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橡樹 | 穿越千年,獨思清明

作者:由 流浪的橡樹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2-03

祓禊跟祓除一樣嗎

橡樹 | 穿越千年,獨思清明

清明與春節,可謂歷史留到今天的最具華夏文明氣息的節日。

早先的清明節,稱作上巳節,原本和現代清明節無關。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論語》寥寥數語勾畫,有歌,有舞,有酒,還有愛情的古老的上巳節,如是一幅清秀的水墨畫。場景清秀,飄逸,看著就那麼可人。

前秦古時,人們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

上巳時節,隆冬遠去,春暖花開。

在古代,沒有空調,沒有地暖,沒有醫生。所以,勝利熬到三月的古代群眾們為此倍感幸福,過節興奮遠非今天人們可以想象。

按照《周禮》,到了這一天,男女老幼呼兒喚女,各自湧到附近的各條江河之畔,等在女巫焚香、舞蹈,嘰裡呱啦祈禱完畢,大夥嘩啦,跳河,開始集體搓澡。

像搓掉泥條一樣,洗去晦氣。

這一幕,《周禮》有

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

的記載。

橡樹 | 穿越千年,獨思清明

話說,不像羅馬設定有澡堂沐浴,中國古代群眾一年到頭礙於種種原因,真的難得搓澡一次。

攢一年窖泥,泡在水裡,在上巳節一日洗去,想想還真是人生好享受。

於是,上巳節到,春水盪漾,春光明媚,春色迷人,人民群眾濟濟一堂擠在河溪、江流,玩命似搓著泥條,順便也就迎來了人生的春意。

此刻,未婚男女之外,已婚婦女們更是不能缺席。

自古美女多潔癖,她們不僅急欲洗去冬日的窖泥,更期盼觸水感孕得子。

於是,在女巫主持之下,她們三五成群,嘻嘻哈哈,打打鬧鬧,在淺水處追逐著漂浮而來的,女巫投擲的雞蛋、棗子、花生等物品。

臨水浮卵、浮棗

,是古代上巳節有清楚記載的生育巫術保留節目。

橡樹 | 穿越千年,獨思清明

後來,可能是男人看著婦女們上巳節的

臨水浮卵、浮棗

玩得開心,心中不爽,索性嫁接,把臨水浮卵、浮棗,栽培成了極具文藝範的流觴曲水。

上巳節流觴曲水流行於魏晉時代。相傳,王羲之與謝安等名士在會稽舉行蘭亭之會。

那次聚會,名士們飲酒賦詩,論文賞景之餘,王羲之乘興揮毫,心手合一,書就了情文並茂,氣韻生動,書文俱佳的傳世行書《蘭亭集序》。

——古代那些正版的雅集,都是以吟詩、作文、唱和貫穿其間,輔以點綴琴、棋、書、畫、茶、酒、香、花以及美女增添顏色。

時過境遷,現在很少有人願意沉下心來了解上巳臨水浮卵、浮棗等古老、神秘的孕育巫術和鬼神文化風俗。

諸如建安七子雅集漳水,金谷二十四友雅集洛水的這些經典的雅集往事,史書記載終究多了一份超脫、拔高,而少一些雅集脫胎於傳統神鬼文化、風俗的記載。

橡樹 | 穿越千年,獨思清明

——華夏文明進化數千年,自先秦濫觴的神鬼文化,卻囿於執念卻終究沒有進化成宗教,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留下的遺憾。

巳,本身就是孕育的意思。

春季祓禊在洗濯祓除意思之外,更有男女相歡、婦女祈孕的意味。

上巳節正值草長鶯飛,柳綠花繁,和西方情人節相近時期。

真如是回望古人們在自然山水,隨性自由流淌的戀愛往事,想來,上巳節才是古代貨真價實的情人節。

上巳沐浴祓禊,古代爹媽們抱著衣服,笑眯眯在岸上瞅著。此刻,他們的剛剛完成發育的兒女們,便在一江春水裡興致勃勃地劃拉著,非誠勿擾地眉來眼去。

不過,古代群眾日子確實苦啊。

當時,沒有香皂,沒有浴液。古人不分男女,都在一條江河裡撲騰搓澡。

搓著搓著,那些愛美的男神女神們忍不住眉來眼去,滿心歡心想著靠近打個招呼。

我去。舉手一晃,滿手掌都是油膩膩的泥條。

尷尬啊。

於是,有經驗的古代的爹媽們急眼了。趕緊的,在岸邊抓一把香草、蘭草塞給各自的兒女們。

把香草、蘭草揉成一團,搓來搓去草漿糊弄全身,再經江水洗滌,男神女神們秋波盪漾,頓然就有了幾分水靈靈的原生態香氣。

橡樹 | 穿越千年,獨思清明

當然,古人雖然沒有現代的美顏,還是有一番美顏的激情。

於是,在詩經裡的鄭風溱洧這首詩裡,兩手泥條,渾身草漿,正在江河裡撲騰的年輕男女便有了清新脫俗的形象: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

