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流浪大師”沈巍引熱議:童年被打擾的人,內心都不穩定

作者:由 武志紅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1-06

如何評價沈巍

“流浪大師”沈巍引熱議:童年被打擾的人,內心都不穩定

文 | 冰千里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

未完成事件

指的是:那些未完成的事情,從來不會消失。

它們總會留在潛意識裡,成為一個未解決的情結,影響著後來的人生。

例如某個夢想被粗暴打斷、某個愛人不告而別、喜歡的東西總得不到、父母突然離婚等。

與之相對的,是事件的完整性。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完整的體驗。

甚至,我們對完整的渴望,勝過對幸福的追求。

小到學走路、上學、交友、考試,大到工作、結婚、生子。

只有完整走過每一個環節,我們才能真正地吸納經驗,告別過去,走向下一個階段。

但有時候,

父母過度的愛,會打斷這些完整,給孩子留下需要一生去彌補的情結。

01

就像最近很火的

流浪大師沈巍

他因為飽讀詩書、口出金句,成為“國學大師”,一時走紅網路。

“流浪大師”沈巍引熱議:童年被打擾的人,內心都不穩定

但背地裡,他有另外一個身份:

撿了20多年垃圾的流浪漢。

徘徊在地鐵站附近,留宿街頭。

他有夢想,渴望家的溫暖,希望有個房子可以放書。

如果不是26年前他突然愛上了撿垃圾,那麼也許他不會被領導辦理病退、被家人遠離、被房東驅趕,以至於離安穩的家庭越來越遠。

我本也以為是撿垃圾毀了他的生活,但看了採訪之後,才發現:而真正毀了他生活的,

是父親。

他曾說過:“如果不是父親的要求,我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流浪大師”沈巍引熱議:童年被打擾的人,內心都不穩定

這是一個不斷打斷他、給他製造太多遺憾和未完成的嚴厲父親。

父親打斷的第一個,

是興趣的探索。

小時候沈巍熱愛讀書,但父親不准他讀,尤其是歷史方面的書,他只能偷偷看。

這個情結留到成年,現在的他嗜書如命,可以為此放棄其他生活。

父親打斷的第二個,

是事業的探索。

高考後,父親要求沈巍選擇審計專業,畢業後進審計局工作。他沒機會探索自己的興趣和道路,只能聽從父親,每天過得不開心。

這個審計事業的選擇,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遺憾。

興趣和事業,在這兩件人生大事上,沈巍總有種

可望

不可得的未完成感。

此時,撿垃圾反而成了他的救贖。

靠著它,沈巍擺脫了工作、家人和世俗的束縛,終於做了他前半生心心念念卻無法完成的事:

讀書,以及走一條自己選擇的路。

但代價實在太大了。

他就像被奪走棒棒糖的小孩。耗盡一生去惦記和尋找著,那支記憶中無比美味的棒棒糖。

這促成了他的特別,但也讓他失去品嚐其他美味的可能性。

對於任何一個人而言,那些未被充分體驗的事情,都有這樣的魔力。

2

著名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說過:

只有當孩子確實曾經真正擁有過一些東西,現在才能放棄它們。

我們確實沒辦法讓人們放棄那些他們從來就不曾真正擁有過的東西。

這裡的“真正擁有”就是真正體驗過某些經歷的“完整性”。

溫尼科特為了說明這個原理,還特別細化了一個生動的真例項子。

一個10個月大的寶寶被一個明晃晃的金屬勺子所吸引。

他瞧了又瞧,小心翼翼碰了碰勺子,反覆幾次回頭去看媽媽,確認媽媽是否允許。

直到從媽媽表情中得到肯定的回覆後,他迅速抓住勺子,小手握得很緊,有些興奮和緊張。

因為他不知道兩件事:

第一,這個玩意兒該如何“擁有”?

第二,媽媽是否會阻止自己進一步行動?

反覆確認後,寶寶幾乎本能用嘴咬住了勺子,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嘴巴是擁有某物品最真實的體驗。

當他把勺子含在嘴裡胡亂一通,其實是在宣佈:

這個玩意兒是我的了!

