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他寫過《萬言書》,得罪過鰲拜,當過康熙帝王師,還輔佐過胤礽

作者:由 澤宇講歷史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1-05-11

陳萬言是什麼座

大家好,我們的澤宇講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清朝能在馬背上取天下,卻不能在馬背上治天下。入關後,清廷以文治國,並延續歷代的科舉考試,許多漢族知識分子因此湧現出來,並身居高位,熊賜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寫過《萬言書》,得罪過鰲拜,當過康熙帝王師,還輔佐過胤礽

家世不幸卻刻苦讀書,入仕後,《萬言疏》驚動朝廷

熊賜履的父親熊祚延是明朝生員,在書院擔任講師。明末農民戰爭爆發後,他積極組織團練,保衛家鄉安全。在一次戰鬥中,熊祚延不幸遇難。這年,熊賜履年僅八歲,在母親李氏的庇護下躲過追殺。一家人從此陷入貧困,經常食不果腹。但在熊賜履的學業上,李氏要求極為嚴格。

熊賜履經過十餘年的刻苦學習,終於有所成就。順治十五年,熊賜履考中進士,授庶吉士;第二年,散館授翰林院檢討;康熙四年,補弘文院侍讀。

他寫過《萬言書》,得罪過鰲拜,當過康熙帝王師,還輔佐過胤礽

康熙六年,康熙開始親政,號召群臣上書,發表朝政的看法。熊賜履立即響應,上呈驚動朝野的《萬言疏》,就吏治、朝政、帝道等問題展開論述,並對四大輔臣推行的措施提出尖銳批評。

在疏文中,熊賜履指出,如今生產疲弊,百姓貧困,除了上交朝廷的夏稅秋糧外,還要繳納地方私派的苛捐雜稅。遇到荒年,即使朝廷減免賦稅、賑濟災民,但大多好處都被下面“擷取”,百姓任然陷入背井離鄉的困境。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各地督撫要員行為不端。要改變現狀,就要重新整理吏治。

熊賜履還在疏文中指出朝廷對面的四大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

一、朝廷文武百官黨同伐異,遇事相互推諉。對於這種風氣,他建議康熙申飭滿漢官吏和衷共濟,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二、地方學政廢弛,文治教化日漸衰落,博學鴻儒沒有受到相應的重視,許多讀書人都不懂得儒學精義。對此,他認為應該興辦學校,尊師重道,宣講儒學。

三、禮制不行,風俗敗壞。他建議康熙下詔,提倡節儉,對王公大臣的府邸、服飾嚴格劃定等級,不許僭越。

四、輔政大臣政令多變,以至下面無所適從。解決辦法是嚴格執行已經頒佈的朝廷章法,加緊完善《大清律例》,使朝野上下有法可依。

熊賜履上疏之時,正是鰲拜權傾朝野之際,朝廷官員大多對鰲拜惟命是從,即使有不滿意者,也是明哲保身。而熊賜履在疏中毫不避諱,所指出的各種弊端,都與鰲拜有關係。因此,此疏的出現,轟動朝野。鰲拜見此疏後,立即要求康熙治熊賜履“妄言”之罪,但康熙斷然拒絕。

他寫過《萬言書》,得罪過鰲拜,當過康熙帝王師,還輔佐過胤礽

受康熙賞識而成為一代帝王師

康熙剷除鰲拜後,熊賜履得到康熙的進一步信任,不久便升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並擔任經筵講官。所謂經筵,即講官為皇帝講經史文學,講課以經書為本,以歷朝歷代的興衰得失為鑑,授治國安邦之道。熊賜履一邊處理任內政務,一邊將更大的精力投入到經筵講學之中。

康熙是一位有銳意進取精神的皇帝,對待經筵的態度非常認真,反對流於形式。講官講學之時,他虛心學習,經常提出疑問。熊賜履也有問必答,仔細講解,還經常結合朝政問題,向康熙傳授程朱理學。

康熙十一年,熊賜履回家探親。返京後,被康熙詢問他湖廣百姓的情況。熊賜履如實稟報家鄉正在遭受水災,百姓飢寒交迫。康熙便立即下令,減免有關州縣的賦稅。

他寫過《萬言書》,得罪過鰲拜,當過康熙帝王師,還輔佐過胤礽

此後,在經筵時,熊賜履進一步用儒家“民為邦本,本固則邦寧”的道理啟迪康熙,指出只有讓百姓休養生息才是長久之策,而當務之急是整治水利。康熙非常認同,在平定“三藩”後,積極治理水患。

