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當冬季洗衣消費遭遇“暴利”和“縮水”

作者:由 光明網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5-15

羊毛大衣乾洗會縮水嗎

當冬季洗衣消費遭遇“暴利”和“縮水”

當冬季洗衣消費遭遇“暴利”和“縮水”

由於家庭洗衣機往往難以承載執行羽絨服等厚重衣物,皮質、棉麻、羊毛等特殊面料需要專業養護,個人缺乏針對性的洗滌用品和工具,送洗成了許多人的選擇。然而,洗衣店頗高的收費讓其被外界貼上“暴利”的標籤,各類洗染服務糾紛層出不窮。

A

洗件衣服動輒得花幾十元

“短羽絨服58元,長羽絨服68元,羊絨衫、羊毛衫則是50元,水洗乾洗都是一樣的價錢。”北京西城區一家洗衣店的老闆這樣介紹。

另一家連鎖洗衣店的店員則表示,洗一件中長羽絨服要65元,長款羽絨服80元。“我們都是按照衣服標識來區分是乾洗、機器水洗還是手洗,但收費是一樣的。”

“羽絨服本身水洗的多,90%都是水洗的,倒是羊毛衫、羊絨衫以及羊毛大衣等需要乾洗。大衣收費和羽絨服一樣,短款50元,長款60元,羊絨衫是25元。”北京西城區一家洗衣店的老闆稱。

就記者隨機走訪的情況看,洗衣店收費整體相差不大,羊毛衫、薄外套、西服等小件收費在50元以下,羊毛大衣、羽絨服等大件收費多在50元-80元之間,皮草類收費要貴一些,一些店面建議高檔服裝保值洗滌。

記者注意到,電商平臺上,品牌羽絨服價格多集中在2000元以下,一些輕薄款甚至只要500元。按照上述所報清洗費用,洗十幾次就能買一件全新羽絨服。而且多數羽絨服都是水洗,只有羊毛製品需要乾洗,洗一件衣服真的需要收那麼高的價錢嗎?

B

羽絨服洗滌成本只佔10%

記者聯絡了多家連鎖洗衣品牌。某總部在南京的洗衣品牌招商人員邢先生介紹,洗衣店的投入主要包括房租水電、人力成本、裝置耗材、加盟費幾大部分。“以一家在一線城市的創業店為例,20平方米的店鋪每年需要支付房租成本5萬元,裝置成本2。2萬元,洗滌成本兩萬元,裝修投入兩萬元。但戶均消費500元的500戶居民就可以保證年均25萬元的營業額,第一年的純利潤就可以達到13。8萬元,第二年更高。”

某總部在上海的洗衣品牌地區經理黃女士表示,秋冬季節的皮草類衣物洗滌成本不會超過10元,且每多洗一件衣服,幾乎只增加少量的洗滌用品成本。

某總部在北京的洗衣品牌工作人員則介紹說,一件羽絨服的洗滌成本實際只佔10%左右,包括水電和洗滌用品的耗材。“房租和人工屬於前期的固定成本,因此一家門店3年後就可以獲得穩定客源,實現持續回本。”該工作人員同時透露,現有生活衣物洗滌市場中有10%的衣物需要乾洗,80%~90%需要溼洗和水洗,“溼洗和水洗的利潤更大”。

多位洗衣店招商人員都表示,相比於服裝店和餐飲店,洗衣店是一次性投資,只需要支付固定的裝置、租金和洗滌產品等開支,不需要上貨、掃貨,也沒有庫存積壓的風險。

如此高的利潤空間,消費者為何沒有議價能力?對此,黃女士表示:“在行業發展初期,價格基調就已定性。洗滌行業現在已進入發展中期,消費者已養成外送乾洗的習慣,但他們並不瞭解成本,使得現在成為獲取利潤的黃金時期。”另外,邢先生表示,洗衣行業有各種專業的養護知識,消費者並不瞭解,這也給了洗衣店定價的空間。

C

三件大牌接連被洗壞

“這個錢掏了也就掏了,畢竟冬天的衣服也不勤洗。但我們花了這個錢,真的能享受到同等服務嗎?”有網友發出疑問。

近年來,圍繞洗衣店的投訴屢見不鮮,“不按照衣服標識洗滌,乾洗變水洗”“衣服洗不乾淨,甚至沒有清洗”“衣服洗完變色變舊”“花了幾十塊,女裝變童裝”。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就有消費者反映,“一家乾洗店把我的三件衣服洗壞了,一件愛馬仕洗掉色洗大,一件LV洗縮水,一件斯蒂芬洗縮水。”

