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我們的出路是什麼?此刻、認真、勇敢”

作者:由 鳳凰新聞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1-23

呈讓是什麼意思啊

“我們的出路是什麼?此刻、認真、勇敢”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 / 身不由己的事了 / 有時候會覺得 / 我和一卷手紙 / 沒有區別 / 每次下班 / 路過夜宵攤 / 總會吃得狼吞虎嚥 / 一股子熱流把身體劈成兩半 / 一半是天真 / 另一半是感傷。(B站網友的詩)

古代文人有曲水流觴,一觴一詠;如今的年輕人則是在評論區、動態和影片裡應和賦詩,分享自己的生活體驗。對人類學家項飆來說,觀察B站網友寫詩就像開展一場田野調查,因為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言說,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意味著你要選擇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選擇如何處理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而好詩總是在當下和附近。這些看似質樸、直白的短詩就像高氧語言,它重新激發你的現實感,也讓語言變得跟生命體驗有關。

下文序言與詩選摘自B站網友詩集《不再努力成為另一個人——我在 B站寫詩》。

很多年輕人問:我們的出路是什麼?這本詩集給了我們一種答案:此刻、認真、勇敢。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詩人,無需再努力成為另一個人。

本文經出版社授權推送。

#FormatImgID_2#

@有山先生

寫詩,寫到最後是一種勇敢

項飆 序

夏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幾年前一起參加過青年工作坊的年輕朋友輾轉聯絡到我,問我有沒有興趣做個關於年輕人的網路田野觀察。她說 B 站上出現了年輕人聚集寫詩的現象,併發給我一本由此整理而來的詩集,就是如今你拿在手裡的這本《不再努力成為另一個人——我在 B站寫詩》。古代文人有曲水流觴,一觴一詠;如今網友則是在評論區、動態和影片裡應和賦詩,分享自己的生活體驗。

作為一個常年觀察“簡中”網際網路的人類學學者來說,這是個新鮮事兒。我很願意為這本特別的詩集說點什麼,不僅是因為我讀完這些詩深受感動;也因為年輕人開始寫詩,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現象。我想在序言裡表達我作為一個讀者對這些作者的感激,也把我作為一個研究者的思考反饋給年輕朋友們。

1.寫詩的人和不寫詩的人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說年輕人又開始寫詩是一件大事?我很認同詩人西川的一個說法:寫詩的人和不寫詩的人是不一樣的。言說本身是一種行動。言說,一方面是在跟別人互動,另一方面也在自我調整、自我反思。言說在構造社會關係,也在重新構造自我。

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言說,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意味著你覺得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你要選擇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選擇如何處理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對我來說,年輕人中間出現寫詩回潮,意味著一種新的生存方式,至少是關於生存方式的新意識的興起。

從 20 世紀 80 年代至今,年輕人寫詩至少經歷了三個階段。最早是北島、顧城、舒婷他們的朦朧詩,比如“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抑或形容南國的木棉花“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這一波的詩歌具有很強的哲理性。這種哲理性來自歷史感,是這些年輕人站在歷史的重要轉折點所生髮出來的感受。第二波是校園民謠。“民謠詩人”也是那時候興起的,比如沈慶的《青春》,“帶著點流浪的喜悅我就這樣一去不回”。這類詩歌很強調意象,抒寫對於生命滋味的感觸。這些豐富細膩的意象,來自所謂“小我”意識的重新凸顯。

“我們的出路是什麼?此刻、認真、勇敢”

詩人北島

對我來說,第三波年輕人寫的詩是最有趣的,也就是如今這些年輕人的詩。今天年輕人的詩具有很強的經驗性和直接性,它們是口語化的,非常直白。沒有額外的哲理,沒有意象的渲染,而是真誠、專注地描寫個人狀態和體驗。這些詩句看起來不像“藝術”,但我覺得最深的藝術可能就在這裡。

