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五萬戰勝五十萬 陰晉之戰魏武卒為何在吳起手中如此爆燃!

作者:由 歷史的星光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1-03

古代的陰晉是哪裡

#尋找真知派# 這場聲勢浩大的戰役,《史記》未見,《吳子兵法》中卻載述詳盡。

五萬戰勝五十萬   陰晉之戰  魏武卒為何在吳起手中如此爆燃!

(吳起)

公元前389年,剛剛繼位不久的秦惠公,親率50萬大軍,跨過洛水,兵鋒直指陰晉城。這是秦國在戰國初期最大的兵力調動,國內能夠打仗的青壯男子幾乎全數上陣。秦惠公雄心勃勃,意欲徹底奪回被魏國佔領的將近十年的河西之地!

一場大戰即將展開!

一、河西在哪裡?爭奪它的意義是什麼?

黃河出河套,一路向東,在內蒙古的托克托縣突然折而向南,切山劈谷,奔騰呼嘯數百里,在風陵渡才扭轉龐大的身軀,奔向東方。

戰國,這南北數百里的黃河兩岸,東是魏國,西是秦國。從黃河西到秦國首都東面的洛水,二水切割出一片大平原。這裡土地肥沃,物阜天豐,被稱為河西地區,它是連線中原與三秦的必經之地。春秋時期這裡屬於晉國。而到了戰國時的三家分晉,這裡成了秦魏死爭之地。秦國要想逐鹿中原,就必須首先控制河西。魏國要想遏制秦國的野心,擴張自己的版圖,同樣要佔據河西。雙方碰撞,戰事不斷。

一個人的到來,徹底改變了現狀。

他叫吳起,一個被魯國掃地出門的落魄將軍。

五萬戰勝五十萬   陰晉之戰  魏武卒為何在吳起手中如此爆燃!

(吳起像)

戰國初期,魏文侯以李悝為丞相,率先實施改革,政治上廢止世襲貴族特權,選賢任能,賞罰嚴明。經濟上,實行盡地力、平糴法。魏國生產發展,國家富強。有了爭天下的雄厚資本。

吳起的到來,如神兵天降。李悝一句“”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過也”,使魏文侯大膽決定任命吳起為大將,進攻河西。

吳起出色的軍事才能在河西戰場展現得淋漓盡致,魏兵在他的指揮下如神靈附身。公元前409年至前408年,也即秦簡公時期,短短兩年,吳起用兵如神,先後橫奪臨晉(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南)、洛陰(今陝西大荔縣西南)、元裡(今陝西澄城縣南)、郃陽(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等五城,長驅直入至鄭(今陝西華縣),打得秦軍退守洛水,築重泉城,沿河防守。《史記》:“塹洛,城重泉”,記載的就是這段歷史。

魏國佔據整個河西地區,吳起擔任河西郡太守。

魏國佔有河西,秦國視為心腹大患。秦簡公多次進攻,均以失敗告終。簡公臨終,還向兒子秦惠公連呼:“西河,西河,西河!

被封鎖的秦國念念不忘恢復河西之地。秦惠公經過數年的準備,於公元前401年開始連續反擊,公元前393年與魏戰於汪(今陝西澄城境),公元前390年再戰於武城(今陝西華縣東),均告失敗。公元前389年,惱羞成怒的秦惠公決定破釜沉舟,調集50萬大軍,直接包圍河西的重要城邑陰晉(陝西華陰東)。

陰晉的得名,是因為春秋時期此地屬晉,築城之地在華山北面,故有此命名。漢高祖時期更名為華陰。此地是西北進入中原的必經之地。

秦惠公必須拿下它,才能封絕魏國向西北擴張的路徑,才能獲得東進中原的橋頭堡!

魏國,當然更不可能放棄這一戰略要地,關中糧倉!

一次性組織如此規模的軍事力量,秦惠公可以說是空國而來,志在必勝!

