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研究生“錄而不讀”解決問題比指責更重要

作者:由 北京商報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9-23

研究生去哪裡讀

即便是在業內兼具實力和名氣的中國政法大學,也避免不了被學生“放鴿子”的命運。近日,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釋出的公示顯示,32名研究生放棄入學資格,一時引發熱議。

9月21日下午,中國政法大學研招辦迴應媒體稱,32人是未按時報到的研究生總數,校方基於學籍管理規定時限判定學生是否放棄入學資格。校方將嚴格按照計劃招生,不會因此補錄其他考生,校方對學生放棄入學表示“尊重學生的選擇”。

近年來,“錄而不讀”好像成了一個固定熱點,在每年秋季準時出現。錄取之後,學生未按規定辦理入學手續,簡稱“錄而不讀”。而其原因也大多可以歸結為找到好工作、考上公務員、出國留學、被調劑到非全日制等幾大類型。

每每出現此類事件,輿論也可以大致一分為二。一方認為法無禁止之下,不過是出於發展角度的個人選擇而已,另一方則認為,不想去的話複試時就可以將機會留給其他人,一度有人建議如此學生應該被納入“失信名單”。

而相關學者“錄而不讀”不僅影響了學校的招生秩序,還會造成高校教育資源浪費的解讀,將這種對立觀點的交鋒推向了高潮。

有網友指出,“‘錄而不讀’造成教育資源浪費”,補錄環節的缺失讓“錄而不讀”失去了補救的機會。“不讀”固然該罰,但在求學這個問題上,有意而為之終究是少數。

有些人考研只是為了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難免存在把考研當作“備胎”的可能,在複試中這些很難一一展現。在此背景下,更優解是讓學校與學生進行相應的溝通,瞭解可能存在的情況,提前制定補錄的預案。

教育資源始終具有公共資源的屬性,如何讓這些資源得到更好的使用,合理處理被浪費的研究生名額,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

“補錄”並非一勞永逸,即便是“錄而不讀”下的補錄,依然要有嚴格的制度約束,高校在補錄過程中要做到公開透明,避免出現暗箱操作。

同時,補錄也要有時效性,且是一個全國性系統性的工作。在此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可以統籌規劃,制定科學、合理、靈活、公正的補錄規則。

除此之外,良禽擇木而棲。學校也應有相應的最佳化方案,努力將“錄而不讀”的機率降低。比如,專業設定少而精,打造出更具競爭優勢、更有吸引力的學科,都是主動的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