“我在辦公室坐著 / 老闆也在辦公室坐著 / 我不知道老闆在幹什麼 / 老闆也不知道我在幹什麼”。比如這首《上班》,這種詩更像是一種觀察方法。它具有很強的時間性和場景性,因為直接的觀察,必然是此刻此地的觀察。因此,它不會成為“永恆”,但這種直接現場觀察,把生命經驗敏感化,這對其他人來說具有很強的可溝通性。

它可能不會永遠流傳,但是它在此刻產生有力的震盪。

B 站詩歌的可溝通性,也給我現在在德國的研究嘗試一些啟發。我們以往的文藝創作、思想學術往往強調歷史的積累性,尋求所謂的“永恆”。如今,數字化使得大量內容可以被永遠儲存,在某種意義上永恆已經觸手可及。對我來說,真正有意思的東西不再是永恆,流傳後世,而是在於能夠對當下其他人產生怎樣的效果,激發讀者對於自己生活的觀察力和敏感性。

如果說第一波詩歌強調歷史和哲理性,給你新的大腦;第二波詩歌注重意象,給你以新的面板,讓你的感知和情緒更加敏銳;那麼

第三波詩歌就是直接給你一雙眼睛,讓你更敏銳地看你自己的生活。

這首《敷衍》也很簡單,“嗯嗯 / 好的 / 我知道了 / 真的笑死我了”。看起來只是換行,但它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了當下人際交流形式化、順暢而無內容的現象。

因為是要“看”,所以寫下來也就會是白描的方式。白描是對現象的直接描寫,而不是抒情、不是哲思。這本詩集裡充滿了這樣的觀察主義、描寫主義的詩歌。即使看起來比較抽象的也是如此。比如,“不要試圖闖入我的靈魂/那樣你會迎面撞上你自己”。這裡的意思非常豐富,讓讀者遐想。作者沒有提出一個哲理議題,也沒有營造一個意象;詩句的力量是不帶感情、不帶判斷、甚至不帶反思的,來自對你和我的客觀存在的關係的陳述。這就和人類學很接近了。

2.好詩總是在當下和附近

詩如人類學,人類學如詩。

亞里士多德在《詩論》裡區分過作為人類記錄生活的方式的“詩”和“史”。當然,他所說的詩不同於狹義上的詩,而是包含戲劇和文學作品,尤其是古希臘悲劇。他說,歷史記載發生過的大事件,這些事件很重要,但是它們具有很強的偶然性,不具有內在自洽的意義;而詩講小事情,這些小事情是必然或者應該發生的,具有內在的合理性。

一朵牽牛花在晨霧中綻放,這不是一個事件,但是它體現了生活裡的必然,這是詩。

#FormatImgID_4#

亞里士多德/商務印書館/1996-7

我的愛應該得到迴響,這是應然。我或者在等待這個應然,或者在為這個應然沒有發生而苦惱。是這樣的小事情或者無事件構成了我們生活的基礎性內容。詩與人類學都在描述生活,而不是想著去超越生活。在遠方的,那不是詩。

好詩總是在當下和附近。

人人都可以是詩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詩。語言和生活之間的緊張關係,是人類永恆的難題。一方面,如果沒有語言,我們無法記錄、反思經驗。但是另外一方面,當我們用語言去描述經驗的片刻,經驗就變成了一個“經驗模樣”,而不是經驗本身。在當社會變得越來越複雜,特別是權力關係和利益關係不斷深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語言暴力式的形塑經驗。這些語言本身可能很有趣,讓一部分人心潮澎湃,但是也會讓其他人挫傷迷惑甚至憤怒。

語言的目的不再是溝通和共情,而是宣言、指稱、斷定、讚美、羞辱、斷絕和割裂。英雄史詩把語言武器化,讓你莫名熱淚盈眶,也讓你欲哭無淚。我感謝 B 站上年輕人的詩歌,你們讓我重新感受到漢語的多種可能性。

