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譯文】最後的瑪麗蓮·夢露

作者:由 文匯網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9-30

曾允諾這個名字怎麼樣

【譯文】最後的瑪麗蓮·夢露

《亂點鴛鴦譜》(1961)也是克拉克·蓋博完成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

由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導演的《亂點鴛鴦譜》(The Misfits)是瑪麗蓮·夢露生平完成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她在銀幕上飾演的羅斯琳(Roslyn)是瑪麗蓮自身的寫照。兩個名字聽著有點像,女主角的情感經歷和她一直以來的切身體會也很相似。這位剛剛離婚的金髮美女和她太像了,男人們的眼睛都盯在她身上,卻沒有一個人真正看懂她。瑪麗蓮的丈夫,劇作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創作這一角色作為送給她的禮物。他給予她這樣一個偉大的角色,希望透過這個角色,可以讓全世界看到另一個瑪麗蓮·夢露,一個偉大的女演員,而不是一個傻白甜的金髮美女。

瑪麗蓮一直在期待這樣的機會。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既可以給評論界留下深刻印象,又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1955年,在紐約的演員工作室,瑪麗蓮·夢露遇見了培訓過整整一代演員的李·斯特拉斯伯格(Lee Strasberg)。一天,李·斯特拉斯伯格對她說,她就是為莎士比亞的戲劇而生的。這句話讓她非常感動,因為,恰好她閱讀了莎翁的所有作品:在她的眼中,他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編劇。她可以扮演麥克白夫人或喬特魯德,抑或是朱麗葉?如果需要,她可以長年累月地排練,她會全身心投入,會到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她會獲得奧斯卡提名並最終捧得獎盃。她需要的只是“練好基本功”,曾經飾演過亨利五世、哈姆雷特和查理三世的當紅明星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曾這樣對她說過。她和他曾經一同出現在《王子與舞女》的電影海報上。他允諾,如果哪一天她感覺自己準備好了,就會幫助她。他朗誦了一段《麥克白》來向她展示,等待她的是怎樣的未來。她從未聽過如此美妙的句子:“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劃腳的笨拙的伶人,登場片刻,便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譁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

“一語道盡人生。”他總結道,然後笑了。

聽到這些臺詞後,瑪麗蓮潸然淚下。這既是快樂的淚水,也是悲傷的淚水:快樂,是因為她還有那麼美妙的東西要去學習;悲傷——還帶有一些矛盾——是因為莎士比亞把她一直以來對於生活的看法寫了出來,這些臺詞讓她有種被莎士比亞理解的奇妙感覺。這種感受,瑪麗蓮曾無數次嘗試把它寫在本子上,但她總覺得自己做不到。一直以來,瑪麗蓮都想捕捉腦中的思緒,好看看這些想法究竟是什麼模樣。瑪麗蓮這麼做只是為了她自己,並沒有想過日後人們會讀到這些內容。她思考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的愛情,她的童年和夢想,一切她不想忘記的事情。她寫作是為了把腦子裡想的東西表達出來。有時候,百感交集,快樂和焦慮摻雜在一起,她也就看不懂自己的所思所想了。

於是,瑪麗蓮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擺脫這樣的輪迴,並害怕別人對她的看法是對的:情緒不穩定、渴望性愛、懼怕孤獨、偏執又精神分裂。世界上的精神病專家們會對他們作出的診斷十分驕傲,有的人甚至以此來推測瑪麗蓮的內心世界。然而,這些詞掩蓋了她一直以來最害怕的東西。

就像她的母親格拉迪斯(Gladys)和祖母德拉(Della)一樣,在瑪麗蓮的家族裡,女人們飽受頭痛的困擾而最終被送進了瘋人院。經一位醫生的推薦,她也在精神病院裡呆過一段時間,但醫生並沒有告訴她那裡的具體情況:上鎖的房門,透過牆壁傳來其他病人的咆哮。她在那兒度過的四天痛苦不堪,她後來說就像因一樁未曾犯下的罪過而被關進了監獄。她所需要的其實是說話,說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一直以來,她捫心自問是否會有人好奇一個女人的所思所想,是否會在乎她心中的夢想和勇氣。瑪麗蓮讀了詹姆斯·喬伊斯的小說《尤利西斯》。雖然沒有全部讀懂,但她仍記得摩莉·布盧姆,記得她的聲音在文末閃閃發光,她的人和她的姓氏是那麼搭,在急切和混亂中“如花綻放”,這些她都還記得。你們一定得去看看小說的結尾,去聆聽這無休止的聲音。