二、攻城野戰,以少勝眾,見證了一場職業軍人對農民武裝的屠戮。

50萬軍隊,鋪天蓋地而來,將陰晉城圍得水洩不通。

戰車、騎兵、步兵前呼後應,佈列於道路與田野。

前軍圍城,中軍待戰,後軍支援。入夜的陰晉城外,堆堆篝火,鋪滿了幾十裡方圓,猶如銀河瀉地!

吳起怕了嗎?不!他是戰爭的弄潮兒,戰爭規模越大、越波瀾壯闊, 越是對他最大的獎賞。在他的眼中,50萬秦軍,就是他建功立業的一塊塊踏腳石,他之所以自信,是因為他掌握著一支令人恐怖的軍隊,那就是魏武卒!

五萬戰勝五十萬   陰晉之戰  魏武卒為何在吳起手中如此爆燃!

這是中國第一支職業軍隊與傳統農民武裝軍隊的首次作戰,陰晉城,是最好的試驗場。

戰爭之初,吳起沒有立即投入他的5萬魏武卒、500乘戰車和3000騎兵,他要用高大的陰晉城牆,消耗秦軍計程車氣。他要讓子彈先飛一會兒。

他命令陰晉城的守將,只要能守住陰晉城,大量殺傷秦兵,挫敵銳氣,你就立了頭功。

而他率領的魏武卒,則早早埋伏在秦軍的側翼,靜靜地等待著爆發的那一刻。

清晨,金色的太陽在地平線徘徊良久,突然一躍而起,讓整個陰晉城為之一亮,刺得守城衛兵眼睛都有些睜不開。

而此時,六通戰鼓後的秦軍開始向東門撲去!他們要利用背陽向陰、魏軍視線不利的條件,想一舉拿下東門。

急驟的戰鼓敲響,攻擊戰群已經向前鏗鏘移動, 無數計程車兵用同一個節奏敲砸著盾牌,怒吼聲便隨著敲擊的節奏,隨著鼓聲一浪高過一浪!

大地顫抖,風雲變色!

而城上計程車兵已經彎弓弦勁,箭拔弩張!靜靜的等待著城下人群組成的波浪靠近!

秦軍的弓弩手已經率先出陣,蜂擁到城牆附近,欲對城上進行火力壓制,掩護步兵的進攻。

一陣箭雨,如一片濃密的烏雲,遮向城頭,城上計程車兵急忙舉盾護身。

隨著掩護的急箭,攻城計程車兵肩扛雲梯,浪濤一般卷向城牆。

城上此時一陣梆響,令旗急揮,守城士兵不顧來襲的急箭,隨著號令,向敵方掩護的弓弩兵、奔跑的步卒,射出了密集的箭雨!

進攻計程車兵不斷倒地,但這股浪滔沒有絲毫頹勢,依然呼嘯著,奔騰著,撲到了城牆邊。隨著數百架雲梯靠上了城牆,士卒密密麻麻如蟻,奮命向上攀爬!

又見城上令旗揮舞,城上計程車兵不顧席捲如麻、漫天來襲的飛箭,用撞杆把靠在垛口的雲梯猛力推開,撞倒。雲梯上的人立即像盛滿小米的口袋,掉了下去。

五萬戰勝五十萬   陰晉之戰  魏武卒為何在吳起手中如此爆燃!

更多的雲梯又豎起來,士卒繼續攀爬!當大批士卒接近垛口時,滾木從上紛紛而下,帶去了死亡的問候!有幾個僥倖登上垛口跳上城頭的,立刻在亂刀廝殺中斃命!

雲梯再次豎起,攻擊計程車兵仍然連續不斷向上攀爬!

而負責攻門的秦兵,推著撞車,不顧來襲的亂箭,在牛皮為頂的活動房的掩護下,撲向城門。城樓上砸下的巨石和射來的亂箭,都被生牛皮頂彈開!

巨大的撞車馱著已經削尖的撞木,在眾人的推動下,猛烈撞擊東門!厚重的大門在撞擊中,吱呀哐當,渾身亂顫!

