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劉昌沛名字好嗎朱土生朱土生的名字是什麼?劉昌沛的故里在龍游嗎?

作者:由 朱土生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1-06-24

劉昌沛名字好嗎

朱土生

2009年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了國內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青碓遺址,屬上山文化型別。遺址坐落於龍游縣龍洲街道寺後村約500米的和尚碓自然村西側海拔50米左右高程的青碓河流沖積階地上,為龍游母親河靈山江(古稱泊鯉溪)西岸,與靈山江相距約200多米;遺址周圍是廣闊的盆地(屬金衢盆地),為平疇良田,當地俗稱寺後“大平畈”,自古素有龍游糧倉之譽,土地肥沃,水資源豐沛,非常適宜種植水稻,所以9000多年前龍游先人選擇在這裡居住生活,繁衍生息。經考古探測和試掘,遺址核心區面積達30000多平米,早期文化堆積層約1。2米左右,儲存較好,內涵豐厚,是一處我省不可多的的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同時為浙西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它的偶然發現原於退休教師吳正章老先生所提供的一枚並不起眼的磨製石器——石箭鏃。

2009年2月24日吳正章先生正式將他多年收藏的一件磨製石器——青色細砂岩(當地叫作青石)箭鏃捐獻給龍游縣博物館。當辦完手續後,博物館專業考古幹部朱土生和陳榮祺兩同志立即要求吳正章先生引領趕赴青碓現場進行踏勘調查。經過現場初步勘查,採集了一些陶片和石器標本,筆者透過仔細觀察分析,且憑著多年積累的野外考古經驗和職業敏感認為這是一處早期人類聚落遺址,有可能早於7000多年。之後龍游縣博物館工作人員又多次地對遺址進行了反覆調查,採集遺址遺存標本,並及時向省文物局作了報告,由此引起了省文物主管部門和考古專家的重視和關注,於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和蔣樂平兩位專家相繼前來青碓遺址進行了考察和確認,一致認為該遺址為9000多年前的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內涵豐富,為上山文化型別但又具有明顯的龍游地方特色,青碓的發現對於研究人類早期稻作文明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010年初夏,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員蔣樂平先生專程來龍對遺址進行進一步的專題調查,筆者和原文化局黃國平副局長一起參與了該次詳細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筆者很幸運採集到了一件用特殊石質人工製作的石器,大家一瞧都不約而同地驚呼這不是一件近年來金衢地區民間熱藏的黃蠟石呀!那可是一件9000多年前龍游青碓人磨製的美石啊!這是多麼振奮人心的收穫。

該石器為遺址堆積層中採集的經人工磨製的殘件,長、寬、厚約為9x5x3釐米左右,器形難以判斷,正反兩面打磨得非常平滑,應當是件非實用器。石器斷面為蠟黃色,呈蠟油光澤,正反及側面人工打磨平而光潔且呈現一層薄薄的黃蠟色石皮,石皮較之斷面色深、並且有一定的溫潤感;石器及斷口都有褐色和黑色雜質斑點浸侵,硬度約6。5左右,經強光照射通透性好。因此,從外觀上判斷青碓遺址出土的這塊美石實為近幾年金衢地區收藏界青睞和熱炒的石頭寶貝——典型的“黃蠟石”,同時也經中國觀賞石協會一級評鑑師黃興華和劉昌沛兩位先生來龍游鑑定此石,一致認為確是一件優質的黃蠟石(也可稱黃龍玉)。

近二十幾年來地方政府開始允許在衢江(即錢塘江中上游段)用機械大量開採建築用砂以來,老百姓發現了很多好看的美石:普通的被收藏家們定為黃蠟石,通透的而定為黃龍玉。錢塘江中上游主幹極其支流地區(金華、衢州兩市流域)皆有發現,但品好質優的黃蠟石和黃龍玉主要產自龍游縣、蘭溪市和金華市三縣市交界區域的衢江上。所以萬年黃蠟石在龍游現身決非偶然。

衢江內所產的黃蠟石皆為水成因石,即地質界傳統觀點認為衢江內的黃蠟石和黃龍玉是由矽化帶脈石英的碎塊經流水的搬運、遷移滾磨成石英質的卵石,在其被堆積、掩埋的過程中,與富含鐵離子的地下水、地表水的長期浸潤,相互交換、滲透、充填,大約經過幾萬、數十萬,甚至是數百萬年以上的漫長歲月,才形成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各種黃蠟石和黃龍玉。青碓遺址出土的這塊黃蠟石恰好可以給這一理論提供了確鑿依據:我們可以觀察到青碓黃蠟石的正反兩面的人工磨光面,經過近萬年的地下水浸潤,已經生了一層薄薄的、非常明顯的深色黃蠟色釉皮。相反,這層黃蠟石釉皮是要經萬年的歲月地下埋藏才能形成,因而也足見青碓黃蠟石年代的久遠以及資料的可靠性和她的珍貴身份。

大家知道,人類早期石器是以製造為生存生活而打製、磨製實用工具為主,觀賞及飾品石器只是佔極少部分。人類是最早就會採集並利用自然石件作為工具使用的動物,自混沌之初石器工具就伴隨著人類數百萬年的進化程序,甚至有其他動物(猩猩、海獺、白兀鷲等動物會使用卵石)也會使用天然卵石作為生存工具。青碓遺址石器是以打製石器為主,有石片、石錘等,伴生有一部分磨製石器,為磨盤、磨棒(餅或球)、穿孔器等,製作原材料絕大部分採集於河灘中的鵝卵石。陶器以夾炭紅衣陶為特點,具有典型的上山文化特徵,距今約9000多年,其上層文化層上還疊壓有跨湖橋文化地層(距今8000多年)。

顯而易見,青碓出土的這枚當為觀賞黃蠟石石器而非實用工具石器,筆者推測可能是禮器或是飾件,這要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和更多的黃蠟石實物出土才能得到最正確的答案。青碓遺址的上山文化階段的黃蠟石石器,也許它已經上升到了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已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且年代又久遠,堪稱國寶,彌足珍貴。它的發現改寫了中國賞玩黃蠟石文化的歷史,將賞玩黃蠟石文化的歷史追溯到近萬年,給研究賞玩黃蠟石文化的學者和專家提供了極為可靠的、珍貴的第一手實物資料。我們知道古代玉石文化始終貫穿著中華古代文明發展歷史的程序,玉石文化具有原始宗教和政治屬性,是權利和財富的象徵。遠古時期古人是玉、石不分的,美石即玉。由此,我們有理由推測青碓遺址的上山文化時期已經開始孕釀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玉文化初級階段,所以龍游青碓遺址出土的這枚黃蠟石石器對於探索中華萬年文明及伴隨著文明發展程序的中華玉文化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萬年黃蠟石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