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陳廷敬是康熙朝的名臣,其家世也不容小覷!

作者:由 未曾入眼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1-17

陳廷敬有兒女嗎

山西陽城縣,有一座依山傍水的村子,名叫皇城村。皇城村有個陳氏家族,明宣德四年從山西澤州遷居於此。

陳廷敬是康熙朝的名臣,其家世也不容小覷!

陳氏家族世代重視讀書與科舉,從明朝到清朝,陳家走出41位貢生、19位舉人、9位進士、6位翰林,是名滿天下的書香世家,其中最著名的人物當屬康熙朝的陳廷敬。

陳廷敬生於崇禎十一年,原名陳敬,字子瑞,號說巖、午亭。他的出生時間與地點都是幸運的,皇城村遠離明末戰火,等陳廷敬懂事,改朝換代已經完成。

陳廷敬是康熙朝的名臣,其家世也不容小覷!

陳廷敬九歲時就寫出“要使物皆春”的詩句,渴望一展抱負,使萬物得其所,見其春。到了參加科舉的年齡,他又恰好遇到推行漢化的順治,並沒因漢人身份而被排斥在外。

等到陳廷敬入朝為官,他遇到的又是千古一帝,這位開啟康乾盛世的帝王一直重用陳廷敬。陳廷敬當了五十四年官,累計升遷高達二十八次,曾在戶部、吏部、刑部、工部等部門任職,並常伴康熙左右,擔任帝王師。

陳廷敬是康熙朝的名臣,其家世也不容小覷!

在陳廷敬之前,陳家最有名氣的莫過於三世祖陳秀,這位“工詩擅書,若出天授”的縣級小官並沒有流芳百世的政績,卻因為官時親民得到父老鄉親的稱讚。為教授子孫讀書、處世的道理,陳秀寫了許多童謠,其中還有這樣的訓誡:

>“百歲光陰易擲梭,痴兒莫得等閒過。起家紹業由勤儉,處事交人貴緩和。酒飲三杯須用止,書攻萬卷未為多。我今欲著燈窗力,鬢點秋霜奈老何”

勤儉、刻苦、博學、謹慎,這是陳秀留給子孫後代的原則。在陳廷敬身上,這些特點躍然紙上。陳秀之後,陳家人把“讀書—科舉—為官”作為整個家族的正道。

農田是陳家的主要生計來源,此外,有人曾經營鑄鐵生意。陳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把濟世救民當作責任,時常賑濟鄉鄰,在地方上頗有聲譽。

陳廷敬的父親叫陳昌期,從小就熟讀儒家經典,成績也不錯。但科舉考場人才輩出,競爭激烈,陳昌期最後名落孫山。倒是他的哥哥陳昌言考中進士,並在朝廷為官。陳昌言牢記家訓,為官廉潔奉公,不僅政績出眾、名聲好,而且學問也不錯,還出過文集。

陳廷敬是康熙朝的名臣,其家世也不容小覷!

這對兄弟從小就比一般兄弟更友愛,直到各自結婚生子也未分家,而是和睦相處,將對方的孩子視若己出。哥哥常年在外為官,陳昌期主動挑起家族的大梁。

良好的家風,以及陳昌期對子女的嚴格要求,讓陳廷敬從小就將主要精力放在學問上。陳廷敬除了要跟老師讀書,還要聆聽父親教誨。陳昌期雖未中舉,卻對理學有深入研究,他教導子女們讀書的主要目的是學以致用,這種家學會在無形中感染到陳廷敬。

陳廷敬的母親張氏也是讀書人。陳家重視書香門第的名聲,在為後輩安排婚姻時,也會考慮對方文化素養。

陳廷敬是康熙朝的名臣,其家世也不容小覷!

張氏的祖父是明朝進士,父親中過舉人,兩代都曾出仕。張氏既是名門閨秀,也是才女,她從小就學習過四書五經以及《資政通鑑》。嫁入陳家後,張氏讀書、家務兩不誤,有空就拿起書,或與陳昌期共同研讀經義。

陳廷敬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基因,從小就喜歡學問。他還沒有進入私塾讀書,母親張氏就成了陳廷敬的啟蒙老師,每天教他讀書習字。

等到六歲時,陳廷敬的學識已經超過同齡人,家裡為他聘請了一位王老師。陳廷敬十歲那年,王老師認為自己的學問已不足以繼續教陳廷敬了,只好提出辭職。

陳廷敬是康熙朝的名臣,其家世也不容小覷!

陳廷敬長大後,年少得志,平步青雲,一路做到文淵閣大學士。其子孫後代,繼承了陳家的優良作風,也湧現出不少優秀人才。

陳廷敬次子陳豫朋,康熙年間進士,官至湖廣學政;三子陳壯履也高中進士,曾入值南書房;孫子陳師儉,考中雍正年間進士。

陳廷敬是康熙朝的名臣,其家世也不容小覷!

陳家從明到清,禮義傳家,“進士九出,翰林六鳴”。陳廷敬完美地詮釋了家族作風,既是當仁不讓的家族代言人,也是大清一代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