樓上的一陣急箭,壓制了城下向上射出的亂箭。隨即,兩桶熱油倒向了牛皮頂的活動房,有人向活動房扔出了火把。這活動房立刻開始燃燒,裡面傳出了被燒士兵的嚎叫聲!

又是熱油倒下來,火勢變得更加兇猛!

從上午到近午,秦軍數萬人的三撥攻擊群都沒有得手。衝擊的波浪終於怠倦,在陣陣金鳴中嘩啦啦退潮!

精疲力盡、飢腸轆轆的秦兵剛想歇息,只聽東面傳來隱隱鼓聲,而城中也應聲擂鼓,鼓聲雷震!

秦人立刻發現,有幾十輛魏軍戰車急衝而來。戰車不斷接近,約有40米開外,便在令旗的指揮下,強弓勁射,一起向秦軍放箭,再近一點,便是勁弩齊發!

秦軍匆忙列陣,已經來不及了。魏軍的戰車已經衝入了步兵群,馬撞,車壓,戟掃,旋風般滌盪著反抗的、躲避計程車兵。等到秦軍的戰車出擊,雙方纏鬥不了幾個回合,魏軍的戰車立刻掉頭逃跑!跟隨的步卒也扔下武器,逃得比戰車還快。

秦軍一見魏軍逃跑,立即緊追不捨。有人還搖晃著繳獲的吳字軍旗,高喊著:“吳起就在前面,抓吳起!”

一聽抓吳起的喊聲,已經疲憊的秦軍頓時來了精神,更多的人和戰車狂叫著,加入了追趕的隊伍!

主帥和戰將擔心有詐,鳴金召集眾將士重新結陣,但爭功心切計程車兵,此時已經不可阻擋,戰車飛馳,步卒狂奔!

魏軍回頭又是一陣抵擋,然後倉皇回逃,丟盔卸甲。

“吳起敗了,吳起敗了,快抓吳起!”秦軍的吶喊聲引來了更多人的追趕,散亂的人群和戰車,向著奔逃的魏軍鋪天蓋地捲去!

大軍很快就來到一座山前,山前是寬闊的斜坡。當散亂逃跑的魏軍的戰車向斜坡兩邊迅速撤退時,映入秦軍眼簾的是,一排“掩以朱漆,畫以丹青,爍以犀象”的大盾,從斜坡這頭一字排開到那頭,大盾之後是黑壓壓的,、一眼望不到頭、身著重鎧的魏武卒!

只見大盾之間,是密密麻麻兩兵合操的、長二丈四尺的長戟,這是一人把握方向,一人在後用力、專門抵禦戰車衝擊的利器。劍隊緊隨其後,後面又緊跟的是森森排列的、手持一丈二尺短戟計程車兵。

五萬戰勝五十萬   陰晉之戰  魏武卒為何在吳起手中如此爆燃!

《吳子兵法》:“為長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

弓弩隊在後,巳經弓滿弦勁!

這是五人一隊、隊隊組群,群群結陣、分左中右排列的犬牙交錯的龐大戰陣。中軍核心、戰車組成的指揮台,各色令旗分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色,指揮調動前後左右的軍隊,而錦繡的招搖旗,是指揮部隊發起總攻或撤退的令旗。這隻訓練有素、久經戰陣、堅不可摧的龐大戰爭機器,此刻正隆隆作響,面對著散亂奔跑、不成陣勢、卻鬥志昂揚的農民軍組成的戰車和步卒,張開了森然的血盆大口!

魏軍的戰鼓咚咚作響,指揮高車上令旗一揮,弓弩兵立刻萬箭齊發,正在衝鋒的秦兵的頭上,立刻佈滿了烏雲,這烏雲立刻急速俯衝而下,大批的秦兵立即應聲倒地,中箭的戰馬嘶鳴著,蹦跳著將戰車拽倒!後面的戰車和士兵已經不能停步,仍然像洪流一樣向前席捲。衝鋒的戰車碾壓過受傷計程車兵,後隊計程車兵跨過被碾壓的死屍,撞向盾牆!

