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為什麼很多優秀的詩人都選擇自殺?

作者:由 知鴉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1-12-15

為什麼很多作家都選擇了死亡

為什麼很多優秀的詩人都會選擇自殺?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會問出來。不過,這個問題其實問得不夠嚴謹。

首先,選擇自殺的詩人其實並不多,我們能舉出來的無非有屈原、海子、顧城、茨維塔耶娃(Marina Cvetaeva)、葉賽寧(Yesenin)等不到十位。

可以說,大部分的詩人和正常人沒有區別,生活得很好,甚至稱得上優渥。就拿歐洲最重要的幾個詩人來說,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分別是義大利、英國和德國公認最偉大的詩人,而這三人都是壽終正寢。

同樣,法國詩人波德萊爾,被蘭波稱作「詩人的皇帝」,是當時沙龍的常客。他的大部分作品透露著憂鬱、頹廢的色彩,可他自己卻是性格靦腆而且仗義的老好人。

這些都是優秀的詩人,卻沒有選擇自殺,這樣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名單也可以列得更長。

為什麼很多優秀的詩人都選擇自殺?

▲法國畫家庫爾貝(Gustave Courbet)筆下的波德萊爾,波德萊爾是法國浪漫主義、象徵主義詩人,被廣泛認為是第一位現代詩人,代表作《惡之花》。

其次,詩人這個職業也並非自殺率異常高的職業。

任何一種其他職業,自殺的著名人物都有很多。哲學家如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曾一躍而入火山之中;哲學家魏寧格(Otto Weininger)開槍自殺於自己偶像貝多芬的住宅裡;還有小說家如川端康成、海明威、傑克·倫敦都以詭異的自殺結束了生命。

但要是據此認為哲學界、藝術界都有過高的自殺率,這也不對,因為也無法解釋像圖靈、玻爾茲曼(Boltzmann)、威廉·坎貝爾(William Wallace Campbell)、赫爾曼·費舍爾(Hermann Emil Fischer)這些科學家的自殺現象。

回到問題來看,即使真的要探討這些優秀詩人自殺的原因,那麼,事實上因為詩歌本身而自殺的也寥寥無幾。比如偉大的詩人屈原,他的自殺我們都知道是政治因素。

在《離騷》的最後一句中,屈原寫到:

「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彭咸,就是屈原想要效法的物件,前者正是投水而死的。在《離騷》中,屈原多次提到彭咸。同樣,整個《離騷》,其主線更像是屈原在尋找出路,這出路一開始和天有關,他多次詢問女神,卻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於是,屈原開始思考舜和彭咸的另一條出路,那就是向水中尋求答案。

魚象徵舜帝,而彭咸的例子直指投河自殺。在屈原陳述楚懷王的昏庸、民生多艱、幾次訪女神的幾段末尾,都寫了自己願意遵循彭咸的「遺囑」。

可以說,從《離騷》到《九章》,詩歌更像是屈原給自己開列出的死亡說明書。而屈原的死因,據他在詩歌當中的說法,是因為政治上的不得意、對時代風俗的改變造成的精神衰落的痛苦等。無論如何,屈原的死不是因為對藝術的探索走入瓶頸之類,也不是因為寫詩造成的對生命的困惑。

同樣,俄國白銀時代詩人茨維塔耶娃的自殺,也不是因為詩歌,而是很現實的事情。

20世紀20年代,茨維塔耶娃前往德國、法國等地,然後長期居住在西歐。直到十年之後,她因為同情蘇聯,才攜丈夫、子女回國。誰知等待她的是恐怖的政治迫害,丈夫被處決,女兒則自殺。在這種情況下,茨維塔耶娃覺得人生灰暗、不堪重負,才最終自殺。

可以說,茨維塔耶娃的死,是因為政治,並非因為詩歌。

為什麼很多優秀的詩人都選擇自殺?

茨維塔耶娃(左)與丈夫、子女

其他幾位自殺的詩人,基本上也不是因為寫詩才自殺。不過,如果我們說他們的詩歌創作與最後選擇自殺完全沒有任何關係,這同樣有些荒謬。

我們不妨將問題反過來看。

加繆在《西西弗神話》的一開篇就寫道:

「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判斷生活是否有價值,無異於回答最基本的哲學問題。」

為什麼很多優秀的詩人都選擇自殺?

▲《西西弗神話》

作者:阿爾貝·加繆

譯者:沈志明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

思考生命的意義、判斷生命的價值,這和哲學、藝術的使命有關,也同樣是每一個智慧生物所必然會遭遇的問題。人類會思考自身存在的意義和目的,這使得人類有別於動物。

只不過,隨著人生的展開,很多人放棄了這一本能,不再執著于思考生命的意義,而是忙於繁瑣的日常生活。

所幸在人類這個龐大的群體中,依然有很多人思考世界、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看法,這群人就被稱作哲學家和藝術家。詩歌作為最初的藝術形式,也是最直接的藝術形式,就處在生命關懷與思索的前線。

音樂家瓦格納(Richard Wagner)認為,只有詩歌、音樂和舞蹈才是人的本能的藝術,這些藝術不需要任何其他自然工具,只需要人們自己的肢體和語言就可完成。

因此,詩人本身就是人群中最敏感、最善思索和表達的人。反過來說,只有這樣的人才會成為一個詩人,才會去寫詩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優秀的詩人都會走向肉體的幻滅,至少從事實情況上看不是這樣的。在對生命的探索過程中,有的詩人也許選擇了自殺,如海子等,但也不能忽視詩歌還可以讓人更加貼近生命,往往使人更加熱愛生命。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敏感而善於思索的人,詩歌也許是一個表達自己的好工具。接近詩歌所帶來的也許會是痛苦、憂鬱、死亡,也可能是愛、美和智慧。

或者,你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那也不妨嘗試理解他們的選擇,並看到他們為生命的熱烈所付出的努力。

人之於生命、詩人之於詩歌,或許恰好如同狄蘭·托馬斯的名句所揭示的:

「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夜。」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