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私鑄錢能評級嗎?咸豐帝的私鑄錢能評級嗎?咸豐帝的錢是怎麼來的?

作者:由 粘牙糖238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1-06-12

私鑄錢能評級嗎

今天我們來介紹咸豐朝的虛值大錢。咸豐帝是清兵入京後的第七位皇帝。他年紀輕輕,20歲就登基,掌握實際統治權了。可是他登基不久後就發生了太平天國起義運動。

咸豐朝的虛值大錢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咸豐皇帝繼位之初,與許多剛登大寶的皇帝一樣曾有過勵精圖治、中興祖業的政治抱負,可是沒有康熙帝的雄才大略。他在重大事件面前大都優柔寡斷,束手無策,轉而迷於酒色生活,忽略朝政大事,31歲就患上了吐血之症病死了。其生前寵愛的懿貴妃葉赫那拉,就是日後在清朝政翻為雲、覆手為雨的慈禧太后。

清代前六帝到道光帝只有鑄造通寶小平制錢,可是到了咸豐朝,各種虛值大錢橫空出世了,除了通寶類(小平錢為主),還有重寶類(當十到當五十)和元寶類(當百到當千)。圖二分享筆者收藏的咸豐重寶(寶昌局造當五十)和咸豐元寶(寶河局的當百)虛值大錢。

所謂虛值大錢,即面值超過實質購買能力的意思。 中國古代錢幣慣以“銅本位”作為價值的基礎,是基於銅質和重量賦予錢幣價值,而非其面值。例如咸豐時代發行的寶鞏當千大錢,重約88克,銅質的分量只是一般小平錢(假設二點多公克)的40倍,可是法定面值卻是小平錢的1000倍,由於民眾拒按其面值接收,就導致物價上漲幾十倍,造成當時幣制混亂的局面。

當時清政府發行虛值大錢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咸豐朝(1851-1861)為了應對太平天國叛亂(1851-1864),清政府軍費激增;而政府以往倚重的雲南銅料,因道路被太平軍佔據阻隔而中斷,造成鑄錢原料不足。為了解決貨幣不足的問題,清政府只好發行虛值大錢,繼而發行鐵錢、鉛錢、寶鈔和官票等等。其實當時西方世界已在使用虛值大錢,而且執行很好。為何在東方的中國就失敗了呢?第5期文章,筆者介紹過古錢學專家Dr。 Werner Burger的評語,他說清政府的失敗是由於缺乏效率的金融和經濟制度,而非完全歸咎於英國人售賣的鴉片(或後來的太平戰爭)。

第31期文章筆者也介紹過咸豐時期的寶桂局私鑄小平錢,當時的人民寧可接受減重的私鑄錢,也不願意依照面值接受咸豐虛值大錢。畢竟私鑄錢還是依照銅料的輕重而定價,造成的虧損不是太嚴重,而虛值大錢動軋要讓人民虧損數倍到數十倍之巨,等於變相洗劫人民的財富,人民為了拒收只好虛抬物價。你用普通小平錢或虛值大錢購買時候的物價是不一樣的,這就造成商業的混亂。另外,大錢更容易鑄造,民間盜鑄更能獲得暴利,間接導致了造假的猖獗。所以現代咸豐大錢的假幣,有些屬於當代老假,不全是後代所造。

清政府從咸豐三年(1854年)開始鑄造虛值大錢,最大面值的當五百和當千大錢,只不過用了半年時間就失敗了,朝廷又收了回去。咸豐五年(1855年)又停鑄當五十和當百大錢,只鑄當十錢。到了咸豐八年(1858年),當十錢只能當二錢或三錢使用。所以到了後來的同治時代,仍然保留鑄行當十錢,而沒鑄造更大的面值了。那些面值當五十以上的咸豐大錢,流通時期很短,因此逐漸得到收藏界的關注,曾經被清代民眾拒收的貨幣,現在又開始變得越來越有價值,真可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由於咸豐朝制錢存世種類和版別繁多等原因,間接加大了咸豐錢的收藏難度。泉界對清朝錢幣的認識,主要集中於前六帝和末代皇帝,每每觸及咸豐、同治、光緒三朝錢幣話題的時候,大家會發現資訊顯得混亂和不足,真不知從何開始。為了整理這方面的資訊,我在第31期文章先解釋太平天國戰爭和咸豐私鑄錢幣,繼而這期解釋咸豐虛值大錢的歷史背景,以後才來介紹咸豐小平錢的各局錢幣。這樣會比較容易全面的入門認識咸豐朝的各種錢幣。

此外,咸豐錢的贗品最多,鑑別咸豐錢的版別和真偽成為錢幣學界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務必先認識其錢幣的歷史背景。例如咸豐當代的官局私鑄錢如果拿去送評會當真幣來評,這是因為當代私鑄在當時屬於正式流通的貨幣,清政府礙於貨幣短缺,對私鑄的現象就半隻眼閉了。所以有些時代的私鑄幣(嚴格上屬於假幣)具有收藏的價值,這要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才會明白為何如此。

文章轉載自 35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