一輛秦軍戰車瘋狂撲來,撞向盾牌。大盾突然閃開,四支長約五米的長戟猛烈出擊,疾刺正在奔跑的戰馬和車上的馭兵。立刻馬倒,帶著慣性的車廂,高高翻起,砸向盾牌後的人群!盾牌後手持短戟計程車兵,硬生生扛住!

五萬戰勝五十萬   陰晉之戰  魏武卒為何在吳起手中如此爆燃!

又是一輛戰車撲來,又是長戟齊出,刺馬刺人。一名魏武卒已經將大盾斜鋪在地上,等車輪壓上盾牌的瞬間,猛烈用力,將戰車掀翻!摔下戰車的武士,立刻被鄰近的長劍短戟扎透砍開!

但秦兵更多的戰車撞開大盾,更多搏命的步兵撲向大盾,砍開大盾,直透魏軍戰陣之中!也就在這時,魏軍的大盾後撤,長戟後撤,弓弩兵後撤,而密密麻麻,嚴陣以待的短戟兵,如萬千豪豬的長刺突然炸開,刺向正在玩命衝鋒的秦兵,一排短戟兵刺中收戟,第二排立即勁步上前,挺戟再刺衝來的秦兵。而伴隨的長劍兵,大砍那些僥倖沒被刺中、衝入陣中的秦軍步卒。

突然,中軍令旗揮動,第一層防禦大陣迅速回撤,第二層防禦大陣按原來的組隊疾行向前,填補了空白。而左右兩軍見秦兵重點攻擊中軍的大陣,便在令旗的指揮下,颳起左右兩股旋風,迅速包抄衝向中軍的秦兵,一陣怒刺狂砍,將一波散兵遊勇擊倒在地,然後迅速撤回本陣。

魏武卒的戰陣,如嚴絲合縫、迴圈往復、快速運轉的絞肉機,秦兵儘管瘋狂衝擊,只要進入這機器,立刻馬倒,車崩,人碎!秦兵一波波進攻,一波波被吞噬。而且隨著秦兵攻勢逐漸減弱,魏武卒方陣在戰鼓的催動下,不斷向前,向前!

突然,魏軍的數百面戰鼓隆隆響起,震動了大地。中軍的招搖旗,正在奮力揮舞!

魏軍的大陣,爆一聲山呼海嘯的呼喊, 五人一隊的戰鬥小組,持短戟,揮長劍,舞長殳,開始了奮力反衝鋒!突然反衝鋒的5萬大軍,如沖天而起的熾熱岩漿,席捲還在向前衝擊的秦兵,兩股熱流互相沖撲,激盪,翻卷,啃齧!

五萬戰勝五十萬   陰晉之戰  魏武卒為何在吳起手中如此爆燃!

儘管秦兵個個神勇,但難以敵過魏武卒的五人小隊的合力進攻。擋住短戟,長劍又閃電般砍來,剛要格擋來劍,長殳又當頭砸下!但見戰場上,戟戈橫舞,刀劍互砍,甲裂盔落,車歪旗倒,傷者狂嚎,戰馬悲鳴,首斷肢殘,血噴長空!

魏武卒單兵的體力、耐力、久經訓練的格鬥技巧與合作戰力,早已碾壓了扔下鋤頭,就拿起武器,缺乏訓練的秦兵,幾個、十幾個回合下來,秦兵便已經精疲力盡,抵敵不住!

也就在此時,不知誰驚恐地喊了一聲:“戰車,車來丁!”

原來500乘魏軍的戰車,從兩翼衝出,如虎入羊群,又似凌空而下的泥石流,瞬間淹沒了後續的秦軍!

群馬撞擊,戰車碾壓,長戈橫掃,利劍揮砍!

秦軍傳出陣陣驚恐的吶喊,像一道閃電的鞭子,甩在已經倉皇的秦兵身上。所有的人都失去了最後進攻的勇氣、防禦的力量,轉身向西奔逃!

奔逃變成了潰逃,潰逃變成了大崩潰!