康熙請教人才選拔的問題時,熊賜履根據儒家“為政在人”、“人存政舉”的觀點,指出先重其德,然後讓人才各盡所長。此外,在格物致知、人性善惡、知行關係等問題上,康熙與熊賜履也多次探討。

前途一片光明時,卻意外馬失前蹄

康熙十五年,熊賜履擬批時出現一點差錯,被皇上檢查出來。熊賜履內心惶恐,想將此事“移花接木”給同事杜立德。杜立德察覺後,找熊賜履對質,兩人爭得面紅脖子粗。這時,有人出來指證,說親眼看見熊賜履作弊。康熙命吏部對其進行審問,但熊賜履只得招供。最後,熊賜履被罷官,遣回原籍。

他寫過《萬言書》,得罪過鰲拜,當過康熙帝王師,還輔佐過胤礽

當時,清廷與吳三桂正在湖廣地區打仗,熊賜履只好遷居江寧。此後十餘年,熊賜履潛心著書立說,他的《下學堂札記》、《學統》、《樸園邇語》均在此期間完成。

就在熊賜履寓居江南期間,朝廷發生激烈黨爭,他以及清廷幾位重量級理學家徐乾學、李光地均捲入其中。徐乾學曾拉攏李光地一起拜會明珠,要求啟用熊賜履。但李光地卻一言不發,而明珠不僅拒絕為熊賜履求情,反而挑撥熊賜履與徐乾學的關係,結果三人不歡而散。

明珠擔心熊賜履被重新啟用,加緊在康熙面前進行活動。與此同時,熊賜履與徐乾學、陳廷敬等南書房大臣關係日益緊密,頗有串通之嫌。

重返朝堂,終安全著陸

康熙二十七年,康熙念及熊賜履往日功勞,重新啟用他,仍命其擔任當經筵講官。不久,熊賜履被提拔為禮部尚書。

他寫過《萬言書》,得罪過鰲拜,當過康熙帝王師,還輔佐過胤礽

這時,熊賜履與徐乾學交往更加密切,但與李光地的關係日趨緊張,甚至相互攻擊。熊賜履抨擊李光地學問膚淺,只知道拾人牙慧。李光地對熊賜履深受康熙賞識,十分嫉妒,說他大言不慚。康熙雖然覺察到熊賜履捲入爭鬥,但對他依舊比較信任,而對李光地的學術水平則產生懷疑。

康熙三十八年,熊賜履奉康熙之命,侍奉胤礽。此時的胤礽已經失去康熙的信任,熊賜履的入侍對於逆境中的胤礽,無疑是個機會。因此,胤礽百般拉攏熊賜履,給予高規格禮遇。

熊賜履對胤礽的禮遇十分感動,因而對他的事也十分盡責。當然,熊賜履畢竟經歷過宦海沉浮,與胤礽僅僅只是工作上的交往,並沒有與其結黨。但是,熊賜履卻與胤礽外叔公索額圖關係過於親近。當康熙問何人能當重任時,熊賜履與索額圖相互抬舉彼此,連康熙對二人關係進展也感到驚訝。

他寫過《萬言書》,得罪過鰲拜,當過康熙帝王師,還輔佐過胤礽

康熙四十二年,胤礽與康熙的關係越來越惡化,朝廷局勢也趨於險惡。熊賜履年近古稀,為了遠離爭鬥,請求退休。康熙同意他的請求,讓他按原品級退休而且依舊享受俸祿,但要留在京城。一個月後,康熙將索額圖罪狀公之於眾,並且宣稱要抓其黨羽。

熊賜履在這個時候請求退休,顯然有自我保護的動機。而康熙同意他退休,但又令其留京,有保全之心,也有防範之意。

康熙四十八年,熊賜履回到江寧。三年後去世,朝廷賜諡號“文端”。熊賜履去世後,康熙多次賜予撫卹,還酌情錄用其子,以表示不忘舊臣情義。

熊賜履飽讀詩書,學術水平得到康熙的認可,是一位合格的帝王師。他一生經歷宦海沉浮,悟得為臣之道,明白進退之法,終歸平安落地。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