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作者:由 中國僑網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2-02

軟木雕畫值錢嗎

20世紀初,福州軟木畫發源於福州東郊西園村,至今已走過了百年的風雨歷程。軟木畫作品通常是以山水、園林、花鳥、亭臺樓閣、花草樹木為題材,採用圓雕、透雕、鏤空雕等工藝。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福州軟木畫。受訪者供圖

輝煌:上世紀80年代,軟木畫手藝人都是“萬元戶”

上世紀八十年代,軟木畫是福州重要出口外銷產品,從業人數多達萬人,出口產值曾高達5000萬美金,一般工匠也能月入數百元人民幣,一年下來個個都是“萬元戶”,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收入。

當年福州盛行軟木畫,家家戶戶過年過節都拿來當禮品送人,曾經一些軟木畫作品還被作為外交國禮走向世界各地,不僅展現了東方文化魅力,還為我國經濟方面也做出了貢獻。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當年外銷的軟木畫作品,大多以當地高樓建築、風景名勝為內容,黑色大漆木框為邊框。受訪者供圖

到九十年代後,市場漸漸凋零,如今年輕人入行的已經不多。素上軟木畫藝術創新主理人胡麗娟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讓傳承百年的軟木畫再變得複合當代人的審美。

軟木畫為什麼好看呢?在胡麗娟看來,是因為軟木畫的建築有肌理,有層次,非常立體,現代建築都是線條的,缺失了意境。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軟木畫植物題材有上百種,亭臺樓閣的建築也有十餘種。軟木畫擅長表現古建築,過去畫面繁複層層疊疊,非常具象。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從藝近60年的軟木畫老藝人陳雪榕展示其雕刻的“樹”,栩栩如生。中新社記者張斌 攝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屋頂上細如髮絲的茅草相當耗費心力工時。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軟木畫擺件。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如今,更為簡約、留白、寫意,大量的留白,真正體現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的意境。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軟木畫樹雕。受訪者供圖

過去,斑駁孔洞比較多的樹皮是被廢棄的,如今拿來做屋簷、做厚牆,意外的具有滄桑的歷史感。胡麗娟說,這款創新作品明顯受到35歲以下受眾喜歡,大家感覺跟傳統軟木畫氣質確實不一樣。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軟木畫中式建築。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胡麗娟還擅長混搭。她用福州傳統工藝美術的“三寶”:軟木畫、脫胎漆器和壽山石雕一起碰撞,做出美輪美奐的壺中乾坤系列。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軟木畫作品《“福·”中乾坤》。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18道工序打磨出葫蘆上的大漆祥雲紋,盪舟的漁翁用的是壽山石雕,軟木畫擅長的題材松鶴仙人成為主角,這組壺中乾坤系列表示天上人間的意境。過去從未有過這樣的造像和材質混搭,這組作品引發了業界的關注。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軟木畫作品。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軟木畫作品。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她用來自雲南的扎染做出“遠山含黛”,軟木做出“寒舍”。一舉在茶席背景佈置豔驚四座。由於這些混搭的材質都“取道自然”,也格外和諧。

爭執:老師傅懷疑這是“偷工減料”

如今,福州能做軟木畫的僅有20多人,而且年紀多在六七十歲。在胡麗娟的素上空間,幾名從當年國營軟木畫廠退休的老師傅,最年輕的61歲,最年長的73歲。他們都有四五十年的從業經歷。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位於福州市倉山區的南臺立業創意空間素上空間工作室。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南臺立業創意空間素上空間工作室。中新社記者呂明 攝

來自老師傅們從事了大半輩子軟木畫創作,早已形成固定思維,注重傳統制作技法。一開始,他們甚至質疑胡麗娟在偷工減料。

構圖上的變化,也讓老師傅們備受衝擊。這幅松鶴圖,松樹從半空伸枝露葉,老師傅們曾極力反對:“從沒見過鬆樹沒有根。”然而市場反響格外熱烈,消費者只注重“意境”。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軟木畫作品古榕。受訪者供圖

