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李清照在外漂泊時寫下這首詞,霸氣十足,最後13字乃點睛之筆!

作者:由 張赫赫的小宇宙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1-12-07

即遣還外的意思是什麼

作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大家都會認為這是一個纖弱女子,人似黃花,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她也可以壯懷激烈。

李清照在外漂泊時寫下這首詞,霸氣十足,最後13字乃點睛之筆!

李清照的詞風隨著宋朝的大背景的不斷變換與自身的境遇分成了兩種風格,前半段少女懵懂加上新婚燕爾時,詞中不乏少女情韻: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而到了後半段隨著靖康之變的突然降臨,一夕國將不國,宋室南遷,此時已近中年的李清照嚐盡了國破的滋味,詞中一反之前的少女情懷,滿腔憤慨與熱血噴湧於詩的字裡行間,與她早期清麗婉約的詞風形成鮮明的對比: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李清照“最硬氣”的一首詩,而且這首詩呢,還令很多男人都無地自容。這首宋詞就是李清照

《武陵春·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看題目很像她之前的作品,從表面上看,總感覺是在抒發少女情懷,抒寫對丈夫的相思之苦。可是細細品來這首詩詞則寫於他家破人亡之後,當時所有的趙明誠積攢下的金石文物已經散佚,而丈夫也已去世,李清照孤身一人在連天烽火中流寓,漂泊南渡,看是否可以求一份可以寄居的地方。

李清照在外漂泊時寫下這首詞,霸氣十足,最後13字乃點睛之筆!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這一句寫景:風停、塵香、花落。風停了,花兒已凋落殆盡,只有塵土還帶有花的香氣。抬頭看看,日已高,卻仍無心梳洗打扮。

其中,花落”既沿襲了古人傷春的文學傳統,這裡有多了一層意思,即李清照感慨自己人生的遭遇。只可惜的是,眼前的景物還如以往的春天一樣,但是人卻不像是往常那樣。

李清照在外漂泊時寫下這首詞,霸氣十足,最後13字乃點睛之筆!

風格急轉而變: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語氣驟然變得輕快,描繪的景緻也變得不是那麼暗淡,給人一種輕鬆和美好的感覺,似乎找到了以前的李清照。他這是怎麼了?想通了?當然不是,這正好印證了詞人悲傷過度,而想借遊玩、泛舟來排遣心中的情緒。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只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我許多的憂愁。結局再次反轉,就算是遊玩,就算是在泛舟,也不能派遣我心中的愁,這一葉小舟又如何能夠排解我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孤苦淒涼,又如何能夠載得起家國陷落。此時國破家亡,此時詞人一個人的漂泊在外,此時已經物是人非,此時詞人亦是中年孀居……那滿腹的愁緒確實在心中壓抑太久,“載不動”也是顯而易見的。

李清照在外漂泊時寫下這首詞,霸氣十足,最後13字乃點睛之筆!

這首宋詞最大的亮點就是最後的這十幾個字,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原本抽象化的愁緒被無限形象地展現了出來。

這種抽象便具體的描寫實屬是李清照的獨創。

北宋前期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已經讓愁滋味外化、形象化,而在李清照的筆下,這種愁緒、這種愁滋味則更加具體,既有形狀又有重量,實在是別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