洧之外洵籲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

洧之外洵籲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於是,我們在現代課本里看去美輪美奐的古人,就像後人在手機美顏裡看美輪美奐的我們。

話,又說遠了。

祓除釁浴,代代相春,上巳節風俗傳至漢代,正式成為規定節日。

《後漢書》記載,漢帝國每逢上巳熱鬧非常,

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

與江河之畔搓澡相關臨水宴賓、踏青、採草等等習俗傳到魏晉,殺伐不斷,戰火延綿,於是,古老的上巳節也就慢慢轉型。

橡樹 | 穿越千年,獨思清明

在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間,頻繁的戰爭,血腥的殺戮,北方遊牧文化與中原、江南農耕文化不可避免正面發生激烈碰撞。

於是,兩種文化碰撞、相容之下,傳統神鬼文化隨之涅槃,化作古人對生與死的厚重的思考。

人們在春季開始祭祀,追思,最早可能因為古代戰爭較多發生在秋季,等到親人戰死或者失蹤的訊息傳回故鄉,大致已是次年春季的原因。

在戰爭裡死的最多的,自然出身平民和農夫計程車兵。

就在歷史裡那些不可一世的英雄們喜怒無常間,他們被徵召,然後進入戰場廝殺,流血,陣亡。

最後,在他們家人擔憂和牽掛和思念中,他們鮮活的生命連同他們的愛情,無可奈何被定格,在歷史典籍最不起眼的角落,化成模糊、枯燥的數字。

生死無常,這是無法言喻的中國數千年曆史裡群眾的宿命。

今天的人們翻看強漢盛唐固然熱血澎湃。可是,真要如影視劇般穿越前往歷史上那些煌煌盛世,如是一旦當不了屈指可數的皇帝、戰神,只能面對妻離子散的現實,為皇帝、戰神們當一枚墊腳的炮灰。

可能,也只有當了炮灰,才可以讓太習慣熱血沸騰的人們深深體會到古代群眾的苦難: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除卻他們的家人,縱算最英勇的炮灰,最終,所有人和所有的歷史,都會徹底地忘記他們。

這是歷史,也是現實。

橡樹 | 穿越千年,獨思清明

於是,歷朝歷代總有無以計數的炮灰們銷聲匿跡,這時,只有他們的親人,會在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春季,去追思、祭祀他們。

傷感之餘,愚者之外,人們開始感悟生死。

既然無力掙脫帝王、戰神們驅使,無法擺脫宿命,古代群眾苦於現實,也就只能漸漸習慣了點香、燒紙、下跪、禱告,祈求逝去的親人,或者為鬼,或者為神。

即便要祭祀他們那些炮灰親人,古人也不容易。

當時,人們如要做熱食,就需要鑽木取火。

然而,在驚蟄和立夏之間,經歷漫長冬季,萬木潤生、復甦,青黃不接,是古人最缺少食物和燃料的季節。

因為無法做得熱食祭祀,人們只能以寒食去祭奠他們的親人。

——何況,他們的親人生前行軍打仗之間勉強餬口的主食,本來也是多為寒食。

於是,寒食逐漸成為祭祀的代名詞。

可見,寒食,並不是源自明朝馮夢龍和清朝蔡元放創作的東周列國文藝故事。

寒食節的來歷,遠不如晉文公一把火燒死介子推的故事那般,來得正義與浪漫。

寒食,正是中國文明數千年一路走來,經歷艱辛、苦難的文化標籤。

橡樹 | 穿越千年,獨思清明

追思、祭祀,再加上無從生火熱食,漸漸地,歷史上很多朝代的春季,節雨紛紛,行人斷魂,芳草萋萋之餘,自然也就平添幾分悽清。

人們慢慢沉默了。

曾經上巳節的祝福、嬉戲、踏青、插柳、詩歌、字畫以及流觴曲水的雅集,終於在誰也無法說清楚的具體年代,嫋嫋如雲煙般散卻在歷史的天空。

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間,歷史上的春天,便由芳菲歡快的上巳節演化、變成了後來悽清哀婉的清明節。

悵然,涕下。

活過那數千年苦難的歷史,誰家的先輩,都是不易。

最後,奉上一首櫻桃與櫻桃花,祝好前輩和朋友們,週末安好:

文字以寂靜的格式陳放在很多人寂靜的凝視中

三月,循跡二月流亡的遠方流亡

在視線的外面,已經有很多人未能走過一月。

他們悄然死去,安詳的影子落在四月,變得冷清

有多少朵的櫻桃花曾經綻放

就有多少顆的櫻桃掛滿枝頭

死去的他們,如櫻桃花一樣絢麗的生命如今掛在枝頭

他們終於由櫻桃花變成了那些櫻桃

無聲無息掛在人們可以看到的那個枝頭,等待風起吟唱

說是,今晚,註定無月

無月之夜,有的人需要循跡殘存的星光去收拾和排列那些潰敗的文字

有的人還可以拿文字去雕刻一些精緻的日子

最好雕刻一枚璀璨的指環,套在舌尖

就如同樹上的一顆櫻桃將在你的嘴裡吟唱,生命其實非常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