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寫楷書是自虐?寫得跟歐陽詢、顏真卿一樣也沒用?中國書壇怎麼了

作者:由 一笑聊知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1-12-21

什麼叫館閣體書法

寫了這麼久的書法史,終於要寫到現在廣受非議的“館閣體”了。

我們先來看看兩幅作品:

寫楷書是自虐?寫得跟歐陽詢、顏真卿一樣也沒用?中國書壇怎麼了

寫楷書是自虐?寫得跟歐陽詢、顏真卿一樣也沒用?中國書壇怎麼了

這兩幅作品一幅是2013年全國首屆楷書展獲獎作品,一幅是“館閣體”開創者沈度的作品。

孰優孰劣,一笑不評價。

反正當今書壇,“館閣體”已經是被“書法家”們詬病已久的了。

為什麼“館閣體”這麼不招現代“書法家”待見?

這得從“館閣體”的由來說起。

元朝統治階層大部分人是鄙視文人的,在他們看來,拿筆桿子的能替他們寫寫文書、算算賬就好了,至於字好字壞沒啥要求。

儘管元代出了趙孟、鮮于樞、虞集、柯九思、楊維楨等書法家,但總的來說,書法在元代並沒有受到重視。

到了明朝建立後,復興儒學,重振科舉,這才讓書法藝術有了用武之地。

其中,上面提到的沈度,就是一名關鍵人物。

寫楷書是自虐?寫得跟歐陽詢、顏真卿一樣也沒用?中國書壇怎麼了

沈度像

沈度,字民則,號自樂。永樂年間因擅長書法被選入翰林,受到明成祖朱棣的賞識。不僅金簡玉策等重要文書都要沈度書寫,還稱讚他是“我朝{王)羲之”。

皇帝這麼喜歡沈度的書法,自然引起了文人學子們的效仿。

因為這種字型多用於官場公文,而公文又匯聚於當時的內閣與翰林院(臺閣),因此人們就把這種字型叫做“臺閣體”,又叫“館閣體”。

寫楷書是自虐?寫得跟歐陽詢、顏真卿一樣也沒用?中國書壇怎麼了

說句公道話,在公文上使用標準化字型是實用所需,無可厚非。

秦代讓李斯、趙高制定小篆,漢代讓蔡邕寫《熹平石經》等,都是為了規範字體,方便行文溝通。

清代學者沈曾植也說:“唐有‘經生’,宋有‘院體’,明有‘內閣誥敕體’,明季以來有‘館閣書’,並以工整專長。”——這都是官方規範的字型書風。

寫楷書是自虐?寫得跟歐陽詢、顏真卿一樣也沒用?中國書壇怎麼了

小楷經生體《善見律》

沈度的字難看嗎?

如果不昧著良心,不為利益矇蔽雙眼的話,可以看出沈度的書法婉麗飄逸,雍容合度,工整勻稱,有晉唐之風,絕對算得上是書中上品。

可什麼東西過度了都不好。

尤其是藝術。

由於學的人太多,又慢慢趨向標準化,導致“館閣體”越來越沒個性。

到了清朝,更對館閣體提出了“烏、方、光”的要求,即要黑得發亮(烏)、方正一致(方)、光滑流暢(光)——這用於公文和考試還行,但作為書法這麼搞,千篇一律、單調乏味,這還算藝術嗎?這特麼的就是手寫的印刷體啊!

所以,儘管館閣體也有一些小變化,先後加入了趙孟、董其昌的風格,出現瞭如楊士奇、黃自元、劉春霖等館閣體名家,但總的來說還是猶如“土龍木偶,毫無意趣”(出自清代學者周星蓮《臨池管見》)。

其實這就跟現在的整容網紅臉一樣,不是不好看,而是千人一面,沒有辨識度,沒了每個人自己的特點,清一水的錐子臉大眼睛高鼻樑,反而令人審美疲勞,感覺不到美了。

寫楷書是自虐?寫得跟歐陽詢、顏真卿一樣也沒用?中國書壇怎麼了

楊士奇手書

寫楷書是自虐?寫得跟歐陽詢、顏真卿一樣也沒用?中國書壇怎麼了

黃自元《朱子治家格言》

寫楷書是自虐?寫得跟歐陽詢、顏真卿一樣也沒用?中國書壇怎麼了

劉春霖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清末,隨著考據學的興盛和和碑學的興起,文人墨客彷彿發現了新大陸,找到了一個突破的出口,所以有人(清代書法家傅山)就提出來“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這“四寧四勿”的主張,一直影響到了如今。

尤其到了近現代,隨著晉唐以前的文字存留越來越多的被考古發現,“上溯晉唐”變成了“上溯秦漢”甚至金文、甲骨文,加上西方美學思想的傳入,解構、象徵、立體等現代藝術表現形式的引入,讓現代的書法家們找到了成名立萬的捷徑——何必練幹十八缸水,何須寫廢十甕筆,只需創新一下形式,找些術語包裝一下,老子就是當代書聖!

一位擔任國展評委的專家還對現在楷書難得到專家認可提出了這樣的”權威解釋“:“因為楷書的藝術感有限,而且楷書不能代表一個書法家的綜合水平,楷書好不能說明書法好,即使寫的和歐陽詢、顏真卿一樣也無濟於事。”

還有人說:“如果書法是用來遣興的,那寫行草舒服,為何還要寫楷書自虐呢?”(引自文史情報站《醜書怎麼來的?醜書這麼來的!》)

所以,館閣體這樣費力不討好的字型受到鄙視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本文為《趣說漢字書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鐘,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藝術素養。請加關注,看之前文章獲得更多有趣的知識,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標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絡。

寫楷書是自虐?寫得跟歐陽詢、顏真卿一樣也沒用?中國書壇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