近年來興起的網際網路洗衣也問題重重。據消費者在黑貓上的投訴,在網上連鎖、沒有實體店的某洗衣品牌,羊毛一體衣服洗壞了還不承認,說洗過之後就是那個樣子。現在顏色一塊一塊的,毛都結在一起了,去了實體的乾洗店詢問,還能不能重新處理下,乾洗店回覆,衣服已經洗壞了,沒辦法恢復。

還有消費者表示:“某平臺無憂購乾洗搞活動103。55元可以洗三件大衣一雙鞋子。寄了三件衣服一雙鞋,只有白衣服洗了,乾淨程度無法和乾洗店比,但也算是洗了。另兩件大衣完全沒洗,原樣返回,上面還粘著各種毛和頭髮。”

“確實會有一些店把乾洗衣服用水洗,但水洗過後縮水,即使熨燙也達不到原來的效果,而且水洗、乾洗後手感也不一樣。”一家洗衣店老闆告訴記者,自己有一個妹妹住在保定,她的一件毛衣送到乾洗店,結果就給她水洗了,後來拿過去熨,都沒能熨好。“乾洗雖然成本高一些,但也沒辦法,該乾洗的衣服還是得乾洗,不幹洗的話要乾洗機幹嗎。”其補充道。

縱深

用標準

抑制亂象

雖然大多數店鋪有擺放乾洗機,但看不到洗衣過程,也看不到使用的洗衣劑。商家雖表示按照標識洗滌,但是否真的如此,消費者無從辨別。那有沒有規定能保障消費者權益呢?

2007年頒佈的《洗染業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不得從事虛假宣傳、利用儲值卡進行消費欺詐、以“水洗”“單燙”冒充乾洗等欺騙行為,以及故意掩飾在加工過程中使衣物損傷的事實等。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俊海介紹:根據辦法規定,因經營者責任,洗染後的衣物未能達到洗染質量要求或不符合與消費者事先約定要求的,或者造成衣物損壞、丟失的,經營者應當根據不同情況給予重新加工、退還洗染費或者賠償損失。非經營者過錯,由於洗滌標識誤導或衣物製作及質量不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要求,造成未能達到洗染質量標準的,經營者不承擔責任。

這剛好形成了一個維權“盲區”。綜合各地消協調檢視,現在衣服虛標、質量不過關問題頻頻,甚至是一些大牌服裝。如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曾對60件羊絨樣品測試發現,有1件樣品以羊毛冒充羊絨,另有11件樣品產品質量未達到標準要求,涉及鹿皇羊、ISABEL MARANT、龍慶峽、柯羅芭、薇薏蔻等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現實中不管是洗衣操作問題,還是衣服虛標、質量不過關問題,由於取證困難,後續消費者維權扯皮現象嚴重。

有消費者表示,一件沒穿過的男士風衣送去幹洗店,取回後發現風衣明顯掉色,對方前臺和一名洗工經過當場檢查,認可了掉色的說法,並且表示願意收回衣物進一步確認和找上級尋求有關賠償問題解決辦法。但隨後一個月,其大約5次打電話到店,詢問該前臺工作人員,均以各種藉口搪塞,沒有任何明確處理辦法。

在劉俊海看來,“一定要提高商家違法成本,降低違法收益。同時,儘快制定出統一的行業標準,抑制洗衣市場亂象,這樣才能打造良好的洗衣市場生態環境。”

追問

網際網路

能否破局?

旺盛的洗衣需求、不透明的定價規則,讓洗衣店掌握著定價權、消費者處於弱勢地位的局面很難破。不過,網際網路洗衣、自助洗衣的出現有望改變這一現狀。

網際網路入局不僅體現在貫通衣物收取渠道,而且更多基於網路技術的洗衣產品也相繼出現。主推“99元袋洗”創意營銷的“e袋洗”,已經實現業務覆蓋306個城市。U淨洗衣、喜洗科技等科技類企業也與洗衣機廠商展開合作,為各大高校宿舍、青年公寓提供自助式洗衣服務,使用者僅需掃碼下單就可以3元~5元的價格洗一桶衣物。

中國商業聯合會洗染專業委員會工作人員指出,自助洗衣店會在部分高校、酒店、社群存在,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尤其是年輕人或有國外生活經歷的居民會嘗試。

黃女士則認為,網際網路平臺對傳統洗衣店有良好的輔助效果,但取代傳統門店並不太可能。“一方面,自助洗衣模式適用場景很有限,大家對公共洗衣機心理上也有很多顧慮;另外,專做線上下單會增加利潤分割方,例如平臺、配送員、洗衣工廠等,衣物經手方的增加也意味著更多交易風險。”

本版文 綜合中新社、《工人日報》

本版圖均為資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