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日常生活的審美,你會注意到哪些事情?值得你去了解了解!

作者:由 土豆之愛情結晶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1-16

皇甫朗之是誰

(一)茶

從佛寺開始,茶逐漸進入文人生活中。“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半夜邀僧至,孤吟對竹烹。碧流霞腳碎,香泛乳花輕。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其餘不敢費,留伴讀書行。”(李德裕《故人寄茶》,《全唐詩》卷四百七十五)這是多麼清幽淡雅的生活方式!茶與詩思緊密相聯。“詩情茶助爽。”(劉禹錫《酬樂天閒臥見寄》)較之於酒的迷狂,茶更為清醒,更為幽雅。“昨晚飲太多,嵬峨連宵醉。今朝餐又飽,爛漫移時睡。睡足摩挲眼,眼前無一事。信腳繞池行,偶然得幽致。婆娑綠陰樹,斑駁青苔地。此處置繩床,傍邊洗茶器。白瓷甌甚潔,紅爐炭方熾。沫下麴塵香,花浮魚眼沸。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氣。不見楊慕巢,誰人知此味。”(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白居易有數十首飲茶之詩,此詩典型表現了文人飲茶的品味所在。

日常生活的審美,你會注意到哪些事情?值得你去了解了解!

(二)詞

對於中晚唐詞的興起,以及劉、白與詞的關係,學界已有充分探討,本文於此只略作論述。宴集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妓樂歌舞,在歌舞流連之際,文人自己填詞入曲是極其自然的事。劉禹錫評價白居易說:“制誥留臺閣,歌詞入管絃。”(《酬樂天醉後狂吟十韻……》)將白居易早年作為中書舍人的制誥與晚年感官享樂的歌詞並列,說明無論是兼濟還是獨善,白居易都能從容應對,享受其中。此詩的最後四句為:“欲向醉鄉去,猶為色界牽。好吹楊柳曲,為我舞金鈿。”在東都士人追求感官享樂的生活中,詞是必然而有的一種文藝形式。

日常生活的審美,你會注意到哪些事情?值得你去了解了解!

(三)私人園林

它意味著無需登山臨水即可享受江湖野趣,郭象理想中的“夫聖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莊子·逍遙遊》注)成為可能,名教與自然、出與處的矛盾也得以消解。“養病未能辭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與君別有相知分,同置身於木雁間。”(白居易《詠懷寄皇甫朗之》)木雁一典出自莊子,在東都士人的筆下屢次出現,在才與不才之間獲得一種兼濟與獨善的平衡,私人園林的興起正是這一思想的承載之地。“誠知厭朝市,何必憶江湖。能來小澗上,一聽潺湲無。”(白居易《閒居偶吟,招鄭庶子、皇甫郎中》)小澗雖處朝市,卻能有江湖之功用。“老鶴兩三隻,新篁千萬竿。化成天竺寺,移得子陵灘。”(白居易《奉酬侍中〈夏中雨後近城南莊〉見示八韻》)只要善於建構,即使是遙遠的天竺寺與子陵灘,也可以“化成”、“移得”進入士人的私人莊園。

日常生活的審美,你會注意到哪些事情?值得你去了解了解!

(四)審美趣味

這表現為矛盾的兩方面:一是遊宴的感官享樂。“昨日山水遊,今朝花酒宴。”(白居易《早夏遊宴》)在這樣的生活方式中,感官享受成為主要目的。白居易《同諸客嘲雪中馬上妓》雲:“珊瑚鞭嚲馬踟躕,引手低蛾索一盂。腰為逆風成弱柳,面因衝冷作凝蘇。銀篦穩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雪裡君看何所似?王昭君妹寫真圖。”很難想象,這是當年以“惟歌生民病”為己任、寫了那麼多新樂府的詩人所寫的。生活的平庸帶來思想的平庸,所謂齊梁體的復歸,其根本在於生活與思想的日益狹窄,日益平庸。如果這可以算作宮體詩,則《玩半開花贈皇甫郎中(八年寒食日池東小樓上作)》這類的詠物詩同樣索然無味。這樣的詩,無論是藝術技巧,還是思想情感,都已枯萎,瞭然無生氣。較之於此前的忠州,杭州、蘇州,白居易東都時期的詩很多都是如此。其原因也許就在於失去了出處矛盾的內在張力,在狹小封閉的壺中天地中,其審美情趣日漸枯萎。

日常生活的審美,你會注意到哪些事情?值得你去了解了解!

二是清幽淡雅的文人趣味。筆者對此已多有討論,此處需要說明的是,它與感官享樂是相互補充、相互統一的。如同白居易的齋戒一樣,往往在遊宴妓樂之後,進入長齋。二者相互銜接,相互迴圈。下面這兩首詩頗有諧趣,“葷血還休食,杯觴亦罷傾。三春多放逸,五月暫修行。…禪後心彌寂,齋來體更輕。不唯忘肉味,兼擬滅風情。”白居易《齋戒滿夜,戲招夢得》則雲:“紗籠燈下道場前,白日持齋夜坐禪。無復更思身外事,未能全盡世間緣。明朝又擬親杯酒,今夕先聞理管絃。方丈若能來問疾,不妨兼有散花天。”也許,這就是東都士人的矛盾與可愛之處:因為遠離社會現實,所以需要開闢豐富多彩的個人生活,因為豐富多彩的感官享樂,所以需要玄遠清幽的精神境界;又因為這精神境界太過玄遠清冷,所以還要回到低俗的感官享樂。此後的中國美學也許同樣是在這一矛盾中迴圈往復,一方面,在私生活中追求感官享樂;另一方面,又在文藝中表現玄遠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