瑪麗蓮與格林森的關係親密無間。她希望格林森能夠收養她,她夢想擁有一個家,一個傳統的家庭,如此就可以不再孤身一人。瑪麗蓮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父親棄她而去,母親也不管不顧。瑪麗蓮大部分時間都在孤兒院、寄養家庭以及祖母的一些願意照顧她的鄰居家長大。她的生活就是不斷努力,努力維繫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努力被愛。這一切格林森都知道。格林森是業內著名的醫生,好萊塢影星家的常客。他因發表了與專業相關的權威性著作而聲名赫赫。他與瑪麗蓮在1960年相識,那時瑪麗蓮已經接受過另外兩個心理治療師的治療,但都沒有成效。她甚至還接受了弗洛伊德之女的幾次心理諮詢。她大量服藥,深受失眠困擾,一肚子的話都要漫出來了,卻沒有辦法說給心理分析師聽。在幾次治療無果後,瑪麗蓮買了一個磁帶錄音機,在家中,在暗夜裡,幾小時幾小時地給自己錄音。這些磁帶裡燒錄著她內心深處最隱秘的思緒,她承諾要將這些磁帶給格林森聽,好讓他最終明白自己的想法。突然間,她內心的一切得到了自由表達,她的喜悅、放縱和憂鬱。瑪麗蓮就是摩莉。她沉溺在時間和言語裡,幸福而自由。她知道自己沒有瘋。

【譯文】最後的瑪麗蓮·夢露

《亂點鴛鴦譜》工作照

“瘋”這個詞在《亂點鴛鴦譜》中出現過好幾次。特別是其中有一幕,羅斯琳在沙漠中尖叫。她和吉多(Guido)、蓋伊(Gay)、佩爾塞(Perce)一起圍獵奔馬,這是內華達州的習俗,動物一旦被賣掉成了捕獵的物件,最終都會淪為獵犬的美餐。當套索套住馬匹時,羅斯琳逃開了,用盡全力朝一望無垠的沙漠跑去。這些扮演牛仔的男人心滿意足,雙手收緊繩套,一把美鈔就可以讓荒原剎那間變了模樣,這讓她受不了。但人們又無法逃離沙漠:它讓你以為自己是自由的,但同時它也會把你困住。遠處,羅斯琳就像是一個燃燒的跳動的點。她身體裡有什麼東西被打開了,讓她能說出一直以來憋在心裡的話。“你們這些劊子手!殺人犯!騙子!我討厭你們!”她不確定淚水和距離是否淹沒了她的聲音。但她一直在大喊大叫,重複著同一句話:“你們所有人都是騙子!我討厭你們!殺人犯!”吉多一下子被傷了自尊:“瘋子!她瘋了!”蓋伊和佩爾塞沒有迴應他。他們知道,或許她是對的。

想象一下,拍攝結束,瑪麗蓮從這一幕抽離時有過的那幾秒眩暈感,角色拿捏得非常到位,前所未有。不過這一幕,可不是拍戲。瑪麗蓮後來說那幾分鐘讓她崩潰,也許是因為她的情感不是演出來的。她終於知道如何運用李·斯特拉斯伯格教的表演技巧:要想演得好,就得演得真。崩潰也是因為感到阿瑟·米勒太瞭解自己了——他本打算為她寫一個她演藝生涯最重要的角色,但出於愛也出於疏忽,一不小心卻寫成了她的人生。瑪麗蓮想盡一切辦法去了解自己,但最終還是逃脫不了真實的自我:一個不合群的人。不僅怪異,還無處安身。因此,她崩潰是因為真相,因為這是她一直暗中追尋的東西,因為她認為這是一種解脫。但在這之後,還有什麼活頭呢?

遠處,有人喊她去拍下一個鏡頭。一陣微風襲來,她灼熱的肌膚涼快了些。瑪麗蓮在沙漠中走著……

【譯文】最後的瑪麗蓮·夢露

本文選自《不被理解的玫瑰——十一位女性的率性人生》([法]勞拉·埃爾·馬基、皮埃爾·格里耶著 黃葒譯 山東人民出版社即將出版),經出版方同意,由譯者交予“筆會”首發。

作者:黃葒 譯

編輯:謝 娟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