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種子保衛戰!糧食武器、種子霸權,中國如何打破種子壟斷

作者:由 金投網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1-28

中國糧食人口多少人

“種子戰”愈演愈烈

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國14億人的口糧,全“系”在進口種子上。日本紅富士和巨峰葡萄、漂洋過海的美籍土豆,說希伯來語(以色列)的紅辣椒,還有西蘭花、胡蘿蔔、洋蔥、茄子,無一不來自國外。

近年來,各國都加強了對本國新品種的專利保護,“種子戰”愈演愈烈。比如,2021年4月1日,日本施行《新種苗木法》,嚴防本國優質農作物品種流向國外,涉及種苗品種1975個。眾所周知,這條新法主要針對的就是我國。

種子保衛戰!糧食武器、種子霸權,中國如何打破種子壟斷

在日本種子戰硝煙未燼的時候,美國今年也突然出招了。

美國IFG公司的甜蜜藍寶石和SWEET GLOBE葡萄品種,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國市場非常受歡迎。近日,IFG懇請商家確保不採購或銷售任何中國國內種植的IFG品種的水果,否則將有侵犯IFG智慧財產權的風險,而且這可能在水果品質方面欺騙了中國消費者。

其實,此前IFG公司曾於2020年針對非法種植、交易的侵權者成功開展了一系列法律行動。其中,江蘇省地方農業主管部門還被處以相應的行政罰款,陝西省也停止非法種植、交易IFG相關品種種苗。

從過去禁止苗木種植未果,到今年想要從零售端下手,美國IFG的品種保護思路逐漸開始變得“豐富”。

中國,還是我們認識的那個農業大國嗎?

這還得從一粒“種子”說起,上世紀70年代,國內良種資源匱乏,科研經費不足,企業研發投入少,我國育種技術“一窮二白”,落後世界整整30年。

種子保衛戰!糧食武器、種子霸權,中國如何打破種子壟斷

國產種子產能低,品相差,儲藏還困難,在被市場淘汰的邊緣瘋狂試探,“洋種子”趁機盤踞中國市場,形成了穩固的產銷推廣網路,先低價壟斷,後抬高種價,生生把從以色列進口的番茄種子抬到8元一粒,4000元1克。一斤種子的錢就能把低配版法拉利帶回家,這讓多少老百姓叫苦不迭。除了番茄之外,一公斤日本產甘藍種子賣到6800元、胡蘿蔔種子則賣到每罐1。2萬元。

前有斷種風險,後有糧食危機,中國生存命脈被“洋鬼子”攥在手裡,我們該如何破局?

打好種業“翻身仗”

育種基地,拓!種質資源庫,建!

近年來,以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制種基地為核心,52個制種大縣和100個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為骨幹的種業基地“國家隊”,為國家提供了70%以上的農作物用種,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起到重要作用。

可以說,如今的中國之所以沒有被全球種業巨頭牽著鼻子走,很大原因是因為咱自己擁有雜交水稻等先進糧食種子技術,保障了在國際談判桌的議價能,反正咱有足夠的底氣。

種子保衛戰!糧食武器、種子霸權,中國如何打破種子壟斷

這背後,離不開袁隆平等“農業英雄們”的付出。

1974年,袁隆平團隊選育出第一個大面積生產的強優高產雜交水稻組合“南優2號”,當時比普通水稻增產20%。1991年,中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糧食生產國,並創造了以不到全球10%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的奇蹟。

但袁隆平的腳步並未放緩,2003年,中國大陸一半以上、全球20%的水稻均為袁隆平團隊雜交品種。

除了袁隆平,還有吳明珠院士,她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同年級同學,我國著名園藝學家。她為國家培育了“紅心脆”“含笑”“皇后”“芙蓉”“鬱金”等甜瓜新品種和早佳西瓜(8424)等西瓜新品種。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有了袁隆平、吳明珠等東方英雄的付出,才使得中國在國際糧食上有了話語權,抵禦了國外種業巨頭的滲透。

種子保衛戰!糧食武器、種子霸權,中國如何打破種子壟斷

短短几十年,我國種質資源儲存總量飆升到52萬分,躍居全球第二,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量提高到如今的80%以上。一顆種子可以放50年都不壞,航天育種,中國一家獨大,4000餘種植物種子、菌種、試管苗,搭著衛星上太空,在浩瀚宇宙,寫下“中國種子”的名字。

一粒良種,就像一把創造奇蹟的鑰匙,需要我們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用技術硬實力去打破種業困局,才能端穩中國飯碗,護好菜籃子,實現糧食安全。

仍需加大資本和科研投入

不過,不容忽視的是,目前,拜耳、科迪華(杜邦陶氏的農業部門)兩者銷售額佔據世界前20強的60%,並且擁有大部分核心專利技術。先正達(中國化工集團完成了對瑞士先正達公司的收購,收購金額達到430億美元)、巴斯夫、利馬格蘭和科沃施四家企業的銷售總額佔世界前20強的26%,剩餘14家企業,市場份額較小,僅佔14%,但這些企業都擁有特色的種子業務。

種子保衛戰!糧食武器、種子霸權,中國如何打破種子壟斷

而且,在中國現今的種業結構裡,進口種子仍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舉個例子,在東北黑土地,大多玉米種子是從德國引進的 ,他們的種子具有早熟、脫水快、抗倒伏等優勢。不只是東北,就連華北地區的也是同樣操作。

所以,咱們必須承認,中國本土種業公司距離全球先進水平仍有太遠差距, 想要逆風翻盤,加大資本和科研投入是惟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