此時的寶寶堅定而幸福,因為他終於把叫做“勺子”的東西成了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流浪大師”沈巍引熱議:童年被打擾的人,內心都不穩定

接下來,寶寶會繼續用勺子探索外部世界。

比如:用勺子敲打自己腦袋、會假裝吃飯、給媽媽餵飯,還會不停扔在地上,讓媽媽撿起來,繼續扔,那個好聽的聲音反覆刺激著寶寶,對此他興趣盎然、樂此不疲。

過了好久,寶寶眼光轉向了一個玩具狗,於是就把勺子毫不客氣扔在一旁,再也不看它一眼,即便再把勺子給他,也毫不理會。

現在寶寶全部能量集中到了“玩具狗”身上,這就是他下一個目標,下一把“勺子”。

以上這簡單的片段,就是一個孩子自然擁有某種完整事件的全部體驗過程。

擁有

某件物品,然後據為己有進行“

內化

”,變成自己活生生的經驗,

繼而反覆使用這個經驗

探索

外部世界,最後

放棄

象徵性的“勺子”,健康地和它

分離

因為他已經全部吸收了所有好的壞的體驗,身外之物的勺子就不需要了。

若這個孩子就這樣長大,便打了下了良好的人格基礎。

他能自信地探索生活的未知和美好,也能安心地體驗每份快樂和挫折,而不必心神不寧,不斷地追尋著那些曾未完成的缺失。

“流浪大師”沈巍引熱議:童年被打擾的人,內心都不穩定

3

在生活中,這樣的“勺子”每時每刻都存在。

有沒有完整體驗過勺子,很重要。

我曾遇過兩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來訪者。

第一個是一名女性,多年來一直失眠睡不好。

透過聊她的夢,有件事漸漸浮出水面:

在她讀小學二三年級時,父母總吵架。吵架總是等她睡了以後,他們的理由是怕打擾到孩子。但每次爭吵她都聽得很清楚,家庭緊張的範圍她也無法忽視,所以常常睡得不踏實。

第三年爸媽離婚,沒留下任何解釋、安撫以及未來的安排。作為他們婚姻的一份子,她沒有機會完整地經歷這段婚姻的結束。

當一個重大事件的體驗被打斷,常常產生難以磨滅的情結和創傷。

從那開始,她就經常被噩夢驚醒,之後再不能入睡。

一方面,她得不到完整的解釋,只能進行著各種各樣的猜測,擔心自己是罪魁禍首。

另一方面,她沒有充分的空間去發洩自己的憤怒和恐懼、去體驗父母離婚的哀傷,併為此哀悼。

因此儘管過去了那麼久,但她心中這些負面的情緒都被遺留下來。

對她而言,這件事情無法真正過去。

“流浪大師”沈巍引熱議:童年被打擾的人,內心都不穩定

第二位來訪者,是一位8歲女孩。

她被父母送來找我時,經常多動和拖延,注意力不集中,生活一團糟。

最明顯的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完。

作業總寫不完;考試即使時間很充分,也答不完所有題目;吃飯吃不完,聽故事聽不完;偶爾的課堂小任務也永遠都完不成……

這點在我這裡也很明顯。

在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沒法完整做完一個遊戲。

偶爾拿起玩具槍朝我射幾下,接著扔在一旁;給布娃娃穿衣服,還沒穿完就不知扔哪了;和我下各類棋牌,沒有一局有始有終……

後面我和她的家長進行深度交流,才發現她從1歲至今,幾乎沒有機會獨立、完整做完一件事。

例如:

∙ 拿起玩具被奶奶阻止、穿衣服被媽媽插手;

∙ 吃什麼都是幾雙筷子同時干預:吃這個好吃、吃那個健康;

∙ 怎麼寫作業、聽哪個故事都被不同理由和聲音指導著

……

當生活中常常體驗不到“完整性”,人就會變得焦躁、挫敗、不安。

“流浪大師”沈巍引熱議:童年被打擾的人,內心都不穩定

就像那個女孩。她的內心早已被一切不完整的體驗所擾亂。

只能用停不下來的小動作來隨便碰碰,沒有深入體驗的慾望。

這些未體驗完的勺子,成了她人生體驗其他事情的陰影和阻礙。

4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憂心忡忡:不打斷,難道就要什麼都不插手嗎?