這些詩在探索如何用言說去逼近無可言說。

比如這首《南二環的冬天》,“穿過 夜晚 / 牛皮紙一樣粗糙 / 厚重、易碎的城牆 / 你是一團冷空氣 / 無處可藏 / 一個垃圾桶看著你 / 一個塑膠袋朝你走來”。你可以想象在北京冬天的夜晚,你走在街上,沒有小巷,沒有拐彎,樹都排得筆直,沒有一根曲線,一切都是一覽無餘,你的感覺確實“無處可藏”。再比如《我被黑狗咬了一口》這首詩,“黑狗”的意思可能是某種社會“毒打”,“一種空白滲透了全身”是一個小的意象,“四肢空了”“腦袋重了”是對一些基本體驗的直白的描述,但作者用語言把這些基本體驗捕捉住,並進行創造性的排序組合,讓你重新感受到全身的失重、失序。

“我們的出路是什麼?此刻、認真、勇敢”

@嗶哩嗶哩彈幕網

這些詩是年輕人對自己的一種“實話實說”,它不宣稱任何東西,而是跟自己的生命、身體做對話,從而也能夠跟別人對話。這些詩在啟用語言本身。我一直說我們要搶救語言,不要讓語言僵化,我們需要給語言加氧氣,讓語言不穩定化。氧氣程度高的物質容易和別的物質發生反應、發生對撞、生成新的東西出來。這種有氧的非穩定性就是鮮活性、生命力。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詩就是高氧語言,它重新激發你的現實感,也讓語言重新變得跟生命體驗有關。

3.那就勇敢一點,不再去努力成為另一個人吧

很多年輕人問:我們的出路是什麼?這本詩集給了我們一種答案。答案是:此刻、認真、勇敢。寫詩的人和不寫詩的人不一樣,寫詩的人需要認真地活在此刻,需要勇敢地看到此刻。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 / 身不由己的事了 / 有時候會覺得 / 我和一卷手紙 / 沒有區別 / 每次下班 / 路過夜宵攤 / 總會吃得狼吞虎嚥 / 一股子熱流把身體劈成兩半 / 一半是天真 / 另一半是感傷

《吃夜宵有感》這樣的詩,對我來講就傳達了一種關於生活的力量。它非常精確,你能看到 ta 的疲憊,看到 ta 的懷疑。ta 迅速把夜宵吃下去,一股子熱流是食物帶來的肉體上 的愉悅,使 ta 忘掉一些事情。但正是在這樣放鬆的情況下,“我究竟在幹什麼”“我是誰”這些問題悄然爬上心頭。這些問題並沒有鬧著要答案,但是它們在心頭哼著傷感的歌。這裡,有對此刻的認真,對自己的認真,對這碗夜宵的認真。這種認真,不是那種追求績點、追求遠大目標的較真。較真了,可能就沒有了對此刻的認真,對自己的認真,更不會對身邊的人和事認真。

較真,就沒有了詩意。

#FormatImgID_6#

@嗶哩嗶哩彈幕網

而能夠看到此刻、看到自己,看到心裡另一半莫名傷感的升起,看到自己最後“買了一張地鐵票 / 去生活裡陪一臉苦笑”,這是勇敢。有了勇敢,才會覺得“此刻可看”——此刻不是慘不忍睹、一無是處,需要盡力迴避;此刻不是急不可待的需要別人的肯定,需要極力展示;此刻即使是平淡無奇,裡面也有東西可挖、可咀嚼、可看。勇敢是一種智慧。

《中年》這首詩裡這句“不再努力成為另一個人”,作為一個回答或許是準確的。

“我們的出路是什麼?”

擁有一個詩意的人生,不就是一個良好的狀態嗎?

如果有了一個詩意的人生,還一定要在別人繪製的地圖上找一條出路,或者在一個隨時晃動的沙盤裡想象著殺出一條血路?這不是放棄和“躺平”,這需要一種莫大的、持續的勇敢。要勇於認真,勇於堅守自己的尊嚴,勇於保護別人的尊嚴。培養這份勇敢不容易,讀詩寫詩也許會給你一點力量。

其實出路就是你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我們永遠可以自己對自己再教育,再思考,那就勇敢一點,不再去努力成為另一個人吧。你可以不用固定的預設來禁錮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可以活得快樂,儘管有懷疑、有傷感,但仍然是有力量的,你覺得自己是有用的。