中軍主帥吳起一面驅車指揮追擊,一面聲嘶力竭地釋出命令:現在立功的時候到了!我們要追擊,追擊,再追擊!如果車兵繳獲不了戰車,騎兵不能俘獲戰馬和騎士,步兵不能砍敵首級,俘虜步兵,打勝了都不能算立功!

《吳子兵法》:“若車不得車,騎不得騎,徒不得徒,雖破軍皆無功。”

魏軍的戰車一往無前,像梳子一般篦過戰場。保持著充分耐力的魏武卒, 緊緊跟隨,清理戰車衝擊以後留下的、混亂不堪的秦兵。一直追到秦兵倉皇度過洛河,魏軍才鳴金收兵。

一場穩操勝券的河西之戰,以秦軍狼奔豕突、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倉皇回逃的結局而告終。從此吳起成了秦人心中的凶神惡煞。小兒啼哭不止時,只要大人嚇唬他吳起來了,小兒立刻就停止了哭泣!

三、以少勝多的深刻原因。

從吳起的用兵看,它有著對戰爭超前的佈局,率先錘鍊了一支職業的戰鬥力爆表的魏武卒,極大提升了步兵方陣的攻守威力,第一次讓步兵碾壓了車兵的風頭。魏武卒的誕生髮展,浸透了吳起的心血,透射著吳起指揮戰爭的風格。

戰國初期,各國的兵役制度還是兵農合一。具有先見眼光的吳起,則問魏文侯提出建設一支職業軍隊魏武卒的大膽設想,得到了魏文帝的支援。

他對魏武卒的選拔十分嚴苛。

《荀子》一書中,對魏武卒的選拔訓練有詳細的記述:“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此文的意思是,參加入選魏武卒計程車兵,必須佩戴頭盔,身著保護身、髀、脛的重型鎧甲,手執長戟,腰懸鐵劍,揹負強弓和50支箭,以及三天口糧,5小時之內,急行軍80裡,之後還有多餘的體能,迅速投入戰鬥。按照這一標準,魏武卒單兵的體能和技擊戰術在當時首屈一指。不但如此,入伍後的兵還需要進行嚴格的訓練。不僅包括單兵格鬥,還包括陣法、編隊以及聯絡旗語快速反應的反覆演練。單兵的戰力被集合於各種戰陣和編隊之中,其戰鬥合力達到了令人恐怖的水平。

五萬戰勝五十萬   陰晉之戰  魏武卒為何在吳起手中如此爆燃!

他在魏文侯的支援下,建立了魏武卒優厚待遇的系列制度。

只要入選魏武卒,就可以享受超過常人的待遇。不但可以分得百畝田地,獲得國家分配的住房,而且擺脫奴隸身份,免除徭役和賦稅,更能夠透過殺敵建功而升官加爵,獲得更加豐厚的回報。可以說,一人為卒,全家享福。魏國的百姓不但人人想成為魏武卒,成為魏武卒的人,也更願意出生入死,建功立業。

他善用羞恥之心來激勵魏武卒的的鬥志,透過競爭心態激勵軍隊保持高昂士氣。

吳起激勵士兵的方法非常巧妙,直擊靈魂。

《吳子兵法》:“有功而進拘之,無功而勵之。於是武侯設坐廟廷,為三行餉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看席器差減。無功坐後行,看席無重器。餉畢而出,又頒賜有功者父母妻子於廟門外,亦以功為差。有死事之家,歲遣使者勞賜其父母,著不忘於心。行之三年,秦人興師,臨於西河,魏士聞之,不待吏令,介冑而奮擊之者以萬數。”

五萬戰勝五十萬   陰晉之戰  魏武卒為何在吳起手中如此爆燃!

