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自古江東多才俊,霸王何不渡烏江?捲土重來未可知?

作者:由 歷史小觀園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1-08-27

古來江左什麼意思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名籍,字羽,亡秦後稱西楚霸王,楚國下相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兵形勢”(兵家四勢之一)思想的代表人物,也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秦末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所謂人固有一死,即使項羽再神勇的人,也逃脫不了兵敗垓下,烏江自刎的命運。

自古江東多才俊,霸王何不渡烏江?捲土重來未可知?

秦朝末年,諸侯憤起,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連天。其後期唯有劉邦和項羽兩大軍團勢力強大。劉邦和項羽兩人針鋒相對,相互要爭個你死我活。隨著不斷的交鋒,項羽是雖以勝居多,但最後的結局卻是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劉邦稱王天下,立國號漢,一統江山。今天我們不說項羽與劉邦之間的爭鬥如何,單單討論和猜測一下項羽兵敗後能渡江而生,卻又為何自盡於江邊?猜測一下即使渡江了又否能夠捲土重來?

自古江東多才俊,霸王何不渡烏江?捲土重來未可知?

項羽可謂是秦朝的終結者,鉅鹿一戰讓其青史留名,同時也讓秦軍的有生力量幾乎消亡,再無重整旗鼓的可能,加快了秦朝覆滅的步伐。彭城一戰坐實了項羽西楚霸王之名,讓諸侯歸附,逼劉邦議和。所謂盛極必衰,“鴻溝門之宴”、“鴻溝和議”是項羽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史書上說項羽的敗亡是因為劉邦命漢兵圍繞楚軍唱楚歌勾起楚軍兵士的思鄉之情,加之楚軍兵員缺少,糧草不濟,所以才會由此結果。但項羽親率八百軍騎,於幾十萬包圍大軍中衝殺出來,來至烏江江邊,烏江亭長勸其渡江而行,重新召集江東子弟,捲土重來。但項羽高歌一曲,放任自己的烏騅坐騎渡江而去,自己卻“我自橫刀”追隨自己心愛的女人而去。

自古江東多才俊,霸王何不渡烏江?捲土重來未可知?

小編分析,其一:其實當時的江東有可能已經陷落,史書上並未對江東降漢的確切時間有加以說明,至少在項羽看來,江東應該是已經被攻佔了,不然怎麼會大驚呼:“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當然,我們現在都能猜到這是張良的攻心之計;

其二:無顏見江東父老是一方面,能不能見到就更難說了。只有一艘小船,只能渡一個人過去,不說這巧的不能再蹊蹺出現的小船有沒有可能是劉邦的人喬裝打扮的,單是虞姬之死,恐怕已經帶走了霸王的雄心壯志。我覺得若是虞姬不死,能在項羽耳邊鼓勵安慰一番,其效果肯定要比烏江亭長的話要管用的多。

其三:從地理位置來看,項羽的統治中心在彭城,彭城是項羽時時心繫之地,從“錦衣夜行”、“沐猴而冠”就可以看出一二。會稽那只是他早年生活起兵的地方,長期都是蠻荒貧瘠之地,會稽以南都已經是少數民族地區了,他很少回去,留戀的都是淮南一帶,回去以後恐怕也沒有多少作為。所以後人有云: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霸王捲土來? 項羽兵敗死後,最後投降的不是江東之地,反而是魯地,因為他被封的是魯公。儘管項羽沒有重視過魯地,但是魯地的人們重視禮儀,重視君綱、情義,一直承認他是君主,直到看到項羽的人頭才投降。

自古江東多才俊,霸王何不渡烏江?捲土重來未可知?

其四: 項羽性格說也佔有一定的比例,所謂性格造就命運,項羽的性格心高氣傲,自視甚高,容不得失敗。項羽兵敗突圍之時還在部下面前大放豪言:“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隨後在部下面前要勝利三次,擊潰包圍、斬將、砍旗。可見項羽雖有武力自信,但也能看出自大狂傲的性格使然。就如同影視劇《風雲雄霸天下》裡的一樣,成也風雲敗也風雲,這也成為了他擺脫不了的命運。

再次可能考慮到漢軍已成就大勢,手下英才無數,人才濟濟,自己孤身一人,即使能夠回到江東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募集到兵馬,成軍也有一定週期,籌集糧草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加之漢軍緊追不捨,漢軍過江不過朝夕,到時候也是無力抗衡。加上項羽的性格缺陷,治世之良才即使有遺漏者,但是敢把寶壓在項羽這敗軍之主的身上的也是少之又少吧。

自古江東多才俊,霸王何不渡烏江?捲土重來未可知?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說的就是項羽這樣的人。項羽是一個統軍打仗的好將才,不是一個綜合性發展都好的帝王之料。物盡其用,人就其職,項羽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