胡麗娟盡力說服老師傅,這是“減量不減工”,一幅好作品不僅需要好的製作工藝基礎,更需要好的表現張力、精良的裝裱工藝、與產品定位相配套的包裝,方能呈現出彩效果。

一句話,“保留畫面簡約意境,最佳化技藝,意境很吸引人,細節美不勝收。”

待一幅幅新作品完成後,老師傅們凝視了良久不說話。經過一年多的磨合,老藝人們逐漸改變舊有觀念,嘗試接受新觀點與挑戰。

守藝:“哪天手抖了,就不動刀了。”

每一位軟木畫師傅,都有一套自制的得心應手的工具,往往一用就是二三十年。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福州素上創藝軟木畫觀光工廠正在製作中的長幅軟木畫。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他們用刀挫開軟木、鑿出薄片、圓點、髮絲一樣的細的長條,切掉帶孔的廢料,用鑷子將圓點點上建築的屋簷,權當瓦當。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軟木畫老師傅的工具陪伴他們幾十年。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軟木畫老師傅的工具陪伴他們幾十年。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因為軟木實在太軟,刀具需要彈性。師傅們的刀具,都是取舶來品大鐘的發條自己純手工打磨,多的有幾十把,不同的刀具用途不一樣。連用的刻墊,也是用蠟燭凝塑的座臺。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蠟燭凝塑的座臺成為刻墊。陳思暢 攝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陳思暢 攝

出生於軟木畫世家的林世冰,是個“改革派”,善於推陳出新,對軟木畫的畫面構圖和製作技藝有獨到的見解,是軟木畫畫風變革的主力。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青年書畫家何光明與軟木畫大師林世冰(左)一起探討軟木畫創作工藝。受訪者供圖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何光明針對定製軟木畫創作的畫面進行構圖指導。受訪者供圖

他的刀具因為用久而磨損,新和舊的對比竟有一倍大小的差距。

他演示用中藥材通草來製作飛鶴,栩栩如生,技藝十分精湛。他用刀片下通草薄片,成為羽毛,再用特製的白乳膠粘到鶴身,十分講究比例和身形的飽滿。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林世冰用中藥材通草來製作飛鶴,這項技藝已近失傳。

匠人大多一生一技,對建築物、動物、植物、人物、器物的雕刻各有所長,一幅作品至少需要兩三人分工合作。

比如梅花,工序需7道。花瓣需取沒用孔洞的軟木硬挖、拗出弧度,花蕊像頭髮絲一樣細,需先把軟木切成像紙一樣的薄片,把有孔洞的薄片裁掉,再切成髮絲,放進專門的容器,用手拉出一朵花。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胡麗娟(女)與陳孔國研討軟木畫布景。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也有不少大師是全才。今年70歲的陳孔國,是國家級高階技師、福州軟木畫第三代傳人,曾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學寶,從藝逾半個世紀。他無所不精,尤其擅長佈景。

陳孔國說:“只要手不抖,就一直做,手抖了,刀就該放下了”。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軟木畫大師陳孔國。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吳瑞珍從藝50餘年,擅長“樹”製作工藝,主攻創制作各種造型的花草樹木系列雕刻藝術,靈活技巧地創作出形態各宜的花草樹木的景觀圖案,是軟木畫界制樹工藝聖手。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擅長製作建築工藝的蔡文實老師目前在軟木畫行業屬於“最年輕一代”,目前也62歲了。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72歲的陳雪榕老師擅長製作各種“小樹種”。圖為陳雪榕老師與她正在製作的軟木畫柳樹的零件作品。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從一塊木頭裡,看到大千世界!福州軟木畫有多奇妙

原國營木畫廠的最後一任廠長林友駒如今也72歲了,也在繼續為發揚傳承軟木畫的保駕護航貢獻力量。受訪者供圖

作者:林春茵、陳思暢

除署名外均由素上創藝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