此段文字的意思是,吳起請魏武侯舉行慶功宴會,使立上功者坐前排,使用金、銀、銅等貴重餐具,豬、牛、羊三牲皆全。立次功者坐中排,貴重餐具適當減少。無功者坐後排,不上貴重餐具。宴會結束後,還要在大門外當眾論功,賞賜那些有功者的父母妻子。對死難將士家屬,每年都派使者慰問,賞賜他們的父母,以示不忘。這種辦法行使了三年。使有功者尊,眾人面前趾高氣昂。無功者恥,家人面前無地自容。這個激將之法,自然使人產生寧死也要建功,絕不羞恥苟活的強大心理衝動。這種衝動被壓抑了三年,急待爆發。秦軍一進攻陰晉城,魏軍立即有數萬士兵不待命令而自動穿戴甲冑,要求作戰。吳起便率領5萬名沒有立過功的人反擊秦軍,果然獲得了這場大勝!

從吳起的戰爭經驗看,他對秦軍有著深入骨髓的瞭解和判斷,故而敢於以少擊多。

《吳子兵法》:“秦陳散而自鬥。”

意思是秦國打仗列陣散亂,而士兵各自為戰。

隨即,吳起分析了原因以及打敗秦軍的方法。

《吳子兵法》:“秦性強,其地險,其政嚴,其賞罰信,其人不讓,皆有鬥心,故散而自戰。擊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貪於得而離將,乘乖獵散,設伏投機,其將可取。”

這段話的意思是:秦國人性強悍,因為地形險要,政令嚴格,賞罰嚴明,士卒臨陣便爭先恐後,鬥志旺盛,因而能在分散的陣勢中各自為戰。那麼擊敗秦軍的方法是什麼?要先利誘其上當,當士兵因爭利而脫離其將領控制時,就可乘其混亂打擊其零散的部隊,並設定伏兵,伺機取勝,它的將領就可以擒獲。

而陰晉之戰,就是先讓敵攻城,消耗其銳氣。再示弱於敵,使敵產生盲目自大的心態,從而誘敵上鉤,盲目追擊,再以魏武卒方陣的合力,打擊表面眾多、實則分散的秦軍,從而奪取了勝利。

從吳起為帥之道看,與兵同甘苦,共進退,使將士歸心,同仇敵概。

《史記》對吳起愛兵如子,寫的十分詳盡。

《史記》:“起之為將,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這話的意思是,吳起行軍打仗,睡覺不鋪席子,行軍不騎馬,以保持馬的體力,與士卒同甘共苦。

然後,《史記》講了一個故事。

吳起手下有個年輕士兵,身上長了毒瘡。毒瘡的膿如果不吸出來的話,這個士兵可能會死。讓他沒想到的是,吳起竟然親自來到他身邊,用嘴給他吸膿,治好了他的病。

五萬戰勝五十萬   陰晉之戰  魏武卒為何在吳起手中如此爆燃!

本來是件好事,可士兵的母親聽了以後竟然嚎啕大哭。原來這個士兵的父親以前就是吳起手下的兵,而且得了一樣的毒瘡,吳起也是用同樣的方法救了他的父親。父親非常的感動,以死報答吳起的救命之恩。現在吳起又給這個年輕計程車兵吸膿,當母親的真不知道孩子將來會死在哪裡,所以才痛哭流涕。

吳起如此愛兵如子,哪個士兵不願意為他拋頭顱灑熱血?這或許又是吳起贏得陰晉之戰的又一大原因?

總結:這場以少勝多的陰晉大戰,得益於吳起超前的戰爭視野和用兵方略,得益於吳起率先建立了一支具有超強戰力的職業部隊魏武卒,得益於吳起愛兵如子、同甘共苦、將士歸心的良苦用心。這次大戰,震驚了戰國六雄,影響深遠。它直接推動了中國戰爭進入了新常態。即職業軍隊開始建立,軍事訓練進入了常態化,並且不斷創新。單兵素質的提高和多種陣法的創新實踐,使軍隊戰力大大加強。強大的步兵戰陣開始嶄露頭角。秦國最先痛定思痛,不但痛下決心開展了商鞅變法,還學習吳起,建立了戰鬥力超強的職業軍隊“秦銳卒,”從而碾壓山東六國,獨霸天下。

參閱資料:《吳子兵法》、《戰國策》、《史記》、《呂氏春秋》、《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