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作者:由 陽光達人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2-28

海蘭珠是庶出嗎

文丨陽光達人

康熙二十二年,臺澎金馬大捷,百官無不歡喜,皇帝的名望自然水漲船高。

對於臺灣收復一事,朝中大臣分為棄臺派和守臺派。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以明珠為首主張整理戶籍和田地,重定禮儀,大加恩賞,全民早日王化。

而伊桑阿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應當棄臺閉鎖國門,撤回軍隊在廈門建造炮臺。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作為一國之主的皇帝心中當然有想法,歷時20餘年好不容易得到臺灣怎能輕易放手。

再說八旗士兵鏖戰多年損失慘重,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一定要守護。

坐山觀虎鬥

至於前往臺灣供職的官員名單,索額圖認為自己要和明珠聯手,都安插各自的心腹。

這塊肥肉不能落入他人之手,儘管兩人平日多有互懟,但在該事件上還是一致對外。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如今的朝堂之上格局有所變化,康熙在經歷

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黃河初安定

後,無論是民心還是聲望都不可同日而語。

大權逐漸的開始傾向於皇帝,索額圖和明珠別看身居高位,但也伴君如伴虎。

多重因素下,康熙變得膨脹起來,大臣無一人敢與之唱反調。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而且索額圖與明珠必須對著幹,不能有一絲合作意圖,否則被皇帝發現,兩人直接下黃泉。

坐山觀虎鬥,平衡兩者之間的勢力,這就是康熙的為王之道。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最終在時機成熟時,除掉所有有威脅的人,一人獨攬大權。

有意培養于振甲

于振甲為人剛正不阿,一心為民,唯有一點放不下名聲,愚孝愚忠最害人。

同時這也是時代的悲哀,孝莊皇太后看好此人,因為他敢於指責說出真實想法。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而康熙也有意扶持,在於振甲巡視回京後見他對自己行為後悔不已,知曉其是徹底醒悟。

於是直接任命他為直隸按察使,

上可彈劾官員風紀,下到平反民間冤案

,直接對接皇帝,權利不可謂不大。

其實是暗中培養另一股勢力,將來為其所用。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接著康熙做出一個大膽舉動,如果黃河無憂患,三位相爺要支援其御駕親征。

目的顯而易見,將賊寇永久趕出大清,繼續加強其威望鞏固權力。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明珠表態同意,高士齊無可奈何,索額圖即使反對也沒用。

畢竟如今的康熙已成氣候,早已不是當年任由擺佈的小皇帝。

以“居高自傲”降罪陳潢

康熙微服南巡,聽完下屬河務官員的彙報後,對靳輔治理黃河甚為滿意。

他們都對靳輔與陳潢佩服不已,也學到了很多關於治河知識。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對靳輔的賞賜是釋放靳治豫,讓其一家團聚,對陳潢則是為《河防述要》題寫書名,然後要為他晉升官銜。

但之後的河道修堤壩需大量財力支撐,皇帝認為無須如此,直接挖條河道疏通淤堵就好。

可事實哪有這般簡單,貿然挖通河道,勢必會導致海高河低,海水倒灌,危害遠甚於洪水。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陳潢直言相告,

甚至還表示論河務學識皇帝遠不如自己

,只能說他不懂為官之道。

性格太直,很容易得罪人,本來要升職加薪,結果肯定泡湯。

最後就算靳輔去替陳潢求情,康熙也鐵心要治罪,只因為皇帝威嚴不容

置疑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他生平最痛恨居高自傲之人,其實讓小陽來看,皇帝是怕陳潢功高震主,藉機敲打敲打。

希望陳潢能學會收斂性格,別再一味頂撞,否則吃苦頭的終究還是自己。

天下長河:臺灣收復,黃河初安定後,皇帝三個舉動暴露其野心

如能得你歡喜,歡迎積極關注、點贊、評論以及分享。

笑點不斷,精彩繼續,我們下次不見不散哦!

版權宣告:原創作品,創作不易,抄襲、洗稿必定追究!一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和我聯絡刪除,謝謝!

—END—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陽光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