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利好不漲,利空不跌?表面看是逆向思維割韭菜,其實重點在預期!

作者:由 超短一哥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1-12-12

出利空不跌出利好不漲是怎麼回事

注意!股評中所有提及個股,均為市場氣氛研判素材,不作為任何推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今天在問答區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利好出來,股價不漲,反而下跌?

那麼我們就對這種長期存在的現象,做一個全面的分析,相信這篇文章能讓你對股市的理解更進一步。

首先的規則問題:

我們必須承認,A股目前對於資訊炒作的“寬容度”,在全球範圍內是相對寬鬆的。這種寬鬆往往讓利好和利空在股價上提前反應。

我們看到利好或利空訊息釋出後,股價走勢往往與正常思維相反,其實也正與這種寬鬆的提前反應有關。

內幕交易和操縱股價的行為屢禁不止,哪怕我A股第一股神翔哥現在還關在裡面,但他的事蹟和行為依然被後來者爭相效仿。

同樣的事情,以美股為例,假如資訊釋出前一段時間,對應股價已有同向反應,老美的證監會就要開工了!所有對於股價有明顯推動作用的大額資金,都必須證明自己的買入(或賣出)沒有內幕交易的嫌疑。

你耍無賴說錢是我的,我想買就買,想賣就賣,這是不行的,通常最起碼需要你提供自己的決策報告。

因此雖然美股也有利好前的上漲,利好出來後見光死直接反向,但終歸是少數。

而A股沒有這方面的明確規定,因此見光死現象普遍存在,資訊披露前後走勢完全相反的現象在過去長期存在。

並且監管層之前長期又當爹又當媽,公司上市發售,資訊披露監管,中間如果出現提前暴漲的現象,如果發生內幕交易,那麼監管層其實也附有連帶責任,這你讓監管層怎麼管?最終管的是少數零星監管,整體沒有全面苛刻的風氣。

這種情況從今年開始,有望發生改變,繼續加大註冊制的改革,讓監管層沒有連帶責任地去為股民打擊非正常,非公平交易的現象,這樣會讓見光死和內幕交易割韭菜的行為大幅度減少。

不過,你不要以為今後的利好就一定是百分百上漲了,這裡面雖然可以打擊內幕交易,但將更考驗投資者對於利好利空的認知水平。

這就是我們說的第二點:資訊解讀能力!

我們常說,可預期的利好,並且有對應漲幅表現的,利好出來就不是利好了,利空同樣如此。

而利好之後預計不到更多利好,那麼股價也將冷卻回落。

類似的情況,我們在週期類行業比較常見,原材料價格的下跌,產品價格的上漲,都是全行業的利好,這個利好空間其實是非常清晰的,因此真正的業績報告出來前,行業內的每個公司幾乎都有差不都幅度的上漲。

但是業績報告後,不同的公司經營情況不同,享受到的行業紅利不同,漲跌自然也就不同了。

同樣的,我們看到了金融股,特別是銀行板塊在3月底市場集中業績排雷時,放出的業績對比A股其它行業屬於上佳,但股價幾乎就沒再動過。

很多人說是因為他們盤子大,資金不願意炒,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不至於造成股價如此萎靡。

週末央行研究局課題組的發言,其實說明了問題。

課題組表述,隨著實體經濟困難向金融領域傳導的滯後效應逐漸顯現,不排除年內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可能。

炒股炒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短期銀行等金融股在央行的觀點中,可能會持續承壓。

而這種壓力,很可能會延續到今年中報才有希望解除。

寫在文末:面對複雜的A股,要麼你對資訊的解讀能力頂尖,要麼趕緊放棄跟著訊息炒股的思路。

專注短線,分享戰法,我是股天樂,我們下次見!

利好不漲,利空不跌?表面看是逆向思維割韭菜,其實重點在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