不是的。

讓孩子擁有“勺子”,只是允許孩子在安全的情況下,有個相對完整的體驗。

尤其是在:

斷奶、分床、上學、中考、高考、找工作、談物件、處理衝突

等等的大事上。

有位媽媽給我講了最近發生在他們家的一件事:

兒子調了座位,前位是班裡著名的“淘氣包”,每次上課都嚴重干擾兒子學習,會朝他做鬼臉、用背晃桌子、各種怪聲等。

每天回家兒子各種抱怨,自己也試過找班主任、和“淘氣包”爭執、交涉等,效果都不好。

每次媽媽都認真聽,然後理解孩子面臨中考的壓力,以及煩躁,但並沒幫兒子出什麼主意,也沒聽奶奶的話去學校找老師,就這樣傾聽和理解。

一週後,兒子終於露出笑臉,再也不提這件事了,學習熱情有增無減,媽媽也並沒問這事是怎麼解決的,只是笑著說:

‘這就好了’

這就是讓孩子體驗到了整個事件的完整性。

從焦慮到平靜,從埋怨到平和,就這麼過去了。

這位智慧的母親做了兩點:

第一,在場。

第二,確認和反饋。

傳遞出了兩個資訊:

我在陪著你,我看見了你的感受;

你的感受是合理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處理,如果你很需要我的幫助,我會支援你。

這種的態度決定了孩子有力量去自然經歷“完整體驗”。

“流浪大師”沈巍引熱議:童年被打擾的人,內心都不穩定

所有建議、道理、憤憤不平都屬於“侵入”,就算解決也是“非自然”的,因為這經驗並不來自孩子本身。

有的父母會這樣抱怨:那是人家孩子脾氣好,要我們家那位,早翻天啦!

其實,他們的“翻天”就是從小整體感受被屢次中斷的結果,“翻天”就代表反抗和重新奪權。

還有一點要注意:

體驗的完整性,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感覺!

比如孩子要很多汽車也要滿足他嗎?並不是。

而是讓他在感受到有頭有尾有過程。

既不是簡單粗暴說“不行”就不理他了,也不是迴避和轉移。

而是態度明確、溫和堅持地一次表達自己的觀點:“爸爸媽媽不同意這件事情”,直到他自己不再提要求為止。

在這個過程中,他會感到挫敗,感到失落,但也會慢慢接受現實,學會接納目前的不可得,學會放棄。

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個珍貴的成長。

還有更創傷性的體驗,比如親人死亡、離婚、換學校等。

孩子有權知道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父母要做的,只是根據孩子年齡段透過某種技巧來告知真相。

人的本能是要去體驗某種完整性,而不是未知的不確定感,那會有莫名恐懼。

就像我的來訪者,若父母把一切的離婚真相告知,就是維護了她自然的完整體驗。

儘管知道真相之後,她會有悲傷和憤怒,並肆意發洩,但這都是一種必要的哀悼,都是完整的結束,不至於用餘生去追尋和補償。

弗洛伊德曾說過:

情感如果無法在知覺領域裡沒被充分體驗,就會留在潛意識徘徊。

並且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帶入現實生活中,從而妨礙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有效接觸。

可以說在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缺憾。

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孩子的生命前期,少給他們增加一些遺憾。

不打斷他,在旁邊目送他獨立走好一段段完整的路程。

只有這樣,他才能更有力量地告別過去,走好以後人生的每一段路。

“流浪大師”沈巍引熱議:童年被打擾的人,內心都不穩定

作者簡介:冰千里,客體關係取向心理諮詢師,一個孤獨又溫暖的老男人,重點研究親密關係、書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