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重磅!又一個國家級都市圈獲批,留給“西安都市圈”的時間不多了

作者:由 小秘書日記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2-30

湖北省有湖北市嗎

根據湖北新聞媒體的最新訊息,

《武漢都市圈發展規劃》已獲國家發改委批覆

同意,武漢都市圈正式成為國家級都市圈。

武漢都市圈是繼南京、福州、成都、長株潭、西安、重慶都市圈之後的第7個國家都市圈。

這也意味著,武漢將在政策機遇上迎來一次大發展。

01武漢都市圈發展方向

武漢都市圈和長株潭都市圈是中部地區唯二的兩個國家級都市圈,因此,都市圈規劃一經批覆,就表現出了空前的利好訊息。

其實,早在今年的9月20日,武漢就已經就都市圈建設,召開了一系列的協調會議,並在當時初步確定了以

武漢、鄂州、黃岡、黃石4個城市為核心

的武漢都市圈發展方向。

重磅!又一個國家級都市圈獲批,留給“西安都市圈”的時間不多了

湖北方面,寄希望於透過武漢都市圈,在輻射帶動省會城市及周邊地市發展的同時,透過都市圈的輻射功能,為湖北全省的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當然,從國家層面來說,武漢都市圈也是支撐中部發展的重要舉措。在近些年“新西部大開發”及“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援下,西部的發展勢頭迅猛,直逼中東部。再往大了說,一個都市圈的發展也必然會帶動超大型城市的發展,這對於構建新型發展格局,使之融入世界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

02“後來居上”的武漢都市圈

就目前形勢來看,7個國家級都市圈中,唯有西安都市圈屬於“先天不足,後天還不夠努力”的典型代表。

即便是剛剛獲批的武漢都市圈,也大有後來居上的優越感。甚至可以說,在

某些方面,武漢都市圈是絕對優於其他都市圈的。

重磅!又一個國家級都市圈獲批,留給“西安都市圈”的時間不多了

之所以這麼說,原因有二:

一方面是因為武漢本身就是大型城市,在此基礎上“擴充地盤”的發展,必然是“強上加強”。另一方面是因為武漢素來有“九省通衢”的名頭,交通便利、產業先進、教育資源領先。

就目前軟硬體條件對比,西安都市圈的優勢恐怕也只體現在航空產業成規模、教育資源區域內優越這兩個方面。

除此以外,西安都市圈確實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優勢了。

03西安都市圈要努力的方向

目前,國家級都市圈共7個,其中

長株潭都市圈、西安都市圈、重慶都市圈、武漢都市圈為2022年批覆建設;

南京、福州、成都

三個都市圈均為2021年批覆。

可見,從國家層面來說,都市圈建設正在提速。

除此以外,鄭州、杭州、南昌等城市也正在及申報國家級都市圈。

可以說,都市圈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過去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未來將是都市圈與都市圈之間的較量。

所以,對於各大都市圈本身來說,壓力不是一般的小。自身一旦不努力或者努力不夠,就會被“源源不斷”的後來者超越。

重磅!又一個國家級都市圈獲批,留給“西安都市圈”的時間不多了

對於西安都市圈這種先天不足的區域來說,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補齊短板,發揮優勢。

首先,

都市圈建設的基本條件,要求是:

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

1小時通勤,是都市圈的核心先決條件。所以,

都市圈不能只是單純的“攤大餅”,不能簡單的把幾個城市串聯在一起,而是要求全、求質量,在都市圈內,必須是交通便利,產業往來密切的城鎮化空間。

縱觀西安都市圈內的城市間交通,除了地理位置上更靠近西安的咸陽外,渭南、銅川、寶雞等城市都無法保證1小時通勤。

這將是西安都市圈的硬傷,必須全力破解,才能迎來下一步的發展。

其次

,都市圈的核心內涵應該是產業分工合作。

放眼全世界,都市圈正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也是參與全球競爭和國際產業分工合作的重要空間形態。

重磅!又一個國家級都市圈獲批,留給“西安都市圈”的時間不多了

戴德梁行釋出的《2022中國省會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報告》中也指出:

中國省會都市圈發展正面臨著“競合聯動、產業升級、均衡發展、分工協作、人才集聚、網路建設、生態保護”等多重挑戰。

西安都市圈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為核心的都市圈,自然也面臨著這樣的難題。更何況,工業短板一直是西安的致命傷,在環境保護與工業轉移互有矛盾的今天,如何發展高品質工業,更是一個難上加難的命題。

因此對於西安都市圈來說,必須強力推進都市圈內部的產業分工協作,透過打造硬體可行,要素自由流通的“都市圈市場”,才能真正實現都市圈的發展價值。比如,西安(西鹹新區)和咸陽共建的汽車交易市場、副食品綜合市場等,也算是邁出了都市圈市場要素高效對接的第一步。

未來,西安必須充分發揮核心作用,帶動產業輻射,周邊城市必須進一步提升硬體基礎,做好迎接外溢產業價值的準備,只有如此,都市圈的綜合競爭力才能進一步提升。

重磅!又一個國家級都市圈獲批,留給“西安都市圈”的時間不多了

其三,

都市圈的創新能力,必須是數一數二的。

關於創新能力對於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的發展有多重要,無需多言。在現如今科技承載一切的競爭中,創新是立於不敗之地的基礎。

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從浦東新區到雄安新區,從京津冀到粵港澳大灣區,無一不是靠著科技創新,才一步步站在發展的第一梯隊。

西安都市圈的創新能力,在7個都市圈中,無論如何都沒有優勢可言。一方面,西安乃至周邊的其他各個城市,經濟基礎較差,身處內陸

缺乏創新包容精神

。另一方面,還是迴歸到文章開頭所說,關中大地幾千年來靠的更多的是沃野千里的農業文明,這種思維慣性式的發展方向,使得其在科技競爭中先天不足,又因為思維慣性,缺乏後天努力。

重磅!又一個國家級都市圈獲批,留給“西安都市圈”的時間不多了

不過,從省級層面來說,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早在西安都市圈獲批前,已經著手佈局創新驅動發展平臺——秦創原。

寄希望以秦創原為載體,建立產業立體聯動創新“孵化器”、成果轉化“加速器”和兩鏈融合“促進器”,從而提升陝西的整體創新能力。

然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來檢驗。

唯有祝福西安都市圈可以“傲立群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