寫詩也是一樣,寫到最後往往是一種勇敢。

2022年9月 26日

於 德國柏林

“我們的出路是什麼?此刻、認真、勇敢”

《詩》

-詩選-

-

《請好好生活》

by人間暫留計劃

我們 在陷阱裡跳舞 把土地夯實

昨天 和明天脫臼 今天虛張聲勢

對峙和逃避 漸漸老成了 一回事

生活總是被 “請好好生活” 所劫持

-

《下班》

by董小有

天光變暗之後

依靠自身發光的事物開始增多

地鐵搖晃的聲音

接近夜行海灘的風浪

“我們的出路是什麼?此刻、認真、勇敢”

《遺忘詩行》

-

《竊聽者》

by閱讀藥丸

在咖啡館做一個竊聽者

介入他者的生活

相親的男女不再年輕

——漸入佳境

話題總是熱烈

因為冷場就意味著

——今日徒勞

旅行,鄉下的羊

健身,家裡的貓

餵養和生育

——暗流湧動

APP,微信群

如何獲得免費的活動邀請

“我有一個朋友……”

——生活必然有趣

他們似乎可以聊到天明

也終止了我的好奇

我起身

瞥到男人面前攤開的書

等待的空隙

他假裝看了半頁譯者序

原來他者的生活不需要那些書裡的字句

也可以無盡地蔓延

而我

擁有滿牆的書籍,孤獨的迴音

和四處碰壁的生活

-

《迷信》

by閒雲野鶴一嘉人

朋友說

剛剛右眼皮跳了

有種不祥的預感

要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我說

都二十一世紀了

要相信科學

說完不久

我的左眼皮跳了

我很高興

因為我

馬上要行大運

發大財了

-

我對這個世界很滿意》

by阿妮爾

如果有一天

我死了

我不要撒進大海

大海太深

我害怕

我也不要撒進樹林

我太年輕

林子太老

我們談不來

我想要一小塊草地

能把我正好放進去

不必圍欄

請讓肥貓,喜鵲和友人

都來看望我

我還要一塊巧匠刻的墓碑

上面的照片

一定要是我最美的模樣

不必刻上我是否結婚生子

也不必刻上我家住何方

這些都不重要

我見過太白敬酒的月

也讀過曹公淚編的書

我聽過幼童喃喃學語

也聞過家貓溫暖的皮毛

就刻上

我對這個世界很滿意

便足夠了

“我們的出路是什麼?此刻、認真、勇敢”

《死亡詩社》

-

《很多東西找到了我 》

by姜思達

肉末炒粉、小炒皇

金槍魚抓飯

這是我今天的午餐

——這幾天

他們決定著我吃什麼

我在他們的監視下走動 洗澡 坐 吃飯

我像個電子寵物

但我不是電子寵物

很多東西找到了我

我不會為了一個答案,硬去提問了

我開始習慣,甚至喜歡上了這樣的生活

樓上的空調過熱

也懶得調弄

我可以這樣生活一輩子

半輩子

五年

這對於我,已經不難了

難的是在結束的一刻,我會,和我想遇見

我會哭嗎

他們會哭嗎

很多東西找到了我

和魔鬼交易和天使交易和上帝交易和內心的賊交易

我很快就累了

毫無怨恨

我把夢寫下來

變成詩 變成畫

他說

鄭重地對待自己的夢,是糟糕藝術的開始

我討厭這句粗暴的話(但我喜歡他)

很多東西找到了我

在回去的車上,我會靠著車窗低語——

很多東西,不再回來

不再回來

-

《花 》

by天真的和感傷的小說家

我想變成一朵花

一出生就枯萎

有人嗅著鼻子說不香

沒關係

我用激烈的一生等你路過

被忘記

“我們的出路是什麼?此刻、認真、勇敢”

《詩》

本文節選自

“我們的出路是什麼?此刻、認真、勇敢”

作者: B站網友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出品方: 湖岸

副標題: 我在B站寫詩

出版年: 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