河。據《周禮》記載,周代已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醫政組織和嚴格的考核制度,對提高醫生的技術水平,促進醫學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其中尤其令人關注的是醫生考核俸祿制度。在每年末,依據病歷考核醫生,評定待遇,配給食物。

“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一共是五等。十次當中沒有一次失誤的為第一等,失誤一次的為第二等,……,到失誤四次,可是最下等了。這樣的考核制度,無疑對推動中醫學的發展具有極為特殊的歷史意義。換言之,在中醫學開始建立,形成的時候,便有了一整套醫政、醫療制度做保障了。這漫長的生命之路,是人類不間斷地尋找自我,尋找生命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生命意識的積累,為《黃帝內經》的誕生,鋪設了最為堅實的基石。在這樣一片堅實的土壤之中,開始孕育一個偉大的奇蹟,或者說,這個奇蹟已經成熟,經過了十月懷胎,她即將誕生。似乎整個世界,整個歷史,整個民族都在期待著這一刻,期待著這一聲石破天驚的啼哭。

萬3以上佣金的股民朋友:點選“閱讀原文”下載王者財經APP,立即享受萬2.5超低佣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