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寧紅梅: 漢隸《鮮于璜碑》

作者:由 社會奇聞看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0-12

鮮于璜碑主要敘述鮮于璜的生平仕歷對嗎

漢隸《鮮于璜碑》

《四體書勢》中記載,在漢代時,隸書的使用很普遍。西漢晚期至東漢初期,雖有隸書的石刻,但沒有明顯的“蠶頭雁尾”筆畫造型。《四體書勢》中又記載,“蠶頭雁尾”筆畫造型的石刻大量出現在東漢末年,且這個時期隸書風格多樣,有些甚至受到後代的重視,成為最主要的學習範本。其中以方整古樸的《張遷碑》為代表,具有雄強厚重書風的《鮮于璜碑》,也是東漢末年最有影響力的隸書範本之一。《鮮于璜碑》全稱“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是中國最重要的漢隸碑刻。《鮮于璜碑》以方筆為主,不同於秀美的《曹全碑》。所以,《鮮于璜碑》不僅是漢隸中以方筆為代表的最佳研究範本,而且對古代碑刻與書法發展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與《張遷碑》一樣,《鮮于璜碑》用筆也是以方筆為主,方整樸厚。但是《鮮于璜碑》卻是研究“隸變”和“方筆隸書”的最佳物件。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認真觀察《鮮于璜碑》中的每一個字,就會發現,他存在著大量的篆書筆意,但又存在隸書明顯的“蠶頭燕尾”的特點,這就說明,《鮮于璜碑》在“隸變”的這個過程中,還沒有完全的完成“隸變”;其次,雖然和《張遷碑》相似,都以方筆為主,圓筆參半,但在《鮮于璜碑》中,方筆筆畫是非常多的,如此多的方筆用量在其他漢隸中是沒有的。因此,在“隸變”中,《鮮于璜碑》是方筆演變的一個例項。從時間角度來講,《鮮于璜碑》與其同風格的《孔羨碑》、《谷朗碑》、《熹平石經》等諸多漢碑相比,《鮮于璜碑》早於以上諸碑,所以,研究“隸變”和方筆隸書都無法繞過此碑。而且此碑線條非常厚實,且少有提按,運筆不能太快,在臨摹一段時間之後,再在熟練的基礎上,穩中求快,這樣線條才有質感和神采。通篇瀏覽《鮮于璜碑》,會給人一種威嚴之感。《鮮于璜碑》法度嚴謹,而且有界格。通常寫字,都會把字寫到界格中間,而此碑的字,均在界格中靠近上線的位置。上齊下不齊,點畫靈動,字距大於行距,整體一看就像一排排披著鎧甲,佩戴長刀計程車兵,一身凜然正氣。我看過一些書友臨寫的《鮮于璜碑》的習作,為了表現此碑方整內斂的特點,筆畫的邊緣過於刻意描摹,就像把一個胖子蜷縮在狹小的正方形空間裡,漏出的部分刻意的進行抹平,整體黑壓壓一片,那這樣的字一看就是沒有精神的。所以,我們在臨摹此碑時,一定要抓住其大氣古拙的特點,用筆爽利,收筆斬截,表現出漢碑的陽剛之美。在用筆上,《鮮于璜碑》有些筆畫也是很有味道的。比如“勾畫”,《張遷碑》寫勾畫時,注力於筆尖慢慢向左推,收筆時有駐筆的動作。《鮮于璜碑》的勾畫略有折筆且極富彈性,比如“字”、“於”等。捺畫也很有特點,比如“令”、“大”的捺畫,這幾個字的雁尾收筆時高高翹起,婀娜多姿,他不像《曹全碑》那樣的秀氣,也沒有《禮器碑》那樣的尖銳,更不像《張遷碑》那樣的含蓄,《鮮于璜碑》的捺畫又好像融合了這幾個碑捺畫的特點,出鋒明顯但很含蓄,筆畫圓潤但略顯敦厚,確實別俱一味。“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相傳”。《鮮于璜碑》個性突出,樸實率真的特點非常符合當代時代的審美。所以結合時代特點,並表現秦漢之氣節,是書法家們學習此碑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