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他是諸葛亮的侄兒,卻是個馬屁精,最後死於自己人之手

作者:由 愛叔說史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9-30

孔明是誰的哥哥

生在諸葛家族,對於諸葛恪來說,到底是一件幸事,還是不幸,怕是他自己也不能說的清楚。一個人最失望的事情,大概就是被遮蓋在別人的陰影中無法嶄露頭角,更何況這個遮蓋諸葛恪的人,他的陰影是如此的巨大,不但罩蓋了整個家族,而且覆蓋了三國。

作為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從來不覺得弟弟會帶給自己壓力,並非是他認為自己比諸葛亮能力高,而是諸葛瑾知道地才和天才的區別,諸葛亮和他本就是天壤之別,他不但能接受,而且還挺讓他驕傲,畢竟這樣的人物降生在了諸葛家,是家族的福氣。

他是諸葛亮的侄兒,卻是個馬屁精,最後死於自己人之手

諸葛瑾有如此清晰明白的認識,但是他的兒子卻不一樣,大概諸葛恪也是天才吧。諸葛恪的確不把自己和父親歸為一類人,雖然父親並不是平庸的人,能做到大將軍的人,自然有過人之處,但是諸葛恪卻認為自己是叔父諸葛亮那一級別的天才,而且諸葛亮也只能排在自己的身後,雖然自己現在處在諸葛亮的陰影中,不過這只是因為叔父比自己多出生了幾年而已,等到自己以後能夠建功立業時,天下就會知道誰是諸葛家族的第一人。

諸葛恪雖然有些狂妄,但也並非自大,他的確具有一些天才的特徵,比如才思敏捷,機敏聰慧,翻開任何一本神童傳,肯定能找到諸葛恪的事蹟。在孫權用驢子嘲諷諸葛瑾時,他能從容的替父親化解尷尬,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列舉。

他是諸葛亮的侄兒,卻是個馬屁精,最後死於自己人之手

諸葛恪靠著自己的機敏,更主要的還是父親的地位和諸葛家族的名聲,很早就獲得了孫權的器重,把他安排到太子宮,給太子孫登講課。諸葛恪的機敏,除了一些巧思答辯之外,卻更多是對孫權的吹噓拍馬。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孫權總是要在諸葛瑾父子面前頻繁唸叨諸葛亮的名字,有一次孫權又跟諸葛恪閒問:是你父親諸葛瑾厲害還是你叔父諸葛亮厲害呢?諸葛恪不愧是馬屁功夫修煉到家了,他一本正經說,當然是父親厲害,孫權追問,怎麼可能呢,天下人都知道諸葛亮是智謀如神,更何況蜀國完全依賴他的治理,你可不能偏袒你父親。諸葛恪說道:叔父固然是能力超群,但是他卻明珠暗投,連路都選錯了,怎麼能比得上我父親輔佐陛下的英明呢。這樣一番馬屁下來,自然是讓孫權心情大好。

諸葛恪費勁心力的去討好孫權,就是因為他想爭取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證明自己比諸葛亮強的機會,終於在他的百般計量下,他覺得山越人或許是能夠讓自己獲得政治資源的一個機會。

他是諸葛亮的侄兒,卻是個馬屁精,最後死於自己人之手

山越人棲駐在丹陽山,民風十分的彪悍,不服從官府的管理,因為地勢險惡,所以朝廷每次發兵,山越人都四散而逃,因此軍隊都是無功而返。但是諸葛恪卻請求孫權讓自己去平定山越,說是如果能夠降伏,至少能夠為朝廷增兵十萬,孫權讓大臣們商議,大家都不看好諸葛恪,認為山越人不受朝廷管轄不是一天兩天了,幾次用兵也都是白白折騰,不需要再做此打算。

諸葛恪情緒激動,他向孫權表明,自己不用大軍,只需要三百人就行,話已至此,雖然別人都反對,連諸葛瑾都不支援,但是孫權畢竟被諸葛恪吹捧了那麼久,還是要給他一個面子,就讓他帶著三百人去了丹陽山。

諸葛恪根本沒有指望能靠著三百人去打仗,而是在丹陽山的各個隘口布置關卡,不讓任何人隨意上山,然後搶收莊稼,斷了山越人的口糧,沒有了吃的,諸葛恪又大肆宣傳朝廷對於山越人的安撫令,這些用大軍都攻打不下的山越人,竟然真的被諸葛恪帶著三百人收服了。吳國人覺得諸葛恪就是自己國家的孔明,一時之間,諸葛恪名聲大噪,成了十足的萬人迷。

孫權也見識到了諸葛恪的能力,他彌留之際,諸葛恪被命為了託孤大臣,正式掌握了吳國的權柄。在掌權之後,諸葛恪施行一系列的措施,都是改善百姓生活,而且興修水利,廣開言路,他已經覺得自己有能力和叔父諸葛亮一比高下了。但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就是鏡花水月的人生幻覺,諸葛恪人生最巔峰的時候,便是和吳國交戰的“東興之戰”,雖然這個戰事的勝利和諸葛恪沒有多大關係,但他作為親自率兵的將領,吳國人把功勞都算在他的頭上,大權在握,首戰告捷,諸葛恪覺得自己已經不在諸葛亮的陰影下了,就在這虛無的自大中,他又對魏國進行了討伐,所有人反對,但又不敢阻止,諸葛恪帶著二十萬人浩浩蕩蕩迎來了讓吳國震驚的慘敗,兵敗後的諸葛恪丟掉所有人心,自己也被吳主設計殺死,夷滅三族,最終也沒有完成超越叔父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