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悲劇的受害者,心之所往,素履以往

作者:由 佳辰影視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0-10

素履以往表達什麼意思

破舊的房屋,窮苦的人們,暴力的父母……一副黑色的黎巴嫩生活圖景被導演娜丁·拉巴基透過鏡頭完美的展現了出來,一篇以一個小男孩贊恩起訴自己的父母為主線,向熒幕前的人們展示著黎巴嫩的黑暗和人性的黑暗,被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將所提名。影片以其獨特的色彩運用及鏡頭語言表達著導演對黎巴嫩的關懷。

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悲劇的受害者,心之所往,素履以往

色彩能帶給人們視覺上的衝擊,恰到好處的色彩運用是展現人物與主題的獨特手段。《何以為家》透過多種色彩的的運用表達著導演對孩子的關愛和對社會黑暗的揭露。其一,影片的一開頭,一群孩子在暖色調的映襯下歡快的玩耍,暖色調往往能給人們一種溫暖的感覺、童年本就是美好而純真的,沒有苦惱,不必奔波。這是影片中為數不多的暖色調鏡頭,更進一步的表現了童年的美好與溫暖。其二,這部影片總體的基調為灰色,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房屋,灰色的馬路……為黎巴嫩增添了幾分破敗,同時也是其人性黑暗的一種外化。灰色本身就使人感到壓抑,黎巴嫩的黑暗在這種色調下顯得更加黑暗與壓抑,人們更加落魄。其三,重點色的運用可以明確的突出導演的思想,展現人物與眾不同的一面。

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悲劇的受害者,心之所往,素履以往

在基調為灰色的影片中,小男孩贊恩穿著一件藍色的衣服顯得格外突出。贊恩的生活困苦,不得不外出以賣藥,打工謀生,他小小的年紀就深深的懂得這個社會的法則,他有著成年人的成熟與堅強的內心。正如這件藍色的衣服一樣冷酷成熟,與眾不同。

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悲劇的受害者,心之所往,素履以往

獨特的鏡頭語言可以很好的表達人物的命運。《何以為家》透過的優秀的鏡頭語言展示著小男孩塞恩的命運。其一,在法庭上,一縷溫和的陽光灑在塞恩的臉上。陽光象徵著美好與希望,這一鏡頭則寓意著贊恩心中嚮往著美好的生活,同時也暗示著贊恩將來會走向光明與希望。其二,贊恩走在黎巴嫩的街頭,攝像機從欄杆外拍攝,此刻的贊恩就像是在一所牢籠裡。黎巴嫩是一個牢籠,囚禁著贊恩的夢想,更是囚禁著這裡的每一個人的夢想,人們不得不在這所黑暗的牢籠裡苟且偷生。其三,當贊恩意外的得知妹妹死亡的時候,拿著衝出家門,一個快步奔跑的鏡頭,讓我們看到贊恩的憤怒。大的場面排程往往是一個內心產生變化的外化,此刻這個大的場面排程則表達出贊恩當時心情的激動與憤怒,他恨父母把妹妹嫁出去,他恨阿薩德沒能照顧好她妹妹,這也為之後贊恩起訴父母埋下了伏筆。

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悲劇的受害者,心之所往,素履以往

影片總是透過鏡頭在光與影中表達著導演的思想和特定的主題。《何以為家》展現了黎巴嫩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其一,在影片的一開頭,一群孩子聚在角落裡抽菸,路過的大人們對此並沒有感到什麼不妥。如果生活中孩子的做著不符合本身的事情,大人們熟視無睹,這將是一個國家教育的悲哀。這樣一大一小的對比映襯,反映出黎巴嫩教育的不足。其二,贊恩從小就被父母當成賺錢的工具,贊恩稍微有一點反抗就會遭到父母的毒打,影片多處出現贊恩捱打的鏡頭,搖晃的鏡頭之下,贊恩的吶喊,父母的咒罵都揭露著黎巴嫩的家庭暴力問題。父母以暴力掌握著孩子的命運,用暴力打壓著孩子對生活的希望。其三,黎巴嫩的人們生活困苦,他們甚至有些人連身份都沒有,他們只能靠救濟站生活,他們偷搶騙,用盡手段謀生。影片將鏡頭聚焦這些艱苦的難民身上,每一個特寫都展現著這些人的無助與落魄。

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悲劇的受害者,心之所往,素履以往

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悲劇的受害者,但每一個人都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心之所往,素履以往。影片最後小男孩贊恩笑了,他笑的是那樣的樸素與坦蕩,他因為有一個身份而高興,他因為看到希望而笑。每個人都可以想他一樣去追求美好。講述贊恩起訴父母展現父母與孩子的生活問題只是影片的表層含義,藉助小孩子的視角去揭露生活中黑暗的一面,表達對人們生活的一種關懷,對希望的一種讚美才是影片的深刻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